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买猫送的?猫咪被困3楼,老人让从孙子5楼滑下舍身救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08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113
导读

通过了解,我们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原来猫是老人养的,由于照顾疏忽,爱猫跳出了阳台,落在了三楼的遮雨台上。 其实最好的方式就是家长可以找老人帮忙带娃,但自己也不要因此就当甩手掌柜,无论孩子是留守还是…

本文为锦鲤妈咪原创作品,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如今,老人帮忙带孩子已经成了大部分家庭的一种默认分工,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里,大部分新婚家庭碍于生活的压力,在孩子出生之后都会选择找家里老人来帮忙。

当然,这无可厚非,每个家庭环境状况的不同促成了不同的选择,虽然老人带孩子可能会存在宠溺过头的情况,但整体问题不大,毕竟老人都是爱孩子的。

不过,有的时候有些老人的思维方式和和认知水平的差异或许就会把孩子推到危险的边缘。

为救一只被困3楼的猫咪,老人不惜让孙子以身犯险,从五楼顺绳而下

就在前几日,四川南充某百货大楼宿舍楼楼下,有人拍到了发生在该宿舍楼的惊魂一幕。

四川南充,1月5日

五楼阳台上,有一位老妇人用绳子将自己年约六七岁的孙子牢牢捆住,然后从阳台缓缓放下,准备将孩子落在三楼一家窗户的遮雨台之上。

正当紧张万分的围观群众纷纷猜测意欲何为时,孩子终于安稳的站在了遮雨台上,这时候人们也终于看清了孩子的举动,遮雨台上有一只被困住的小猫。

男孩救猫

只见小男孩小心翼翼的捉住猫咪,然后将它放进自己随身携带的口袋里,接着又由五楼的老妇人吃力的将孩子拽了回去。

男孩在4楼阳台整理袋子

往回拽人的过程老人明显很吃力,阳台里还有两人在时刻观察情况。最终,在一众人紧张的注目之下,老妇人费尽全力终于将孩子拖回了五楼阳台,大家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了。

孩子被硬拽回了5楼

通过了解,我们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原来猫是老人养的,由于照顾疏忽,爱猫跳出了阳台,落在了三楼的遮雨台上。7岁的孙子自告奋勇救猫,爱猫心切的老人也就答应了。

事后,有人将拍摄的视频发到了网上,一时间引发网友疯狂热议。

孩子顺利被拉回5楼

不上网友表示,“孙子是买猫送的?”“人不如猫系列”“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猫”“人不如猫系列”还有网友调侃,“肯定不是亲孙子”“蛮硬核的”

不过也有一些其他的声音,“猫猫那么可怜,老人的做法无可厚非啊”“反正不是人猫安全了吗,也没那么危险吧。”

这一危险举措引发围观热议

居委会了解到情况之后已对老人一家进行了批评教育。

老人带娃的弊端有哪些?

1)父母经常不在身边,容易出现情感缺失

上文中的孩子就是典型的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由老人带着孩子上学生活,时间一长弊端显而易见,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孩子会出现明显的情感缺失。

孩童时代是培养孩子性格、亲子关系的最好时期,一段错过,想弥补都很困难。

2)老人的过度宠溺容易让孩子出现性格缺陷

老人带着长大的孩子还会容易出现性格缺陷,大部分帮忙照顾孩子的老人都会十分宠溺孩子,长此以往会让孩子变的骄横、不讲理、自私自利,严重还会在长大后出现性格缺陷。

奶奶带孙女

3)老人的错误育儿观念影响孩子身体健康

老人带娃还免不了出现一种情况——错误的育儿观念,比容总是怕孩子吃不饱,追着孩子喂饭,怕孩子冻着总给孩子捂的严严实实等。

在这些不科学的育儿观念长期引导下,老人带的孩子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都很不利。

4)上年纪的老人容易出现疏忽发生意外

最后一条也是最大的一条弊端,因为老人年纪大了,加上孩子活泼好动又淘气,还没有危险意识,发生意外的几率也变大了。

我们经常能从新闻上看到老人带孩子走失、摔伤、跌落还有被拐卖的新闻。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包括上文中的情况,虽然没发生意外,但是显然老人没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多危险。

当然,老人带娃也不全是缺点,家长应该辩证的看待

虽然我们知道,孩子小时候最好由父母带着长大,但现实往往不会这么轻松,大部分家庭或多或少都需要老人帮忙照顾孩子一段时间。

因此,很多时候老人带孩子避免不了的。而且老人带孩子也不全是弊端,家长应该辩证的看待。

首先是家长比较放心,毕竟再怎么样也是自己的父母带孩子也比保姆月嫂让人踏实,其次,老人时间比较充裕,可以长期陪伴孩子,而且老人显然比父母更有耐心。

其实最好的方式就是家长可以找老人帮忙带娃,但自己也不要因此就当甩手掌柜,无论孩子是留守还是在身边,都应该找机会多和孩子以及老人沟通。

爷孙俩的剪影

多和孩子沟通能有效增进亲子关系,多和老人沟通能有效更新父母的育儿养娃观念,能最大程度的减少老人带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意外情况。

当然,来人带娃虽能帮助我们节省很多时间,但教育的事情还得自己来,别拿没时间当借口,最后让孩子丢失了童年。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