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是不是伪需求?
今天掘悦视界沐光VR眼镜就为大家来解开疑惑。
如果今天有人这样问你,你可能觉得他脑子有问题。智能手机已经超过PC成为占有率最大的互联网终端,没几个比这再刚的刚需了。
但时间退回到2000年,你在街上随便拉住几个人,问他们这个问题,答案会是什么?那个年代市面上能见到的手机全是黑白屏、九宫格按键的非智能机;触摸屏设备只有不能上网的PDA ,而且价钱对当时的收入水平而言仍然是天文数字;电容屏技术尚未成熟,人们的认知里触屏必须是用笔来戳的;尺寸小。
事实上直到2006~07年, iPhone出来之前, 2.8寸的手机已经称得上是「巨屏」了;用今天的眼光来看, 分辨率简直粗糙得可笑, 320x240已经是极限;插一句,PSP诞生于2004年,当时所有人都被它华丽的效果和庞大的屏蒂尺寸震惊了一4.3寸,480x272 ,现在400块的智能手机也远不止这个配置;没有WIFI、没有3G网络,连2.5G的GPRS都没有,网速的极限是5~7KB/s ,而且移动网站数量几乎为零。
最关键的是,所有人都不知道所谓的「智能手机」, 将来会是什么样子,能做什么。
这种时候恐怕很少有人能自信地说它是刚需而不是伪需求吧。
现在的VR ,可能正处于比那个年代的智能手机更原始的时代。
但VR本身不是那么虚假而架空的概念。
VR的根基建筑在一个巨大的刚需之上-----人类要扩展自己的感官。
从报纸到广播到电视到互联网,从唱片到CD到数字音乐,从CRT到等离子和液晶,我们把自己的知觉范围从眼前耳畔扩展到了全世界,而且越发地细腻逼真, 一步步接近感官极限。
而音画素材本身也从最早那些充斥着噪点杂音的实录实拍进化到几可乱真的数字合成。
在2D屏幕和立体声音响的领域上我们已经接近了极限,接下来呢?
前几年的风靡一时的3D电影3D电视各种裸眼3D技术是一种尝试方向 ,但跟现在的VR一样,从技术到市场的多种原因导致现在只有3D电影稳定下来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买3D电视回家的人里不知还有没有1%是经常看3D片源的?这不怪他们三分钟热度, 3D技术本来就是个过渡产品,但如果研究出来不卖钱,那就没人研究下一代产品了。
但是, VR的现状肯定是不能消灭平板电视的,投资热潮也正在快速消退,最后剩下的可能只有少数几家最大的设备商,而决胜的关键不是技术一这一代技术大致定型了, 短期内不会有突飞猛进的突破,目前最重要的是内容。那么最新的内容是什么,就是VR的视力矫正,目前VR在视力训练方面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总结起来就是:人类对更真实的视听感受有着永无止境的需求。这种需求的下一代会不会是VR ,我们尚未得知,但目前看来VR是可能性最大的,其他更科幻的产品尚在实验室里。
而VR的现状还承载不起这个重任,特别是在缺乏内容、技术短时间内不会有飞跃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影视会成为一波炒作的噱头,游戏则有希望能成为一个新热潮,但VR游戏会不会和Kinect一样昙花一现,就看各位软硬界厂商的造化了。
更多VR视力方面咨询请持续关注掘悦视界沐光VR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