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科学家们的研究,终结了世界上各艺术评论家对莱昂纳多·达·芬奇的画作《世界的救世主》之谜的争论。2017年11月,佳士得拍卖行以4.5亿美元的价格将这幅画拍卖,成为历史上最昂贵的艺术品。
图片来源:Nils Jorgensen, ZUMAPRESS, Globallookpress
长期以来,让这些艺术评论家为之困惑的是,为什么达芬奇的这幅作品里违反了光的折射定律。
事实上,在达芬奇的这幅《世界的救世主》的作品里,基督手握一只象征着宇宙的玻璃球,但这只玻璃球并没有像物理学定律那样扭曲他周围的空间。例如,基督的手掌并没有因为这只球而缩小或放大。
这样的玻璃球体应充当凸透镜的角色,以放大和扭曲后面长袍的样子。然而,基督的长袍并没有扭曲,也没有放大,而是以正常的样子呈现。
众所周知,莱昂纳多·达·芬奇本人多科学的研究几近痴迷,他十分清楚玻璃是如何折射光的。实际上,在他的笔记本上充满了在各种物体下所呈现的光反射和折射的图像。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即为什么他要这样画这只球?
根据《麻省理工技术评论》期刊的报道,该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3D计算机图形学创建了这幅画作的3D模型,结果发现,基督手中拿着的不是一颗玻璃球,而是直径为6.8厘米的空心球,其玻璃壁厚度仅为1.3毫米。
研究人员惊讶地表示:“我们的实验表明,莱昂纳多·达·芬奇在公元1500年左右获得的材料、以及掌握的光源和科学知识,可以实现将光精确的可视化。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顺便说一句,传记作家莱昂纳多·沃尔特·艾萨克森在几年前提出了类似的说法,但当时她没有证据。
(2020年1月8日,作者:彼得堡的肥天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