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阿勒泰》是作者李娟10年来散文创作的合集,记录作者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生活的点滴,包括人与事的记忆。作品风格清新、明快,质地纯粹,原生态地再现了疆北风物,带着非常活泼的生机。被称为天才的笔触。所写的内容也让人耳目一新,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受过很像样的教育、阅读范围主要是金庸、琼瑶、一直生活在漠北极荒之地的女孩能够写出如此清新、活泼、有内容的书。
01.我不能堪破生死,但也能渐渐明白死亡的并不可怕。死亡不是断然的终止,而是对另外一场旅行的试探吧?外婆死前有那么多的强烈的意愿,她挣扎着要活,什么也不愿放弃,挂念着这挂念着那的。然而一旦落气,面容那么安详、轻松。像刚吐完舌头,刚满不在乎地承认了一个错误。外婆你不要再想我了,你忘记我吧!忘记这一生里发生过的一切,忘记竹林 ,忘记小学校的六楼。吐一吐舌头,继续你绵绵无期的命运。
02.生命自己会寻找出路。因为只有在无际的弯路中,才会有更多的机会不停地靠近世界的种种真实之处,才会有强大生活的强大根基。
03.没有月亮,外面漆黑一团。但星空华丽,在世界上半部分兀自狂欢。星空的明亮与大地的黑暗断然分割。
04.而风起的时候,又总让人觉得世界其实本来如此--世界本来就应该有这样的大风。我在半山腰往下看,再抬头往高处看。我看到全世界都是一场透明的倾斜,全世界都在倾向风去的方向。我的头发也往那边飘扬,我的心在原地挣扎,也充满了想要过去的渴望。
05.我们生命中的第一次寂寞,是看到了一个雪人的寂寞。如果它没有眼睛和鼻子,如果它仍是一滩平整的雪,如果我们没有惊醒雪,没有惊醒它—— 我们将替它,站过一个又一个的冬天。我不停地回头,不停地仰脸张望。乍然看天空中什么也没,直到眼泪被天地间的明亮刺激出来时,上升的碎雪才一粒一粒被我看见,又一粒一粒在视力可及的范围内向上面的深处消失。“雪的心,本也是一粒灰尘,只不过穿了重重的华裳。”
06.上面是天,深蓝明净;下面是草场,一碧万顷;森林在右边浩荡,群山在左边起伏 ;身边河流淙淙,奔淌不息;前面是山谷的尽头,后面是山谷的另一个尽头;自己的马,自己的牛羊,自己的骆驼,在不远处静默......还有比这个更美妙的酒席吗?所有人高谈阔论,一阵又一阵的歌声直冲云霄,再一声一声落地,一句一句叹息。
07.长久冲着整面天空注目的话,慢慢地,会惊觉自己也被挟卷进了一场从天到地的大移动中——那样的移动,是整体的,全面的,强大的。风从一个方向刮往另一个方向,在这个大走向之中,万物都被恢弘地统一进了同一场巨大的倾斜……尤其是云,尤其是那么多的云.在上方均匀有力地朝同一个方向头也不回地赶去。云在天空,在浩荡漫长的大风中强烈移动的时候,用“飘”这个词是多么的不准确啊!这种移动是富于莫大力量的移动,就像时问的移动一般深重广浩,无可抗拒……
08.又记得在下夏牧场上,下午的阳光浓稠沉重。两只没尾巴的小耗子在草丛里试探拱一株草茎。世界那么大。外婆柱杖站在旁边,笑眯眯地看着。她那暂时的欢乐,因这“暂时”而显得那样悲伤。
09.我们向那里走去,却突然感觉到身后有什么轰然而来。我们没有回头。想回头时,又感觉到它已戛然而止。
10. 我不是一个没有来历的人,我走到今天,似乎是我的祖先在使用我的双脚走到今天;我不是一个没有根的人,我的基因以我所不能明白的方式清清楚楚地记录着这条血脉延伸的全部过程;我不是没有故乡的人,那一处我从未去过的地方,在我外婆和我母亲的讲述中反复触动我的本能和命运,永远地留住了我。那里每一粒深埋在地底的紫色浆果,每一只夏日午后准时振翅的鸣蝉,比我亲眼见过的还要令我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