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江风拂面,华灯初上,在安徽芜湖,无论是十里江湾五彩斑斓的灯光,还是中山路步行街熙熙攘攘的人流,抑或是方特梦幻王国里闪烁的烟火……但凡拿出一样,就足以为这座城市的夜晚平添几分亮色。
随着人们夜生活的日渐丰富,渐渐火热起来的“夜间经济”开始崭露头角,释放出它的潜能,芜湖,也概莫能外。
身为一座临江城市,芜湖“夜间经济”形态自古有之,南唐时即“楼台森列,烟火万家”,已是繁华的市镇。宋代兴商建市,元明时期“十里长街、百货咸集、市声若潮”。到了近代,更是开埠通商、日夜不休,被赞誉为“长江巨埠、皖之中坚”。
近年来,芜湖全力推进“欢乐芜湖”的品牌建设,不仅打造了一批像十里江湾、雕塑公园等夜间游玩板块,还有中山路步行街的夜间购物板块和美食街的夜间餐饮板块。可以说,芜湖的夜间消费日益活跃,夜间的文化形态开始走向健康和多元。
尤其以灯火辉煌的十里江湾、独具皖韵的鸠兹古镇、科技感十足的雕塑公园等为依托开展的夜游芜湖,已成为城市繁荣的重要风向标,也让越来越多的游客青睐有佳,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夜生活让人们领略到了不一样的城市魅力。
其实,早在千百年前,人们就有“人生苦短,秉烛夜游”的愿望,盛唐时期的长安有了夜市,宋代都城和夜晚更是“鱼龙舞”“灯如昼”。
在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看来,发展夜间经济是培育城市发展新动能、增强社会活力新元素的战略要求。
他认为,只有通过丰富多彩的夜间文化活动、商业项目和旅游消费,让白天没时间消费的年轻人、没有地方休闲的老年人、没有热闹可看的少年儿童,让愿意共享本地美好生活的游客重新回到街道上来,才应是数字化时代重构城市活力的必然选择。
从重庆洪崖洞、成都宽窄巷子等夜间网红打卡地,到广州小蛮腰、北京奥运塔、上海黄浦江岸的灯光秀,从稳步上升的夜场电影上座率、24小时书店,到受到高端游客青睐的天坛夜宴、长城夜宴……不难看出,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消费层次的游客和居民对夜间文化活动和旅游消费需求正在日渐增长。
如今,在芜湖悄然兴起的“夜间经济”,不仅改变了当地群众原有的生活方式,拉动了当地夜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让来到芜湖的游客感受到了当地夜空下的美丽与温情。
数据统计显示,近三年芜湖夜间消费持续上升,“夜间经济”的消费逼近50%。换言之,从定单量和交易金额来看,夜间单笔交易消费超日间单笔交易消费。2018年芜湖市夜间消费额同比增长了26%,夜间营业的商户同比增长了6%,零点之后的营业商户增长了16%。
可以说,“夜间经济”在芜湖已经趋于常态化发展,即使在眼下的初冬,市民也有凤凰美食街、雨耕山文化园、鸠兹古镇等诸多休闲场所可以游玩。“夜间经济”不单单成为芜湖服务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了众多外来游客了解芜湖的一个窗口。
“中国夜间经济方兴未艾,正在成为灯火下的城市发展新风口。”芜湖市委书记潘朝晖表示,将以首届中国夜间经济论坛为契机,加快夜间经济旅游经济的谋篇布局,进一步让城市亮起来,人气聚起来,商业火起来,经济旺起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