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_8月份赶火车进出疆的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17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37
导读

火车还有1小时就要发车,乌市火车站安检口挤满了人,李昂不仅要通过这道安检,他还要继续在打两场硬仗,穿越2个安检口,在快速通过候车厅和站台的长廊,他才能坐上火车。 在伊犁待了2个月,李昂刚和爸爸妈妈亲…

安检门将李昂和妈妈分开了。

妈妈不是“今日乘车的旅客”,乌市火车站也没有站台票卖。李昂下次再见到妈妈可能要等到过小年了,那时候爸爸也会回家。只是在家待不到20天,他们就再次离家。

李昂11岁,个头不高,看起来更像一个5岁的小孩子。火车上他格外安静,像一个大人,根本看不出来他哭过。

火车还有1小时就要发车,乌市火车站安检口挤满了人,李昂不仅要通过这道安检,他还要继续在打两场硬仗,穿越2个安检口,在快速通过候车厅和站台的长廊,他才能坐上火车。

留给李昂母子的时间不多,他们身后还站着一群恨不得揣开前面安检的人,快速进入车站的赶车人。安检门前,李昂的奶奶抓着他快速通过。一直告诉李昂的妈妈:“我们上车就给你打电话。”

松开李昂的手,妈妈不争气的滴下了眼泪,一遍遍的对着李昂喊:“要听奶奶的话,少玩手机,上车给我打电话。”她扒着围栏,一直看着李昂远去,直到李昂通过第二道安检正式进入候车厅。

李昂并不知道妈妈一直在看着他,他一直哭。上了火车,他变回那个成熟的孩子。

李昂在安徽上学,爸爸妈妈在伊犁打工。一年到头在地里也刨不出多少钱,李昂6岁时,爸爸妈妈远赴伊犁谋生。

原来李昂太小了,爸爸妈妈担心他路上会出现意外,一直没敢让他暑假来伊犁。毕竟李昂要先座2小时的大巴去市里,在做3小时的火车到乌市在转车去伊犁。今年,李昂11岁了,妈妈太想念他,终于让李昂来了。

在伊犁待了2个月,李昂刚和爸爸妈妈亲起来,他就又要回家上学。

李昂的妈妈看着李昂消失在安检门,等了半小时接到了“李昂上车”的信息。她出站赶往市场收账。4小时后她还要去南站赶今天最后一趟回伊犁的车,毕竟家里还有一个4岁的女儿等着她回家。

7月末避开学生回家高峰期,但是避不开去新疆淘金的人流。7、8、9三个月的新疆遍地黄金。新疆的棉花开了,需要大量从事体力劳动的人采摘。

此时,正是农闲季节。在地里刨食,一年也挣不到多少钱,去新疆淘金一个天能挣200元。3个月能挣1万多元。采完棉花,正好回家捯饬大棚。

刘栓一点也不孤单,这节车厢有十几个和他一起来的老乡,最年轻的也50多岁了。他们每年都互相照顾,这不都第4年了。就是有点羡慕老李,因为老李女儿帮他抢到了坐票。

7月25日,江苏小镇小学终于全部放假了。刘娟一个人带着2个半大的小子回塔城“娘家”。大的今年12岁,小的今年5岁。两个人正是闹的时候。

大儿子长这么大也就去过新疆2次,小儿子根本没去过新疆。今年刘娟终于下定决心带两个儿子去塔城。

这个时候回家一点也不好,家里只下来了蟠桃,虽然一直都有西瓜,但是等不到葡萄熟。刘娟18岁离开家,今年是离家的第15个年头。

她其实只算回老家,毕竟她的祖籍是江苏。36年前,他父母响应号召,去支援大西北,结果就留在了新疆。她的3个弟弟妹妹全部出生在新疆。18岁时,她一个人回了江苏,不曾想,也留在那里。

如今,她的弟妹全在新疆,只有她一个人回了江苏,想聚在一起吃饭,有时都是妄想。往后,孩子的功课越来越紧,她就被拴的更牢,见到父母的次数更少。

虽然这次回家只能待45天,但她也算是重新做回女儿,不在一睁眼,就是:两孩子的妈。

9月初的火车上挤满了送孩子上学的家长。新疆真的特别大,从乌鲁木齐到兰州要坐11小时的动车。送孩子上学成了家长最后一道仪式。

20小时起步的火车行程,是家长放手前最后的守护。馕、泡面、水果、饼干、牛奶……家长们背着2包吃的,生怕饿坏孩子。毕竟孩子要去一个模式的地方读书。

只买到一张票的家长,只能在看台目送孩子远去。站台成了成年人最脆弱的地方,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也藏不住种在心中爱哭的种子。

老梁和送孩子上学的家长不同,他是回家赶自己儿子的婚礼。1989年他就来新疆,在这里一待就是三十年。刚来时,他从小工开始做,老板不但压他的工资,还想办法扣他的工资。

那时,回家的车次少,返乡人多,连着好几年,他回不去家。他一个人待在出租屋内,过年时啃了几口馕,给自己煮了一顿红烧肉。身边的老乡都回家了,他一个人家里待在家里,待了7天,再待下去他就傻了。

这些年,他一点点摸索,前些年,包了工地,从老家招些人过来干活。他和妻子作为夫妻档,联手挣钱。成了包工头,日子反而更加难了,要不回来工地欠款,就没钱给工人发工资,要是工人出了意外,他也跑不了。

想记录这些普通的故事,给自己打打气。这些故事或多或少都可能印着我们未来的样子。

常常说,不想长大,其实只是没有做好准备,承受该有的压力。真的很想一直做学生,因为可以不好好学习。但是作为一个成年人,却没权选择不好好生活。

hhh,本来想展开写第四个故事,因为自己听过太多这样的事,结果发现自己写不出来,因为很多细节我都不知道,于是就变成了一篇故事汇。

真的很希望自己变得专业,因为生活不会给予我们一次次包容。

不过艰难应该是每个人的常态。毕竟成年人大多数时间都是没有知觉的,只有短暂的甜蜜,经常的苦涩。

希望我们都可以成为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就像上面的人一样安稳生活。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