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主要有两种空中加油机,第一种是进口自前苏联加盟国的伊尔78,这种加油机最大载油量接近90吨,机舱内安装有3个储油箱,能够同时为3架重型战斗机进行空中燃油补给,但是数量太少,难以满足需求。而第二种则是我国在90年代初期研制成功的轰油6,轰油6的技术性能并不突出,其最大载油量只有37吨,去除自身使用,实际可供加油量不足25吨,就算为两架歼11或者苏27之类的重型战斗机进行空中加油,也是勉为其难。因此轰油6最初设计只是为当时的二代歼8使用,只是在今年过年来才匹配上了歼10。
▲轰油6和歼8
轰油6不仅比苏联的伊尔78要弱,对比西方同类产品更是惨不忍睹,美国1957年正式服役的KC130加油机载油量为90吨,可以同时为两架F15或者一架B52战略轰炸机提供空中加油服务。而KC130补充者加油机的载油量更是达到了161吨,安装有7个油箱,可以同时为三架重型飞机提供燃油补给。由此可见轰油6的性能确实乏善可陈,它只是解决了我国加油机的有无问题,但是对于我国空中加油实际能力的提升十分有限,发展新型加油机是迫在眉睫之事。
▲伊尔78和幻影2000
空中加油机一般使用大型科技或者运输机作为平台改装最为合适,而C919大客机目前还在紧张试飞之中,并没有完全成型,运20大型运输机的产能也没有完全释放,对于各方面的需求无法兼顾,因此这两款目前最适合改装为空油机的机型并不能满足我们的燃眉之急。
▲运20加油机CG图
而除却运20之外,我国最大的运输机当属运9中型运输机,由于其各项指标非常均衡,技术性能已经超越美国著名的C130运输机,因此也颇受青睐。运9除了执行本职运输工作之外,还被改装成了ZDK-03和空警500预警机、高新6号反潜巡逻机、高新8号情报机等多个衍生型号,这充分证明了运9确实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平台,足以胜任各种作战需求并执行多重作战任务。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从2005年运9露面到如今已经过去了14年,它却从来没有被改装成我们急需的空中加油机使用,这又是为什么呢?不得不说,运9有其天生的局限性。
▲运9
运9虽然优秀,但是它归根结底也只是一架战术运输机,这就决定了他内部的空间和载重量必然不会太大。运9最大载重量只有77吨,最大载重只有25吨,也就是说即使改装成为加油机,其能够储存的加油量也不过25吨。由于其内部货仓高度只有2.3米,宽度不过3.2米,如果加装储油箱,改装难度也会直线上升,加上一些七七八八的配套装置,最后能够搭载的油量甚至可能低于20吨。而20吨的指标不仅与伊尔78相差甚远,就连轰油6也完全比不上,那这样的改装还有何意义呢?
▲运9机群
其次运9作为一款典型的战术运输机,其速度较慢,飞行高度太低,最大速度只有570公里/小时,最大升限只有1万米。而大部分战斗机的最高速度都能超过2000公里/小时,最大升限能达到1.8万米以上,虽然在空中加油时,可以降低速度和高度保持相对静止。但是如果是战时,由于速度太低,很难跟上战斗机的节奏,并且转场太慢,会直接影响到战斗机的战斗力发挥,而高度太低则容易被地面发现,增加暴露危险,因此总的来说,体量太小,以螺旋桨作为动力的运9并不适合改装成加油机。
▲世界上唯一的螺旋桨加油机—KC130,目前也亟待替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