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鸟快报 » 咨询 » 正文

古代被株连九族的人,为何多数都不逃跑呢?原因无非3个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07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790
导读

古代凡是被判诛族的家族,往往都是犯了谋反、大逆等重罪,对于处置这些人,朝廷都是不讲究审判或者秋后问斩的,往往是怎么快怎么来。办案的那些官员在面对这些重案时,都是以最快的速度去处理,基本都是不经审判就地正法,生…

古代被株连九族的人,为何多数都不逃跑呢?原因无非3个

在我国古代,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江山,让子孙后代能够安稳的坐江山,创造出了许多非常严厉的刑罚,比如“族刑”。意思就是一人犯罪,全家甚至全族都受牵连被诛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斩草除根”。这个刑罚在笔者看来,它是历史上最毒的一种刑罚,因为古话曾说“罪不及父母,祸不及妻儿”。

明朝初期,燕王朱棣起兵打败了建文帝朱允炆,夺得了皇位。大学士方孝孺拒绝为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下令“灭十族”,整个家族和师生朋友都遭到牵连,八百多人被处死,成为历史上一大惨案!那么既然这个灭族是如此的残酷,为何犯事者的亲戚朋友都在家白白等死,他们为什么不逃跑呢?原因吗无非就是这三个!

首先,信息不畅通。古代社会和现在不一样,彼此传递信息少则数天、多则数月。即使你当官的亲戚在京城犯案了,你也不知道。当消息传到你家时,去抄家抓人的官差也到了。所以犯人的远房亲戚不是不想跑,而是根本没有反应的时间。等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早已在大牢里蹲着了。所以这真的是“人家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比如西汉的晁错,汉景帝以“大逆不道”族他三族的时候,晁错还毫不知情,正穿着朝服打算去上朝,结果半道被杀,而他的家属更是来不及做任何反应就被灭族了。三国时的诸葛恪也是如此,在被孙亮设计斩杀的同时,军士已经赶赴他府邸押家属赴刑场,连拘押这个程序都省了,这种“短平快”的处理方式也让被灭族的家族完全来不及反应。

其次实在跑不掉。春秋时盛行宗族聚居,秦朝以后开始家族聚居,即一个家族往往都居住在同一个府邸或者相邻地区,以达到家族抱团取暖的效果,但这样也给灭族带来了不少便利。当灭族决定作出后,军士即赶赴罪犯家中,依照户籍甚至是家谱来绑缚那些需要株连的家属,可谓一锅端。

如果正好有人侥幸不在家中,官府也会立刻下达海捕文书,在实行保甲连坐又人员流动性差的古代社会,一个地方很长时间都不见得有陌生人出现,一旦有,马上会有人警觉的向保长报信,以免受连坐之罪。显然,在天罗地网面前,想要侥幸逃脱实在是太难。

最后执行速度太快。当然,心存侥幸只是很小的一个方面,最主要的一个原因还是执行的速度太快。古代凡是被判诛族的家族,往往都是犯了谋反、大逆等重罪,对于处置这些人,朝廷都是不讲究审判或者秋后问斩的,往往是怎么快怎么来。

大家都知道古代最快的通信工具就是马匹了,不像现在一个电话就能通知到。往往那些犯罪者被抓判了灭族等刑罚,家里根本还不知道这么一个事情。而办案的那些官员在面对这些重案时,都是以最快的速度去处理,基本都是不经审判就地正法,生怕行动慢了连累了自己!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