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巡视南海人来自厦门海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09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573
导读

从黄陞到吴陞,改姓,又复姓,这其中蕴含怎样的渊源?厦门文史专家龚洁为你揭开一段南海秘史,讲述吴陞的丰功伟绩。 一家人商讨后,黄陞独自领着生母姚氏拜别疼爱他的大娘、二娘,离开尊敬的大哥,从江西弋阳,千里迢迢…

曾有一位将军,腰挂宝刀,巡守南海方圆三千里海域。

这位将军叫吴陞,本姓黄,同安县溪边人,长大后在海沧生活。他随施琅攻克澎湖三十六岛,为当时统一台湾立下汗马功劳,还是清代巡视南海第一人。

去世前,他上奏请求恢复黄姓,朝廷准其所请。从黄陞到吴陞,改姓,又复姓,这其中蕴含怎样的渊源?厦门文史专家龚洁为你揭开一段南海秘史,讲述吴陞的丰功伟绩。

▲位于鳌冠村的吴陞宅

投亲改姓

厦门海沧居住生活

1652年,清顺治九年,黄陞,出生于永春黄家。

父亲黄瑞庄是生意人,康熙五年(1666)举家迁居江西省弋阳县经营粮食生意。黄瑞庄曾两度娶妻无所出,后纳妾姚氏,连生二子,次子英瑛便是黄陞。

喜事临门,锣鼓喧天,黄陞成为家中的掌上明珠,加上自幼聪慧勤敏、好勇尚义,深受长辈们喜爱。

然而,好景不长。康熙九年(1670),黄陞满十八岁,父亲逝世,家道一时衰落。已长大成人的黄陞,无意在家与大哥平分微薄的家产,便想另寻去处、开辟闯荡。

一家人商讨后,黄陞独自领着生母姚氏拜别疼爱他的大娘、二娘,离开尊敬的大哥,从江西弋阳,千里迢迢徒步到达同安县在坊里南门外溪边街(即现在的海沧区鳌冠社),投奔姨母。

姨母的家境并不富裕,但对黄陞视如己出。在姨母家,他每天早出晚归,勤于耕作,以诚待人,跟邻里和谐相处,让姨母很是欣喜。不久,他便跟随姨母,改为吴姓,更名为吴陞。

▲吴陞墓

别母从戎

巡视南海第一人

在海沧生活两年后,吴陞赶上当地招募新兵。二十岁的吴陞早有“尽忠效国”的宏志,他听从姨母安排,跟当地人一同报名参军,别母从戎。

入伍后,吴陞很能吃苦,在军营里日夜操练,磨练出一身硬本领。因深得长官赏识,吴陞由千总随征,攻克陈州一十九寨及海澄、金门、铜山诸岛,英勇作战,立下不少功劳。

一次,他在战斗中意外受伤,却毫不退缩,仍然扛旗冲锋,结果身负重伤。康复之后,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吴陞又随将军施琅,攻克澎湖三十六岛,直抵鹿耳门,夺其天险。战功赫奕,升迁陕西游击,后提拔为广东水师副将,率领水师躬身巡视南海诸岛。

据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版《泉州府志》记载,吴陞任广东副将,调琼州府时,“自琼崖历铜鼓,经七州洋(今西沙群岛一带海域)、四更沙(四更沙角,中国领海基点之一)。周遭三千里,躬自巡视,地方宁谧”。如此记载佐证,足以说明吴陞是清代巡视南海第一人。

◆吴陞墓墓碑

仕途辉煌

思本归宗奏请复姓

很快,吴陞升任浙江提督,在浙江待了八年,持己廉介,军政严明,并不断致力于救灾、备荒和惠民。一路政声良好,吴陞的仕途也很是辉煌。雍正二年(1724),吴陞获授太子少傅职位。

念念不忘父母的生身养育之恩,他在雍正四年奏请朝廷,祈求恢复黄姓,以不忘所生。朝廷奏准他的请求,同时带念他三子早亡,仅有三孙,长孙永锡因承袭父亲吴铁麟之祖升荫,出嗣吴家,以承继吴家香火;次房孙溥之、溱之,则跟祖升恢复为黄姓,加恩二孙黄溥之、黄溱之准入国子监肄业。“这些恩准一来表现了黄陞深得厚爱,二来更充分体现他的重情重义和尊祖重孝。”龚洁说。

雍正六年(1728)八月初八,黄陞在“福建陆路提督”任内逝世,享年七十有六。“他是清朝早期国家的栋梁,一生为官、为人,忠贞爱国,勤政廉洁。从他的改姓又复姓,就能看出他为官、为人的大忠、大义与大孝。”龚洁说。

御赐匾额

至今悬挂旧居厅堂

康熙五十五年(1716),御赐吴陞“宽惠赴桓”匾额。这面牌匾,至今仍悬挂在海沧鳌冠吴陞旧居的厅堂上。

吴陞的旧宅又名提督府,建于清朝,位于海沧区海沧街道鳌冠村东片。这座合院式闽南传统红砖建筑,由前后两进和左右护厝组成,老宅是砖木石结构。

“宅子很漂亮,足以体现他当年的身份与地位。”龚洁说,可惜的是,如今仅存主体部分,两侧都拆除了。

走进吴陞宅,康熙皇帝所书的“宽惠赴桓”这一方楷书木匾,仍然保留完好。长1.3米,高2.84米,落款“康熙御笔之宝”“康熙五十五年”(1716),印迹清晰可见。

“1716年,吴陞为康熙皇帝出巡护驾十多天,荣获康熙皇帝盛赞‘天下第一提督’。”龚洁说。

屋旁,还有一块题有“泽家楼”的石匾,这些遗留的历史风物,无不承载着吴陞这位福建陆路提督功绩卓著的一生。

▲“钦赐祭葬”匾额

来源:海峡导报

海峡导报记者:曾宇姗 崔晓旭 常海军

编辑:念佳丽 整理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