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水上人家_曾因奴隶贩卖,村民不敢轻易上岸,2万多村民吃喝拉撒全在水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08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67
导读

甘维湖镇的由来与奴隶贩卖有着直接联系,16世纪左右,贩卖非洲奴隶贸易成为了欧洲殖民者最热衷的产业,不仅如此连非洲本土部落也参与了这场买卖。 但随着人口暴增,吃喝拉撒都在湖面上的托菲努人,正在一步…

摄影:Adrian Turner,环球旅行家|来源:去驴行

从甘宁的科托努市搭车到甘维湖镇,大约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路程。

从停车场下车上船后,眼前这座漂浮在诺奎湖上的小镇,除了渔民们的肤色不同外,与柬埔寨洞里萨湖上的水上人家并没有太多的区别。

甘维湖镇是非洲最大的水上人家,湖面上住着大约2万-3万多名村民,有着非洲版“威尼斯”之称,是甘宁国最著名的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地。

但与洞里萨湖上的水上人家相比,甘维湖镇的人气并不高,每年到访的游客量也许不到对方的一半。

甘维湖镇的由来与奴隶贩卖有着直接联系,16世纪左右,贩卖非洲奴隶贸易成为了欧洲殖民者最热衷的产业,不仅如此连非洲本土部落也参与了这场买卖。

在贝宁最臭名昭著的奴隶主莫过于一支名为Fon的部落,他们四处抓捕奴隶贩卖给葡萄牙人,为了躲避该部落的抓捕,托菲努人拖家带口逃至诺奎湖。

追至湖边的Fon部落,却因宗教禁止在水上斗争而退兵。

面对强大的奴隶主,托菲努人不敢轻易上岸,经过商议部落决定在此安家。

由于水位不深,人们收集木头轻易地扎在湖底中,并用芦苇做成草棚防晒防雨。

经过五百多年的繁衍,这里已成为了一座高跷的水上城市。

告别了传统的游牧生活,人们很快就学会在湖上获取鱼肉。

但随着人口暴增,吃喝拉撒都在湖面上的托菲努人,正在一步步地污染着水域。

在靠近生活区的水域,湖水散发着一股异味,水下基本没有鱼虾活动的痕迹。

所以不要轻易在这里饮水,更不要尝试下水游泳。

现在,人们需要到更远的地方去捕鱼,或把养殖场放在相对干净的水域。

人口暴增的另外好处,是迫使着人们为满足生活需求,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现在湖面上的生活设施一应俱全,人们修建了教堂、邮递站、超市、医院。

甚至把湖底的淤泥捞上来囤积盖学校足球场,还计划用同样的方式建一处公墓。

经过数百年的封闭水上生活,如今的甘维湖镇已吸引着众多外来游客的到访。

上个世纪年代末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地。

受旅游业影响,湖面上的旅馆、餐饮店也逐渐多了起来。

昔日靠打渔为生的托菲努人,也兼职其运送旅客的工作。

但不知是受习俗宗教影响,面对游客的镜头,托菲努人低头躲避,并不喜这样的方式。

从科托努市到甘维湖镇,你需要支付大约5000贝宁法郎。

然后再向向导支付另外一笔5000贝宁法郎。

这个过程换算人民币大约是120元左右,再加上接下来的消费,大约300人民币就可以逛完整个小镇。

整体上看,村子还未进行旅游商业化开发,目前还是比较原始。

但这样的景点,对于中国游客来说十分遥远。

毕竟很多人连贝宁这个国家都并不知道。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