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幸孕姐(拥有本文版权,欢迎分享转发)
世卫生组织建议:婴儿在前六个月应得到纯母乳喂养,以实现最佳生长发育和健康水准。那么纯母乳喂养的话,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母乳质量能不能保证孩子的成长发育。
本文配图均源网络,图文均无关
怎么看母乳质量好不好?
由于婴儿无法表达自己的意见,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就很容易让宝妈们看不出来他对于母乳的反应,在母乳质量比较低的时候,其实孩子是有各种各样的表达来“抗议”的,例如下面这些反应已经是在给妈妈们暗示,中了的赶紧改。
1、拉肚子
婴儿的肠胃脆弱,消化系统并不完善,在吃了质量不高的母乳后,无法分解和吸收母乳中的乳糖,这些物质长期滞留在宝宝体内,很可能会出现母乳性腹泻。
通常表现为宝宝每天拉肚子超过10次,呈淡绿色的泡沫稀水状,甚至严重的还会有呕吐的现象。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这种质量不高的母乳中,前列腺含量较高,会增加机体的小肠平滑肌运动,那么水分和电解质分泌就会增加,容易诱发腹泻。
2、体重增长缓慢
我们都知道,新生儿长得特别快,几乎是一天一个样,在0-3个月的时候平均每月增长在800-1000g;4-6个月每月增长大概在500-600g;7-12个月的宝宝每月增长大概在200-300g。
在喝奶量正常的基础上,如果宝宝的体重增长持续低于正常水平,则很有可能是母乳的质量过低造成的,尤其是在前6个月,母乳可以满足宝宝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时,母乳质量的重要性更为突出。
3、吃不饱
6个月以前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不需要通过辅食等来增加营养,每天按需喂养的话就能满足他的生长发育需求。
但如果这个阶段,宝宝频繁出现饥饿型哭闹、叼住RT不放等吃不饱的现象,还有大便稀,小便少的情况,很可能就是母乳因为质量低而没法满足他正常的食量导致的。
4、抗拒吃母乳
除了在厌奶期,宝宝通常是爱吃母乳的,但如果发生吗,明明到了吃奶的时间,却总是抗拒吃奶,吃奶时不专心,拿舌头抵出来等现象,都可能是因为母乳质量变低,他不习惯这种口味,就会变得很挑剔。
母乳质量低该怎么办?
通常来讲,母乳质量之所以会低,还是与宝妈们的日常饮食有关,比如有些妈妈们在坐月子的时候很挑嘴,乳汁中的主要物质是水分、脂肪和蛋白质。
挑食的宝妈可能摄入的脂肪较少、盐分过多、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补充不够,都会影响母乳的质量。其次还有情绪与休息,也会对身体激素产生影响,造成母乳质量下降。
1、均衡饮食
宝妈的饮食是直接关系到母乳的质量的,这个时期的宝妈应该及时补充营养,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均衡鱼肉蛋奶和新鲜蔬果的摄入。饮食多样化,不要偏食,宝妈吃得好,自身健康,泌乳充足质量高,才能保证婴儿健康成长。
根据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建议,母乳妈妈每天的搭配标准为:
主食:以谷物类为主,大约需要250~300克,薯类75克,全谷物以及杂豆在三分之一;
肉类:鱼肉蛋奶和内脏在220g左右;
牛奶:主要是为了补充钙质,帮助宝宝骨骼发育,在400-500ml为宜;
蔬果:新鲜蔬菜500g,其中绿色蔬菜和其他有色蔬菜在大部分;水果在200-400g;
其他:大豆和坚果类分别是25g和10g。
2、保持愉悦
宝妈的心情也是很重要的一环,研究证明,都母亲情绪不好的时候,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发生改变,多巴胺分泌会下降,从而对母乳的质量和分泌量产生影响。
而且宝宝和妈妈待在一起的时候最多,能够感知妈妈的情绪并随之变化,宝妈情绪不好的话,他也有可能会持续哭闹和烦躁。
3、保证睡眠
生产过后的女性通常都气血双亏,免疫力和抵抗力低下,如果不能有充足的睡眠,很容易加剧疲劳和虚弱,从身体内部营养不足,再加上睡眠不足会对情绪造成波动,都有可能影响乳汁的分泌和质量。
延伸阅读:那些关于母乳质量的误区
1、来月经影响母乳质量?
研究证明:哺乳期来月经不会对母乳质量产生影响。而宝宝之所以会在这种时期哭闹不吃奶,只是因为来月经的时候,由于雌激素的增加,乳汁中的水分也变多,脂肪含量减少,蛋白质会增加,那么这个时候的母乳口感会变得比较粘稠,但不会影响母乳的营养价值。
2、奶稀就是母乳质量不好?
宝妈的奶水有时候会呈现稀薄清亮的状态,但这并不是母乳的质量不好,而是有可能挤出来的只是前奶。
3、吃得多母乳质量就高?
不少宝妈在哺乳期间为了更好的下奶和提高母乳质量,会努力进补来给娃更多优质母乳,但是根据调查显示,我国的哺乳期妈妈摄入更多的是脂肪,而这些过多的脂肪反而会影响宝宝吸收钙、铁、锌等微量元素,因此不建议过量进补。(m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