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春运_武铁多措并举便民利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07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818
导读

春运期间,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将推行“平安春运、有序春运、温馨春运,让旅客体验更美好”的工作理念,大量加开始发客车提升运力,推出多项举措提升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保证旅客出行安全,尽力满足春运高峰…

1月7日下午,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召开新闻通气会,公布春运期间各项工作部署。据悉,铁路2020年春运自1月10日起至2月18日止,共计40天。2020年春运,武铁客流继续保持增长态势,预计共发送旅客2439万人次,增幅3%,最高峰日发送人将达92万人次左右。

春运期间,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将推行“平安春运、有序春运、温馨春运,让旅客体验更美好”的工作理念,大量加开始发客车提升运力,推出多项举措提升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保证旅客出行安全,尽力满足春运高峰期间的社会需求。

2020年春运新闻通气会。程晓 摄

运能安排更充分

春运期间,武铁最大限度挖掘潜能扩充运力,在日常开行列车的基础上,计划加开各次始发列车共164.5对,日均始发开行列车410多对,总运力同比提升10.7%。为满足客流高峰期旅客出行需求,在始发开行的动车中,武汉至上海、广州等方向共增开夜间动车44对,同比增加26对。

为充分发挥新线运能,春运期间,武铁进一步增加汉十高铁、郑渝高铁郑襄段动车组开行密度,在日常开行45.5对动车的基础上,在客流高峰期增开16.5对动车,高铁新线运能是原有(武)汉丹(江口)线动车运能的近2倍。

购票进站更智能

春运前,铁路部门在所有停靠D、G、C字头的车站推广实施电子客票,乘坐应用电子客票的列车时,不用取票即可进站乘车。需报销的旅客可在开车前或乘车日起30天内,凭购票时使用的身份证件到车票售票窗口或自动售取票机打印电子客票报销凭证。

目前,武铁管内所有车站窗口和自助购取票设备实现电子支付全覆盖,在铁路12306网站、售票窗口等所有购票渠道,旅客都可以采用电子支付的方式办理售票相关业务。

春运前,武铁管内所有办理客运业务的116个车站全部实现“刷脸”进站。同时,各站结合电子客票实施,优化进站流线布局,旅客进站时间平均压缩了2分钟。

武铁继续优化“畅行九州”智慧App,在武汉三大站实现进站、候车、出站位置引导、交通接续等自助服务。推出武汉站智能储物柜、智能引导屏等服务项目,让“智能+”助力旅客出行。

服务举措更温馨

为更好地保证务工人员购票,铁路在预售期外优先保障用工企业和零散务工人员购票,并为务工人员优先预留重点方向加开列车的车票。进一步完善学生、残疾军人旅客换票方式,已采集优惠资质的学生、残疾军人可在互联网(手机)在线完成资质核验。同时优化老年人、儿童互联网购票配票策略,在有相应席位条件下,优先匹配老年人到下铺,以及儿童与同行人席位相邻。

在进站验证口、安检口外,为行动不便的老人、病人、孕妇、残疾旅客设置爱心通道或专门服务台,开展重点旅客预约服务。招募900余名高校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到26个客流较大客运站开展引导、重点帮扶等志愿服务,打造武汉局“小桔灯”志愿服务品牌。

春运前在各客站备足常备非处方药物,供旅客应急使用。一等及以上客站候车室设置医疗服务点,邀请医务工作者驻点,为旅客提供咨询、救助服务。有条件的车站将合作医院服务电话对外公告,方便旅客就医咨询。

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鲍立群表示,春运期间,在全力抓好旅客运输的同时,统筹兼顾货物运输。遇极端恶劣天气时,做好电煤、采暖煤、石油、食品、快运货物等国计民生物资及节日物资的运输组织,确保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夏静 通讯员程晓、孟立、张琦)

[ 责编:孙满桃]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