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男子,查出肠癌,排便出现4种异常,快查查肠道,莫忽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07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1022
导读

值得重视的是,痔疮也会导致便血,但是痔疮引起的便血颜色鲜红,血不与粪便相混合,多沾在粪便表面,也可表现为大便前后的滴血。 这是一种“不消化性”低聚糖,不能在人体小肠内消化吸收,但能够被大肠中的微生物…

(世纪复兴®,绿色抗癌,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45岁的梁子(化名),最近又是便秘,又是腹泻的,身体也消瘦的特别快。

自己也吃了一些药,但是情况并没有好转,妻子就让梁子去医院检查一下。

医生直接建议梁子做肠镜检查,肠镜目前是早期肠癌检查最准确的手段。

梁子要回家做清肠准备,梁子对妻子说:"要是真的是肠癌怎么办啊?"

肠镜结果显示,直肠癌,接着又进行病理,CA199,腹腔脏器有关的指标等有关的检查。

梁子必须马上住院,梁子的治疗方案是,将直肠切除,在进行几个的化疗。

不仅要经过身心的折磨,而且也花光家里的积蓄,其实1年前,梁子就出现腹痛等不良的症状,可是也没在意。

提醒:排便出现4种异常,快查查肠道,莫忽视

异常一、排便习惯改变

平时排便很规律,可能一天一次到两次,但是最近却持续一天3、5次的出现便秘或者腹泻,出现排便习惯改变的情况,这时就一定要警惕大肠癌。

异常二、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

大肠癌的患者大便次数可增多,但每次排便不多,甚至根本没有粪便,只是排出一些黏液、血液,且有排便不尽、里急后重的感觉。

部分患者可在便秘后出现腹泻,或仅为大便开始时干燥而末端变稀,或反复交替出现便秘与腹泻。

异常三、血便

便血也是大肠癌的早期症状之一,右半结肠癌病人中肉眼可见的便血者占36.5%。

对于长期便秘的中老年人来说,一旦发现粪便的颜色发暗发红或者伴有大量的粘液或者脓血,要警惕肠癌,最好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

值得重视的是,痔疮也会导致便血,但是痔疮引起的便血颜色鲜红,血不与粪便相混合,多沾在粪便表面,也可表现为大便前后的滴血。这要学会区分。

异常四、便便变细

正常的大便呈圆柱形,垂直从肛门排出,如果癌肿突出在直肠腔内,压迫粪便,则排出的大便往往变细,形状可呈扁形,有时变形的大便条上还附着有一丝丝血痕。

保护肠道,减少癌变,做好这几点:

1,多饮茶,防便秘

生活中,便秘的人,越来越多。

而长期便秘,对于肠道健康,十分不利。

长期便秘,体内有毒物质不能及时排出,会导致内分泌失调,还会直接伤害肠道。

想要改善便秘,多喝润肠通便的茶水,十分有益。

用婆婆丁,搭配苦苣,做成婆婆丁苦苣茶,一起泡水喝,有助于肠道排毒,改善肠道菌群,助力肠道健康。

婆婆丁,随处可见,被称为“排毒草”,有助于人体排毒,此外,还可以促消化,有益肠道健康。

苦苣,是一种“药食两用”的小植物,其根茎,富含低聚果糖。

这是一种“不消化性”低聚糖,不能在人体小肠内消化吸收,但能够被大肠中的微生物发酵,产生乳酸和短链脂肪酸,有益肠道健康。

此外,还可改善体内菌群,排毒清肠、改善脂质代谢、调节机体免疫系统,提高免疫力、促进矿物质吸收等生物活性。

这两种,搭配在一起,泡水喝,润肠排毒,改善便秘,保护肠道健康,预防癌变,十分有益。

2,多运动,不久坐

久坐,会导致肠道蠕动减弱,代谢废物,滞留在肠内,久而久之,刺激结肠粘膜和肠壁,损害肠道健康,增加肠癌风险。

此外,长期久坐,机体免疫力降低,可导致内脏调节神经功能降低,对胃肠道的调节失常,使肠壁蠕动减慢,危害肠道健康。

因此,一定要改掉久坐的习惯,多运动,少懒惰。

《国际癌症杂志》报道,每周散步时间,超过1小时,患肠癌的风险,就能降低30%。

跑步,能够降低人们患结肠癌高达31%的机率。

即使每天跑10分钟到15分钟,也能够帮助消化系统运作。

3,多检查,莫忽视

肠癌的早期发现,对于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早期肠癌5年生存率80%以上,中期5年生存率为70%,晚期则少至50%。

而临床上,约80%以上晚期肠癌,是因未做直肠指检造成的。

可见,重视肠道检查,多么重要。

精确的直肠指检检查,可以初步的确定肛门附近、直肠是否有癌变的性质。

90%的肠癌,都是通过肠镜检查出来的,肠镜检查,是最准确的检查。

有肠癌家族遗传病史、肠道息肉、熬夜久坐的人,及时完善肠癌筛查。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