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当西线战事正酣、英法失利、苏军无暇东顾的时候,日本为了实现它并吞整个亚洲的野心,扫除它南进的障碍,于1941年12月8日( 夏威夷当地时间为7日),偷袭了美国驻扎在珍珠港的太平洋舰队。从此,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
这里面有一个疑问,当时美国的海军力量并不比日本差,但为什么日本的袭击能够一举成功?而美国强大的太平洋舰队却毁于一旦呢?这就与双方事先的情报战关系至为密切。
1940年初,日本统治集团内部就产生了袭击珍珠港的构想,接着由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制定了代号为“Z”的作战计划,并具体付诸实施。
这无疑是一次最大的战争冒险和赌博。为了确保袭击的成功,先期提了两个假想:一是袭击时太平洋舰队是否确实停泊在珍珠港内,二是如何让一支庞大的突击舰队横渡半个太平洋而不被对方发觉。这就要尽可能多地搜集到珍珠港的军事情报。
于是,一场激烈的情报战便悄悄地展开了。在准备阶段,尽管日本军令部派往珍珠港各式各样的间谍达二百多之名,其中有德国人、日本侨民、日本血统的美国人。
有的扮成驻外武官,有的装成游客等等诸多身份。但是这些人搜集到的情报都是零星的,无关紧要的。于是,军令部决定另派一名海军情报专家,担当此任的就是海军预备役少尉军官——吉川猛夫。
吉川猛夫,是年二十九岁,光头,高高的个儿,长得文文气气的,他是个怪人,上小学的时候,他就是游泳冠军和剑道能手。
他先进海军学校就读,后来又进水雷学校、炮兵学校和航空学校。由于长期饮酒过度,得了胃病,不得不退出现役。重新入伍后,在海军情报部任预备少尉军官。开始他在英国科,后来又到第五科,即美国科。
1940年5月,吉川猛夫接受了军令部的任务,于是他化名为“森村”,也留起了头发。不久“森村”的名字便出现在外务省职员的名单里。他也会偶然到外务省露一露面,但大量的时间则躲在军令部专心致志地学习英语和研究美国的军事情况。
这样经过了一年时间的准备,到了1941年3月20日,他以外务省驻檀香山总领馆一等秘书的身份,登上了开往檀香山的“新田丸”号客轮,一周以后,他便出现在日本驻檀香山总领事馆内,而在当地的日本人中,只有总领事喜多长雄一个人知道“森村”的底细。
森村走马上任以后,立即着手工作。他考虑,首先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最有价值的情报上。例如:不同时期珍珠港停泊的美国舰船的类型、只数和泊位,舰只每天出入的动态,航空基地飞机的架次和种类;防空飞机和舰只巡逻的情况,以及其他军事设施等等。
目标确定之后,森村就沉稳而机警地行动起来。他有时象游客一样乘坐飞机在瓦胡岛上空盘旋,有时带着艺妓坐着汽车来回兜风,有时扮成菲律宾帮工,透过甘蔗林,悄悄观察珍珠港,有时竟大胆地带上钓竿,仗着自己的好水性,试图摸清水下的情况。
更多的时间,则是躲在附近山岗上的“春潮楼”酒馆的二楼上,尽情地鸟瞰整个珍珠港的动静。他把自己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情报,加以分析和判断,用特殊的符号记在一个黑色日记本里, 然后每周一次,通过总领事馆发给外务省的密码电报再转给军令部。
1941年10月,军令部第五科负责对美情报的间谍,扮成日本客轮上的办事员来到檀香山,通过喜多总领事带给森村一个纸捻,展开一看,密密麻麻提出97个问题,要森村答复。
森村彻夜未眠,就这九十七个问题一一作了解答,第二天再由喜多领事裹在腰里带回船上。军令部根据森村提供的可靠情报,对美军在珍珠港的情况了如指掌。
并确知星期日港内度假,停泊的舰只最多。于是就把12月7日( 星期日) 定为袭击珍珠港的确切日期。
随着袭击日期的迫近,军令部又电令森村由原来的每周报告一次,改为三天报告一次,最终竟要求每天报告一次。
森村体会到军令部焦急的心情,每天更加频繁地开车兜风、钓鱼、到“春潮楼”酒馆鬼混。正当森村频繁活动的时候,日本国内在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的指挥下,突击部队经过秘密地训练和模拟演习,已经准备就序。
1941年11月26日,由航空母舰、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潜艇、给养船等30艘军舰组成的庞大联合舰队,从单冠湾出发,迎着海上的凛冽寒风,踏上了进击珍珠港的征途。
与此同时,舰队断绝同外界的一切无线电联络,并实行灯火管制。为了迷惑对方,日本军令部还调动三千水兵到东京参观游览,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
美国方面,虽然很早就估计到日本有偷袭珍珠港的可能,并且不断截获、破译森村通过领事馆发回外务省的情报,但美国军方始终认为偷袭珍珠港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再加上美方情报部门的判断失误,例如,当日本舰队已经从本上出发,美国海军还弄不清楚日本航空母舰的行踪,还误认为停泊在日本某地。
所以当日本舰队经过海上十二个昼夜的远航,抵达瓦胡岛以北水域的时候,甚至当日本飞机出现在美军雷达荧光屏上的时候,美军还误认为是自己的飞机在演习,做梦也没想到袭击已迫在眉睫。
1941年12月7日( 夏威夷时间),是星期日。当早晨东方刚刚泛起鱼肚白的时候,太平洋舰队的一只只军舰,正懒洋洋地躺在珍珠港兰色的海湾里,好像甜睡的婴儿躺在母亲的怀抱那样惬意。
7点49分,日本第一波一百八十三架飞机,从航空母舰的甲板上起飞,指令长发出“突,突, 突”(全军突击)的信号飞临珍珠港上空。
刹那间,爆炸声与冲天的火光连成了一片,港内的几十艘军舰和周围的七个机场立刻燃起了熊熊烈火。
8时50分,日本的第二波一百六十八架飞机,再次轮番轰炸。九时半,袭击结束。在短短的九十五分钟的袭击中,日军以轻微的代价,炸毁炸伤美舰四十余艘,击毁美机三百架,美军官兵死伤四千五百余人。
美国停泊在珍珠港内的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这就是现代战争史上著名的偷袭珍珠港之战。
日本的成功,在于及时而准确的情报,美国的失败,在于情报的失误和麻痹大意。此所谓“知彼知已,百战不殆”,“不知彼,不知已,每战必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