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孩子小时候不讨喜,长大却易出人头地,可惜很多被父母埋没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09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82
导读

这两位都是在父母的鼓励,以及共同的动手实践中保留了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没有扼杀他们稚嫩但充满奇幻的想法,自然能够让自家孩子创造力满满。 建议:父母应该挤出时间陪伴孩子玩一些益智类的游戏,日…

文 | 幸孕姐(拥有本文版权,欢迎分享转发)

对于父母来说,最希望的莫过于孩子能够成才,有不少孩子看似聪明,长大后却逐渐“伤仲永”,沦为普通人,因此怎样去培养孩子则成为了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图文均无关

小时候不讨喜的一类小孩,长大却最易成功

清华前校长陈吉宁曾经提出过一个观念:清华校园里有很多的“A型学生”,但未来社会需要的是“X型学生”。

所谓“A型”指的是成绩很好总是能拿到A的学生,而“X型”则是指那些也许成绩并不总是名列前茅,但愿意承担未知的风险,拥有灵活思维,敢于创造新事物的孩子。

所谓“A型”指的是成绩很好总是能拿到A的学生,而“X型”则是指那些也许成绩并不总是名列前茅,但愿意承担未知的风险,拥有灵活思维,敢于创造新事物的孩子。

比如之前网上疯传的一个小学生写作业的视频,两位小朋友在争论一道题目,梨子、西瓜、菠萝和鸭子4个选项,哪个选项与众不同?

一位小朋友认为肯定是这其中唯一的动物鸭子,而另一位小朋友则一脸认真的说:“肯定是西瓜啊,这里面只有西瓜是绿色的,其他都是黄色的。”

视频发到网上之后,不少网友都感叹怎么好像也有点道理,真是颠覆传统思维。

由此可见, 这两类学生最显著的差别就是思维创新的能力。

或许在许多老一辈或者家长看来,聪明且默守陈规的小孩,更加受欢迎,因为他们遵守指示和规则,看起来更让人放心,然而这类小孩却容易缺乏创造力,将来可能被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给淘汰掉。

相反,是那些有许多奇思妙想,愿意尝试和冒险,并为了验证和实现自己的想法而不断钻研的“问题”学生,将来更容易出人头地,这类在长辈那不讨喜的孩子,往往更容易在社会中获得成功。

清华虽然遍地是拿A的优异学生,但未来社会真正需要的是拥有创造力的人才, 因此一味的固化思维,也很有可能沦为普通人。

为什么有些家庭的孩子创造力满满?

美国教育学家Ken Robinson通过研究证明:大多数小朋友在3、4岁时的创造力是天才级别的,而到了小学阶段,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孩子还保留着这样的创造力,再到青春期,就只剩下五分之一,而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家长在儿童时期的正确引导。

美国教育学家Ken Robinson通过研究证明:大多数小朋友在3、4岁时的创造力是天才级别的,而到了小学阶段,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孩子还保留着这样的创造力,再到青春期,就只剩下五分之一,而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家长在儿童时期的正确引导。

某视频媒体上有一段流传较广的短视频:镜头中的孩子正在用自制的简易自动叠衣服机器帮妈妈收拾衣柜,虽然机器很简易,但是视频后面的妈妈已经开心的合不拢嘴。

原来起因是因为看到妈妈每天叠衣服辛苦,孩子想要发明一个自动叠衣服的机器给妈妈,而这位妈妈虽然觉得儿子想法天真,但充分的鼓励了孩子:“宝贝真是太厉害了,妈妈也特别期待呢。”

清华“水哥”王昱珩的女儿,从小跟着父亲在自制的科学实验室创造各种植物和新奇发明,经常一个学期只上一半的课,剩下的时间都在外面领略自然,但成绩从来没有掉出过前五,还拥有很多的新奇想法和知识积累。

这两位都是在父母的鼓励,以及共同的动手实践中保留了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没有扼杀他们稚嫩但充满奇幻的想法,自然能够让自家孩子创造力满满。

一个孩子的创造力,决定着他们看待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维,富有创造力的孩子,经常能够用奇特的视角去创造一些独特的事情,找到问题的最优解,对其生活以及工作发展都有着巨大的好处。

由此可见,创造力其实是人类的宝藏,是上天赐给人们的宝物,可惜许多家长因为不够耐心或者其他的原因,用同一套标准来要求孩子,最终反而埋没了他们。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那么对于家长们来说,从小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活跃思维其实比只要求他成绩好要重要的多。

1、让孩子会玩

可能很多家长疑惑,会玩怎么能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呢,一直以来只有玩物丧志这个说法,但是这里的会玩,是指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刺激他的思维与创造力。

美国教育学家认为:创造力来源于好奇心和爱玩的心态。创造力的开发就是要保留人的爱玩的本性,引导自己或孩子把快乐建造在正确的刺激活动上面。

美国教育学家认为:创造力来源于好奇心和爱玩的心态。创造力的开发就是要保留人的爱玩的本性,引导自己或孩子把快乐建造在正确的刺激活动上面。

建议:父母应该挤出时间陪伴孩子玩一些益智类的游戏,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多询问来激发他们的求知的欲望,比如海水为什么是蓝的,但池水就没有颜色等等,引导孩子去探索未知,鼓励他们的小小发明。

2、培养逆向思维

小孩子的思维本身就比成年人要活跃,他们总能找到不同于普遍认知的角度,好比司马光砸缸救人,一般人只能想到救人出水,而司马光则能逆转思维,选择砸缸漏水来救人。这种思维方式的培养可以最大可能的拓宽眼见和思路,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

比如之前有网友拍到过墙角小广告写的:“太阳能维修”,下面有孩子加了一句“月亮能更换”,不仅平添了很多温柔,还是一种全新的看待事物的角度。

建议:家长老师们在遇到孩子提出不同于常规理论的观点时,不要急着否定,创造力有时候就是这么被扼杀的,可以先听听他为什么这么认为,还有没有别的看法,再告诉他大众的观点,让他自己思考具体的想法。

3、鼓励孩子尝试

我们目前大多数的教育观念是为孩子打算好所有的路,让他按部就班的成长,规避未知的尝试与风险,可是这样也就是按照模式再养大一个普通的人,他没有试错也就不会有新的成长,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固然轻松,但后人又将拿什么来看未来呢?

建议:在每一次新的挑战面前鼓励孩子去勇于尝试,第一次户外实践,第一次小发明等等,都是他与这世界加深交流创造新事物的机会。不要害怕失败与沮丧,因为那是创造光明前的黑暗,曙光终会到来。(mt)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