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体育 郭健1月9日发自北京)“可以开始了吧,”在椅子上坐定的英如镝抬眼看着面前的摄影师,神态轻松地说。显然,对于媒体采访的流程和氛围他并不陌生,较其他运动员来说也更加主动和随意。这是一个本应在2019年年初完成的采访,当时因为英如镝上调到KHL昆仑鸿星并打入中国本土球员在这个顶级冰球联盟的第一球而被中断。此番当再有机会与搜狐体育面对面的时候,他平静外表下的内心深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一切都源于冰球,这项让他热爱也为之痛苦的运动。
“天上掉馅饼”成为职业球员 耳朵被打断只是小伤
“当时的感觉就是‘天上掉馅饼了’,”回忆起2016年一步迈入职业冰球门槛时的情景,英如镝说。这位三岁开始踏冰而行的满族小伙很早就接触并爱上了冰球运动,但在18岁生日那天与中国昆仑鸿星俱乐部签约成为一名职业球员还是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期,“那时候我还在上学,每天做那么多作业,晚上睡觉都睡不够,但突然几个月之内我就转变成了职业球员,”对于刚刚成年的英如镝来说,这一切都发生得太快了。
英如镝接受搜狐体育专访
“每天的训练很辛苦,但之后我还是可以去和朋友玩、和家人待着,回家爱干嘛干嘛,觉得挺幸福的,”初涉职业冰球,英如镝多少有些“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感觉,只是冷峻的现实很快就和他撞了个满怀,“我开始意识到,冰球虽然很有魅力和乐趣,但归根到底,它对我来说是一份工作,而且是一份很艰难的工作,在许多方面都要非常专业地去对待它。”以专业的态度对待一份工作而不是凭借爱好来支撑自己的冰球生涯,这是英如镝初涉职场时最大的感悟。他开始懂得,牺牲,只有通过生活中的很多牺牲,才能造就一名职业球员的成长。“很多别人想做的事情我都做不了。比如说人家周六晚上能去酒吧、夜店玩,我们周末有比赛就没法去。有时候朋友来家里想喝两杯,但我第二天有比赛,而喝酒会影响睡眠,就喝不了酒;此外赛季里我们很多时候都在旅途中、在国外打比赛,离开家人的时间很久,感觉也是挺艰难的。”
对于任何一个新人来说,征战俄罗斯主导的KHL(大陆冰球联赛),这个全球仅次于NHL的第二大职业冰球联盟都是非常艰苦的。用英如镝的话讲就是,“很不在自己的舒适区内”。为了获得更多的上场时间,英如镝在职业生涯的第二个赛季进入到VHL,也就是大陆冰球联赛的次级联赛打拼。在这里,作为前锋的他逐渐开始找回进球的感觉。然而在2018年4月为国征战世锦赛乙级A组比赛时,英如镝遭遇了自己人生中最大的一次伤病:他在与塞尔维亚队一战中受伤,并因面部颧骨骨折而被迫提早结束世锦赛征程,回国进行手术。
“对我来说,其实算是松了一口气吧,因为没有运动员能够在整个冰球生涯中不受任何伤,不管是小伤还是大伤,谁都会受伤的,”回忆起那次经历,英如镝用一种轻松的语调说,“比较幸运的是,这次受伤之前我没有过真正很严重的伤病,只是一些膝盖扭伤和韧带问题,还有就是耳朵被打断过一次,但是没有太大的伤。这次需要做手术的伤算是一个新的经验吧。”英如镝认为,相比较受伤这件事,更为重要的是自己手术之后的调整,“有一段时间我比较害怕的是,在被撞完之后人就怂了,不像之前那么善于身体接触了,”对于身高1米85、体重91公斤的他来说,身体冲撞是个人技战术打法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当时我很怕这么撞完之后回来跟人家拼抢、碰撞,好在后来发现慢慢就恢复到之前的状态了。这次经历教会我面对伤病如何恢复,如何面对新的挑战。无论是对冰球生涯,还是我的生活,这都是非常重要的。”
伤病之后,英如镝在2018-2019赛季迎来了真正的爆发:出场51次斩获4分送出16次助攻,平均登场时间达到了18分45秒。“谈到上一个赛季,我觉得作为球员自己进步挺大的。不光是在技术方面,更多的还是在经验上,”英如镝对搜狐体育说,“不管是在比赛中还是在更衣室里,不管是作为一个球员还是作为一个人,我的各方面都得到了提高。”
更为重要的是,英如镝上赛季凭借良好表现曾重返KHL昆仑鸿星队,并在与海军上将队交手时主场打入中国本土球员第一球!“冰球应该算是三分技术、七分信心,其中信心是很重要的一点。进完那个球之后我有了对自己作为职业球员的一份认可,觉得不管是KHL还是VHL,我是真的有实力打这个联赛的,”十个月后再说起那个进球,仍能感觉到它带给英如镝的动力,“哪怕很多人都说那个进球很幸运,就我自己都认为是幸运球,但当时我能够出现在那个区域打进那个球,就代表了我对冰球的理解、对比赛的理解是足够的,自己的水平是足够的。”不仅如此,英如镝相信这个进球也可以极大鼓励正在奋进中的中国冰球运动员,“这个进球是对自己的认可,对于中国球员来说也是一个鼓励。告诉大家,我们距离KHL这个世界顶级联赛并不遥远。中国球员,不光是我,不但可以在这个联赛中打得很好,还能进球。”
残酷现实下感受绝望,一个反问让父亲陷入沉思
对于2019-2020赛季,英如镝抱有非常高的期望值,“上个赛季是我第一个真正能够有所交待的赛季,有了一个在VHL联赛中比较正常的数据,这个赛季的目标就是尽量超过之前的成绩,起码要有同等水平的发挥。”季前赛时,英如镝一直跟着KHL球队进行训练,也打了几场比赛,这让他“职业生涯中第一次有了如鱼得水的感觉”,而不是像之前那样很将就地在坚持、奋斗。“今年通过在季前赛的比赛、训练,我觉得自己终于能够跟KHL球员有一拼了,并没有很落后,或者是很挣扎的感觉。我希望能够延续这种感觉并持续提升,未来有机会在KHL站稳脚步,”英如镝说。
只是现实并不像期待那般美好。新赛季英如镝所在的昆仑鸿星-北体大队遭遇了很大的困难,战绩不尽如人意。“说句实话,我对今年这个赛季非常失望,”英如镝对搜狐体育说,“今年不光我自己,所有的中方球员都没有去年打得好。无论是得分、助攻、上场时间、正负分、射门次数、上场次数……任何方面都没有去年好。上赛季打到现在这时候,我已经得了14、15分,但这个赛季才11分。虽然进球比去年多,个人水平也得到了提升,但比赛中球队整体的发挥没有去年好,赢球的场次太少了。”
连续的失利会让最自信的人也失去信心,对于英如镝来说同样如此。在搜狐体育的记忆中,他一向乐观开朗,接受采访时总有一种中国冰球舍我其谁的气势。但没有人会想到,就在不久之前,英如镝刚刚经历了自己的至暗时刻,挣扎中的他甚至想到了放弃。“有时候真的会体验到很绝望的感觉,比如说比赛打不好,怎么练都练不好,”英如镝对搜狐体育说,“我一直相信自己只要练就能练好。如果比赛发挥不好那只是因为练得不够。但当我感到即便拼命去练也没有什么提升,怎么练也练不好的时候,我真的绝望了。我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就只能这样了,不管如何刻苦天赋就到这了。很残酷的一个现实是,人不是在任何方面都有天赋的,甚至是在没有天赋的情况下再努力也没有用。”
“有的时候真的是比赛完还没有回到家就想哭了,觉得打得特别差,感觉自己也许就只能打到这了。这是一个很绝望、很悲观的看法,”英如镝强调说。
在这样心灰意冷的时候,英如镝想到了自己的父亲英达,这位在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毕业的著名导演。“我跟爸爸说,也许自己的水平就到这了,只够打VHL,打不进KHL、NHL了,也没法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了。当时我爸就说,没有,你打得够好,只是这个赛季发挥不好而已。你才21岁,还有上升的空间。”听到这番话,英如镝并没有欣欣然,而是非常冷静地反问了一句,“”爸爸您是客观地这么说呢,还是因为作为我父亲您要这么说?”英如镝知道,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的孩子打得不够好,没有人愿意承认和别人的孩子相比,自己的孩子没有出息。他也相信作为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的高材生,拥有丰富经验的父亲能够做出很好的自我反省。
“听完我的话,爸爸考虑了一段时间。之后他说,我确实是客观地去说这番话的,”英如镝回忆说,“那次的对话给了我比较大的认可。因为父母都知道,谈到自己孩子时是很难完全客观的。但就我对我爸以及我们之间关系的理解,我相信他是能够做出真正客观的判断的。”对于英达父子来说,这是一次真正触及灵魂的对话,它深刻甚至残酷地剥开了一名职业冰球运动员的华丽外表而直击内心,也正是因为这种深刻与残酷,英如镝感受到了一种全新的动力。
截至记者发稿,昆仑鸿星北体大队在39场比赛中只赢下10场,好在经历了之前客场连败后,球队近期处于上升态势中,英如镝也表示赛季才过了一半,还没有到结束的时候,自己对接下来的比赛还是抱有希望的。“不管天有多阴暗,永远会有彩虹的,”英如镝说。
从未想过改变国籍,为实现奥运梦想要付出更多
9岁时英如镝就远赴美国打球、上学,期间也曾有人劝他入籍美国,但都被他拒绝了,“当初去美国时就有人说,如果改成美国国籍的话,在那边生活、上学都会方便很多,如果球打得好有一天也许还能代表美国队征战。但我当时就感觉有哪里不太对劲,所以最后也没有改国籍,一直保持着中国国籍,”英如镝表示在海外像他一样的冰球好手并不少,对于祖国他们都怀有一颗赤子之心,“像我的队友胡杨从小在国外长大,但中文说得很好。他的父母都是中国人,只是早前去那边移民,所以他拿的是加拿大护照,现在胡杨拼命想申请中国护照。无论在美国还是加拿大都有很多这样的球员,他们的内心深处会觉得,如果有机会参加冬奥会的话,是不应该代表加拿大或美国的,如果那样他们的心里会感觉不太对劲。”
说到这些海外赤子就不得不提到“归化运动员”这个话题。此前中国足球已经归化了多人,其中包括数名没有中国血统的球员;冰雪运动方面,花样滑冰运动员朱易、自由式滑雪好手谷爱凌也都是归化选手。“对于归化,我当然是支持的,”英如镝对搜狐体育说,“说句心里话,现在中国冰球的水平还远远不够,如果能够归化一些有中国血统的球员,甚至包括一些没有中国血统但愿意为中国出战的球员,那对水平的提升会有很大帮助。”
“那你有没有担心国内球员被归化选手抢走在国家队的位置呢?”针对搜狐体育的疑问,英如镝表示,能否为国效力,最重要的是看运动员的表现,而不能在意某个球员的历史荣誉,“如果到2022年时我的水平下降到要被淘汰了的话,我不会因此而很心酸或者觉得国家对待我有不公,那时候只能怪自己水平不够。职业冰球,不管是在国家队层面还是职业俱乐部中,都是很残酷的。你打得不够好就会被别的球员代替。一场比赛发挥不好可能就会换到下一组。如果连着十场打得不好,可能工作就没了。谈到国家队的话,我不觉得应该有什么不一样。”
与此同时,英如镝强调中国球员非常努力,训练也很刻苦,只是之前所接受的教学体系存在一定问题。“以往的打法确实打不了现在节奏更快的比赛。但是来到KHL、VHL之后,中国球员接受了正规系统的训练,打法也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变化着。虽然之前中国冰球一度有些落后,但我相信它的未来是很光明的,”英如镝说。
接受采访的间隙,英如镝的左手手指交替按在右手手背上,模拟切换着不同的吉他和旋指法。“空余时间我会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前一段时间是下棋,这段时间是弹吉他,”从小就学习钢琴并具有一定造诣的英如镝对搜狐体育说,“值得学习的东西都是很难的,弹钢琴是这样,弹吉他也是如此。这些可以让别人很佩服的技艺非常难学,不是说几分钟或者几天之内就能掌握。很多人开始抱着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学习,但永远都坚持不下来。就像冰球,看起来都觉得打着挺好玩,但是真的一路走下来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很难。”
从18岁到21岁,英如镝在冰球职业联赛中已经摸爬滚打了四年的时间。毋庸讳言,作为名人之后,他身上承担着更多的关注和外人难以想象的压力,用一路艰辛来形容他的成长并不为过。令人感到欣喜的是,现在的英如镝已经能够以更为客观、冷静的视角来审视外界和内心;而在遭遇危机的时刻,来自家庭的帮助和鼓励正是他不断前行的最大动力。可以说,在残酷的冰球青春岁月中,一个男孩已经进化成为了男人!
(搜狐体育 郭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