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北小城里的一座小山,为何敢叫“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08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1034
导读

第一山上有一座玻璃泉,自古就是盱眙最知名的风景之一。 在古代交通不发达的年代,乘坐水路交通是最便捷的出行方式,盱眙位于中原往返江南的必经之路上,因此有不少文人来到盱眙第一山游玩,并留下诗词题刻,…

江苏苏北的盱眙县,是一座小城,隶属于淮安市,最近这些年因为小龙虾而被许多人所熟知。其实盱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历史古城,早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就已经建县,历史上还曾经叫过“都梁”。县城里有一座小山,名字叫“第一山”,名字简单粗暴而又霸气。

第一山本名叫做南山,其得名“第一山”源于北宋时大书法家米芾的一首诗。北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米芾赴任涟水知军,由汴京经汴水南下就任,一路平川。入淮时忽见奇秀的南山,写下了一首《第一山怀古》:“京洛风尘千里还,船头出汴翠屏间。莫论横霍撞星斗,且是东南第一山”。

正是由于这一首诗,南山更名为第一山,名字沿用至今。不过比米芾更早的,是孔子的后裔孔安国。汉朝时孔安国为临淮太守时,就在此创立了“崇圣书院”,历朝历代文人墨客都极为推崇。进入第一山,第一个景点就是孔庙,这是祭祀孔子的庙宇,始建于南宋时期,已有800多年历史。

第一山并不高,沿着台阶可以很轻松的登山,山上植被茂密,沿着山势建有许多古建筑群,是盱眙的第一名胜。

第一山上有一座玻璃泉,自古就是盱眙最知名的风景之一。“半山亭下老苔钱,凿破玻璃引碧泉。一片玉蟾留不住,夜深飞入镜中天。”这首诗描绘的就是月夜下玻璃泉的美景。

沿着台阶上山,有无数的碑刻,见证着这座文化名山曾经的辉煌。现存的第一山题刻有摩崖88块和碑碣78块,题刻中有文学家、书画家的手迹,如宋代的苏轼、米芾、蔡元长、刘焘、杨万里等。

米芾除了赋诗以外,还为第一山题写了第一山”碑,“第一山”三个大字雄健俊逸,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如同巨人俯瞰四野,雄视千秋。而青山绿树四个大字,正是第一山的真实写照。

在古代交通不发达的年代,乘坐水路交通是最便捷的出行方式,盱眙位于中原往返江南的必经之路上,因此有不少文人来到盱眙第一山游玩,并留下诗词题刻,也造就了这座小山厚重的文化内涵。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