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天社@黑龙江分社猎人日记熊的故事(九)​文/山泉张兴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17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232
导读

熊很聪明,蹲仓子前,它总要找一场大雪,它要顶着那个大雪,它要在雪前的那个夜晚,来完成它那个蹲仓子的夙愿。受惊的熊,它只能找一个大石头缝,或一堆枝丫,在那里暂时避一避风险。 熊产崽,都是在冬天里进行,所以掏…

主编:马雁凌

猎人日记熊的故事(九)

文/山泉张兴岭

找黑瞎仓子可不是个好活,既辛苦又危险。听采蘑菇的人说,他在北山看见过熊。当时,他想去看看老蘑菇园子那棵老榆木站杆今年还能不能结黄榆蘑。当他来到这棵老站杆附近一看,哇!黄拉拉的黄榆蘑爬满了一树。发财啦,两角钱一斤,三四十斤能卖六七块钱。当时,人们每天的工资才一块多钱,这么多蘑菇够拿啦。不过,按照当时山里人的话可不能这样说。人们到了山里,有不少清规戒律。如,不能把老虎叫老虎。把老虎只能称之为山神爷或老把头、老猫。

“够"字不能说。什么“够了”,“够载了”。这样的词也不能说,也犯忌。那怎么说呢?那就得绕一个弯,“发财啦",托老把头的福,谢谢老把头”!

当采蘑菇的人来到树下,他的脑袋直划魂:“谁来得这么早?把树根转圈的蘑菇都采走了”。忽然,他一拍脑门,“啊!原来是昨天夜里熊把树根底下的蘑菇吃了”。熊见了蘑菇也是好东西,因为熊是杂食动物。

采蘑菇的人回来以后,把熊吃蘑菇的事绘声绘色地向人们宣扬了一番。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既然熊夏天秋天都在这一带活动,那熊蹲仓子的地方离这也不会太远。所以,下雪后,找黑瞎仓子的人便来到了这里。

其实,l熊蹲仓子都有个习惯。天冷不到一定程度,天不下大雪,熊是不蹲仓子的。

找黑瞎仓子,也不是乱找。太亮堂的地方没有,清堂林没有,太阴太冷的高山脚也没有。熊仓在哪呢?熊一般都会选向阳、窝风岗、闹瞎塘、跳石塘以及树木长得比较稠密的地方。找黑瞎仓子全凭经验。

前面的臭松林子,不高不矮,阴森森的,中间还有棵大椴树空筒子,这个地方最适合熊蹲仓子啦。臭松,是白松的一个种类。它木质雪白,又特柔软,是一种装饰材料。用它打造的家俱,既轻巧,文理又细腻,是人们很喜爱的一个材种。它的树皮特殊,状如一种皮革。表皮青灰,近看如松针颜色。臭松的树上,还鼓出一个个小包囊,用手抠破后,小包囊里面的油脂便会露出来。这种油脂,似流非流,动作迟缓。很慢,很慢地向下流淌。有人说琥珀的形成就是由这种树脂滴在小虫上所形成的。臭松的树枝,针叶茂盛。一年四季,它都湛青湛绿。挖人参的人,经常把臭松的树皮扒下来,用这种树皮包裹人参,人参会保鲜得时间特别长。如果遇到了这种情况,这附近的山上准有人参。

有一种动物叫獐子,它的生存环境就离不开臭松。臭松,就是“吊塔松”。“吊塔松”,这是猎人们给它送的美称。獐子爱吃“吊塔松”上的吊塔,所以猎人们称“吊塔松"是獐子的家园。猎人们找獐子,也经常要上这里来找。

找黑瞎仓子要有经验。一要会观察,二要有“感觉”。“感觉",在这里指的就是经验。这里的树头,这里的地形地貌。猎人们一看,就知道是熊爱蹲仓子的避风港。不偏僻的地方,熊是不在那里藏身的。不管是地仓,还是天仓,熊都想找一个肃静偏僻的地方过冬。熊的理想天国,选在哪里,那都是有道理的。

这里是个典型的天仓子。空筒子树,直径有一百多厘米粗,皮也不太厚,又是棵活树,圆圆光光的树洞口的侧面,还长着两个枝繁叶茂的树叉子。当熊爬到洞口处,这里还是个小小的歪脖子。平时,熊趴在洞口处,可以四处瞭望,还可以懒懒地晒个太阳。这样的洞口,最适合熊的理想了。

熊蹲仓子,有许多条件。冬至前后,天气降到零下十五度或二十来度以下,熊才开始捉磨着蹲仓子。熊很聪明,蹲仓子前,它总要找一场大雪,它要顶着那个大雪,它要在雪前的那个夜晚,来完成它那个蹲仓子的夙愿。

刚蹲仓子的熊,蹲得不踏实。一有风吹草动,熊便会离开仓子,转移到别处去。受惊出仓子的熊,一般都是一个急走。这一走,就走出三四十里地。

身后有脚印,熊很少会蹲仓子。受惊的熊,它只能找一个大石头缝,或一堆枝丫,在那里暂时避一避风险。受惊的熊,像惊弓之鸟,忐忐忑忑,提心吊胆,委委屈屈地度过它们的每一天。它们的那个处境艰难,人是体会不到的。我也不知那个冬天,熊是怎样度过那个艰难时刻的。

熊产崽,都是在冬天里进行,所以掏仓子的时候,人们经常会掏到小黑瞎子崽的。掏到了小黑瞎子崽,当然那也是一个不斐的价格。

掏黑瞎子时,人们经常会找来一根棍子,用棍子向黑瞎仓子里面探。看看黑瞎子在哪,有没有黑瞎子。黑瞎子的掌特别好使,也特别快。嗖,棍子被黑瞎子拽走了。又一捅,嗖,又被黑瞎子拽走了。“好!你不能拽吗?我就让你拽个够”。人们找来粗一点的棍子,一根一根递给黑瞎子。最后棍子把洞塞满了,黑瞎子这时真成了瓮中之熊,关门打熊。

黑瞎子的掌好使,人在与黑瞎子搏斗时,往往都吃亏在黑瞎子的掌上。你把枪往黑瞎子身上一比划,黑瞎子一掌,不是把枪打掉,就是把枪夺走。所以,近距离搏斗,熊掌好使,人的大斧、棍子、叉子统统被熊掌打飞。知道这一点,那你就别在熊跟前逞能,最好,明哲保身,但求远之。

作者简介:张兴岭,网名山泉。1950年生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黑龙江省诗词协会会员,伊春作家协会会员。酷爱文学,酷爱山水野游。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联系编辑删除。)

·

给哪位作者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