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航母都能造,为何当年被圆珠笔头难倒了?其实也造不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09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644
导读

圆珠笔头的工艺虽说复杂,但也不代表努力还造不出来,很多人会觉得没了圆珠笔还有其他笔,圆珠笔这种小物件也不代表什么工艺水平,但事实不是这样的,中国已经占据了全球80%的圆珠笔市场,如果能够实现自主生产,那…

在每个人的读书时代,纸和笔都是不可或缺的文具。小时候大家用铅笔,然后用圆珠笔、钢笔、水性笔……小编至今还记得用圆珠笔写字的“历史”,那时候最受女同学欢迎的就是油墨带香气的圆珠笔了。不过那时候谁也没想到,圆珠笔居然也算“进口”产品。

圆珠笔虽然不起眼,但发展历史也比较长,最早出现于1888年。从那以后,圆珠笔的工艺发展多次遇到难题,以至于20世纪50年代的圆珠笔甚至比钢笔还要贵。就拿圆珠笔头的制造工艺来讲吧,圆珠笔头主要分成两个部分,一个笔尖上的球珠,另一个是球座体。

使用过圆珠笔的人,自然知道圆珠笔头有多么细小。当球珠与纸面接触时,圆珠就会因为摩擦力的影响而在球座内“滚来滚去”,带出油墨。但这两者的制造工艺比较复杂,生产的时候需要走20多道工序,笔头里面有五条引墨的沟槽,圆珠与沟槽位的适配要求极其严格。

而且越小的零件越考验加工技术,好比圆珠笔头最尖端的位置,厚度才0.3-0.4毫米,笔头的碗口尺寸精度限制在两个微米,表面粗糙度限制在0.4微米(1微米相当于1毫米的千分之一)。也就是说,制造圆珠笔头既考验原材料性能,更考验生产加工的设备与技术水平。

所以很多人提出的“中国连航母都能造,为何当年被圆珠笔头难倒”疑问,至此也有了确定的回答。世界上不缺工业制造技术先进的国家,有的国家甚至因为“术业有专攻”而闻名于世,比如以名表为招牌的瑞士;而美国和日本也是工业大国。

不过美国其实也造不了圆珠笔头,依赖进口。世界上有三个可以生产圆珠笔头的国家,一是中国,而是瑞士,三是日本,瑞士的工业设备以拥有超高精度闻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瑞士掌握了生产圆珠笔球珠和球座体的最佳设备和原材料。

圆珠笔头的工艺虽说复杂,但也不代表努力还造不出来,很多人会觉得没了圆珠笔还有其他笔,圆珠笔这种小物件也不代表什么工艺水平,但事实不是这样的,中国已经占据了全球80%的圆珠笔市场,如果能够实现自主生产,那么总成本会降低10个亿以上。

另外,如果圆珠笔头的生产工艺不重要,为何掌握这门工艺的外国企业会把它视为核心机密呢?中国自主研发圆珠笔头零件,背后绝不仅仅是做生意算盈亏那么简单,笔头制造的高精密加工机床,完全可以为其他的工业产品提供技术和服务;

另外,为了解决原材料进口问题而自主研究出来的高性能不锈钢钢材出现,也意味着对高精密技术的追求实现突破。说得简单点儿,自主生产圆珠笔头的最大原因不是追求利益,是为了让技术和人才都得到提升——历史早就告诉我们必须时刻进步,停滞不前只会被其他人超过。好在如今中国的制笔企业已经使用国产材料,甚至球珠在满足国内需求的情况下,还能大量出口了。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