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征集到的第 02 个故事
讲述:元妈
甜蜜
我和他是在高考结束的那一天,表明彼此的心意的,我们是彼此的初恋。
身为“高四”学生,艰苦而漫长的复读生涯里,我们是彼此的安慰和动力。
高考结束的那天晚上,他给我打电话一直到深夜12点,他对我说,要我一定和他报考同一所学校,他一定会一辈子对我好。
直到现在,我都能清楚地记得那天晚上的星星,他给我打电话时的语气,以及他不时哼唱的、我们俩最喜欢的歌——《我在回家的路上等你》。
异地
我们俩的高考成绩只相差两分,所以报考了同一所医学院,原本以为在一起是件顺理成章的事情。
但是,因为我在提前批志愿里填了一个师范院校,阴差阳错地,我被提前录取了。
于是,我们开始了艰苦的异地恋。
我们的学校所在的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需要坐一整天的火车。
今年,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城际列车开通了,只要四个小时就可以直达。但是对我来说,这趟火车晚了整整十年。
异地恋的四年里,每天,我们都要用微信或者QQ聊天,聊学校里的喜怒和哀乐,聊我们的过去和将来。
我们很少吵架,偶尔的争执,也是因为彼此太想念了。我们满怀着希望,等到毕业一起回到家乡的城市,然后永远在一起。
从确定关系的第一天起,他就直接称呼我爸爸妈妈为“咱爸咱妈”,我知道,这是他的承诺,也是他的愿望。
团圆
本科毕业之后,我又考上硕士研究生,他毕业之后,在另外一个小城找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我们仍然继续着异地恋。
聊到将来,我说我愿意去他所在的小城找工作,只要能和他在一起。
他坚定地说,他要回来,要陪着我,陪着我们双方的父母,他一定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我说好,你在哪我就在哪,分离的日子我一天也不想多过了。
2015年,我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小学老师;他放弃了那份他很喜欢的工作,回到家乡,与我团聚。
我们结婚了。
婚后的日子,平淡而又幸福。
我从小在一个父母管教严厉的家庭长大,无论我做得多好,都从来不曾得到妈妈的一句赞扬,怎么才能让她高兴,是我永远解决不了的问题。
久而久之,我的性格变得自卑而又羞怯,而且习惯了我行我素,不太考虑别人的想法,和妈妈的关系也是尊重有余,亲密不足,甚至在心底里围起了一个小小的篱笆,不肯让别人靠近一步。
而他性格爽朗、热情,就像一个火团一样闯入我的生活,炙热地温暖着我,也温暖着周围的人。
结婚后,我妈什么事情都喜欢直接找他,因为我妈觉得,他比自己亲生的两个孩子更耐心。
有一次,我妈打电话要他开车去接,可她所在的地方,车根本进不去。
面对我妈的催促和责怪,他一遍遍地解释、想办法,尽量开到离她最近,让我妈能少走一步是一步,没有一丝不耐烦。
后来,我知道了,很生气地问他,为什么就不能拒绝一次?或者你可以让我妈往外走到方便上车的地方啊?
他温柔地对我解释:
“妈妈年纪大了身体不好,需要理解,多绕几圈也不会怎么样,只要妈妈开心就好了。你啊,不要总对父母发脾气。”
孩子
结婚一年之后,我们的宝贝儿子降生了。
他是我见过的最温柔、最有耐心的爸爸。
他把自己小时候喜欢玩的都捧到孩子面前,恨不得把自己的全世界都给孩子。
孩子六七个月时,他就买了那种嵌入式的积木做礼物。快递到的那天,他根本等不及快递员送,直接开车取了回来。
我笑他,孩子这么小,现在根本就不能玩啊,你急什么?
他说,这玩具拿回来,我儿子只要摸一下就值得了。
我们的儿子,第一个学会的词是“爸爸”。
当儿子奶声奶气地叫爸爸的时候,他得意极了,我至今都能记得他那放肆的笑声。
说句实话,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我从来都没羡慕过别人。
生病
他辞职回到家乡之后,一直想考公务员,但是没有成功。随着宝宝的降生,生活压力逐渐增大,我第一次在他脸上看到了“惶恐”的表情。
我总对他说,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咱们两个在一起,日子一定会好的。
他也总是安慰我:有老公在,一切都会好的,你相信我。
不知道是不是坏情绪会影响到身体健康,在他终于找到工作,进行入职体检的时候,医生说他的胸腔有阴影。
当时我们都没有想得太严重,年纪轻轻的,怎么会和癌症有关系,不可能的。
可最后,确诊的结果是淋巴癌。那时,我们的孩子,刚刚一岁。
晴天霹雳。
他抱着我,对我说:你相信我,我一定没事,一定会好好的。
我当然相信,我们在一起的这么多年,一大半时间都在分离,好日子这才刚刚开头,老天爷怎么可能这么残忍?
他开始积极地配合治疗,公公陪着他去了北京,辗转于各大医院。
我很想不顾一切地跟着他走,但是我刚刚休完产假,学校不再批准我的长假了,孩子又那么小,我们再次被迫分离。
上班的时候,我从来不敢让手机离开身边,哪怕是一分钟。
我一直在陪他聊天,我们谈除了生病以外的任何事情。
我们从未讨论过那个“万一”的可能性,因为他说不会离开我,而我坚信他不会骗我。
我们约定,等他病好了,就去找一个环境好的地方,重新开始。
但他的病还是一天比一天重了。
尽管如此,他从来没对我发过脾气。每次化疗结束,只要他能站起来,开车的一定是他,去帮我加油、洗车的,也一定是他。
他舍不得我受一点苦。
偶尔他会问我:老婆,等我病好了,我就在家照顾孩子,当奶爸好不好。
我说,好,只要你高兴就可以。
一般人的身体,只能承受8个疗程的化疗,他却撑过了15个疗程。
他想活着,很拼命的那种。
我知道他舍不得,我也是。
分离
2018年3月1日,他的病已经很重了,半夜疼得不行,害怕吵到我休息,他就去客厅里睡觉。
睡不着的时候,他在网上给我买了一个新手机,还买了一堆挂件,没来得及付款,静静地躺在购物车里。
3月3日,农历正月十三,这一天是我的生日。
他实在撑不住了,我扶着虚弱的他站起来,他在我耳边轻轻地说了一句:“生日快乐”。
我送他去了医院。这是他最后一次去医院,那句“生日快乐”,也是他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
弥留之际,我用手机一遍一遍地在他耳边播放儿子叫爸爸的录音,呼喊他,哀求他不要离开。
但他无法回应了。
正月十六早上凌晨五点,他永远地离开了我,离开了他的儿子。
我以后再也不想过生日了。
痛苦
他离开的那个早晨,我回到家,看到酣睡的孩子,忍不住嚎啕大哭。
一边是刚刚失去的挚爱,一边是刚到人世不久的宝贝。我该怎么办?
在他离开的那半年,我几乎有时间就去寺庙。我不停地念“阿弥陀佛”,一边念一边哭。
我做不了什么,能为他做的太少了。于是,各种法事我都去,我都信。我希望他去天堂的路一定要走好。
其余的时间里,我无法工作,就像一具行尸走肉。
有时候开着车,我就想撞死算了,我不知道活着是为了什么。
希望
他离开的时候,我们的儿子只有22个月大。
小小的他,继承了爸爸的眉眼,也继承了爸爸的性格,十足一个小暖男。
他从来没有问过我“爸爸去哪儿了”之类的问题,只是偶尔看到楼下的小朋友跟爸爸一起玩耍的时候,会对我说:“那是别人的爸爸。”
他很喜欢看动画片,每次看完巧虎,巧虎最后一句话会说:“小朋友,和你们的爸爸妈妈一起去做游戏吧!”
他都会大喊一句:“我没有爸爸,我爸爸在天上看着我呢!我只有妈妈。”
我每次听到都会泪崩。
看到我哭的时候,孩子从来不会问我为什么,他会拿一张纸巾盖在我的脸上,然后亲亲我的脸,就像丈夫以前经常会对我做的那样。
每当我板着脸跟孩子说话的时候,他会用肉肉的小手捧着我的脸,说:“妈妈,你笑一下。”
偶尔,我也会露出笑容,他会立刻鼓励我:“妈妈,你就这样笑,大声一点。”
不管我什么时候问他:“妈妈最爱的是谁?”儿子都会说:“妈妈最爱爸爸。”
他是我生命里的奇迹,也是我活下去的动力。
同样这样爱着我的,还有我的公公婆婆和爸爸妈妈。
丈夫去世后,因为教育理念的问题,我坚持要独自带着孩子生活,和老人们分开居住,中间大概有十多分钟的车程。
公公婆婆没有一丝抱怨,只是默默地照顾着我们,大米、白面、豆油,所有他们能想到的东西,总是会源源不断地送过来。
而我和自己的父母,也逐渐走向了和解。
前两天,我们家这里下了很大的雪,早上起来,我担心车上积雪太多,正在犹豫要不要开车上班。
就在我往楼下望的时候,竟意外地看到了我爸,他正在帮我清理车上的积雪。这个时候,是早上七点。
我爸的车没有雪地胎,我不知道他几点出的门,又是怎样提心吊胆地开到了我家。
看到那一幕,我的内心又酸涩又温暖,同时还有一丝希望升腾。
我决定要好好活着。
我的孩子,他才刚刚开始认识这个世界,我没权利替他做选择。
我能做的,就是好好保护他,好好爱他,给他空间和条件去顺其自然地发展。
于是,我开始努力工作,认真生活。
最近,我们单位在举行元旦联欢,我不会跳舞,但我选择了参加。
因为我从小只要一跳舞,我妈就会说我,你不会跳舞,身体很僵硬,还是算了吧。
我想向她证明,有些事,没有做得好、做不好,只有我喜欢、不喜欢。
我想给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
我依然会惶恐未来,但是有孩子在我身边,我会努力。
关于爸爸的离去,我会很耐心地向他解释:
“有的小朋友会没有妈妈,有的小朋友会没有爸爸,有的小朋友会没有其他家人。
没有爸爸的缺憾,我永远弥补不了,但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好好爱你。
好好珍惜你身边的人,我们都爱你。”
我从未期望过他会成为多么成功的人。他就平凡一点、善良一点就好。
就像他的爸爸那样。
尾声
在丈夫离开我之前,我从没有觉得生活苦过;他离开之后,我才知道,生活只是偶尔有一点点甜。
但这一点点甜,也是支撑我走下去的动力。
亲爱的,谢谢你,因为你让我懂得了爱,成为了更好的人。
有一天午后,我读到了释迦牟尼佛和他妻子的故事,他妻子说:“愿我后生,常为君妻,好丑不相离。”
阳光正好,耳机中还在反反复复播放着那首我们俩最爱的歌:
“我在回家的路上等你,
纵然还有那么遥远的距离;
我在回家的路上等你,
请你相信我们最初的约定。”
亲爱的,我会好好活下去,陪伴我们的儿子长大,陪伴我们的父母变老。
请等着我,几十年后的我们,终将再见。
到了那个时候,我依然会陪着你,继续前行。
- 作 者 -
Summer姐姐
资深电视人、综艺达人
热爱一切八卦,对世界永远好奇
猫奴、吃货、爱购物
在意生活品质,更喜欢种草
坚决不过“没必要”和“差不多得了”的生活
倡导美好的亲子生活方式
文章版权归壹父母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壹父母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