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宣德年间有一位有一对姓刘的夫妇,在镇里开了一家酒肆,家道小康。
刘翁60多岁,膝下没有子女,这年冬天,天降大雪,有一对父子前来刘家投宿。
刘氏夫妇心地善良,留他们在家里过夜,第二天天亮,投宿的父亲一病不起,过了几天,竟然病死了。
刘翁一问这孩子也姓刘,叫刘方,家里母亲早亡,和父亲相依为命,如今父亲一死,自己孤苦无依,请求刘氏夫妇帮他葬了父亲,收留他,给他一碗饭吃。
刘氏夫妇本就膝下无子,如今老天给他们送来了十多岁的大儿子,很高兴,于是留刘方在家当亲儿子养。
过了两年,又是一年冬天,北风呼啸,一个少年在刘家酒铺门前冻僵了,手里还紧紧攥着一个竹笼不肯放手。
刘老翁把他救到家里,问他姓字名谁。
少年说他是山东人名叫刘奇,父亲进京赶考中了进士,一家人进京,等着朝廷分配官职。
没想到时运不济,遇到了瘟疫,父母先后去世,自己一个小孩子没有能力运父母的灵柩回老家呢,只好把父母火化,骨灰装在坛子里,送回老家安葬。
刘老翁可怜他,留他住了一夜,走时又资助了他一点路费。
过了一个多月,刘奇竟然又抱着他父母的骨灰坛子回来了。
原来他老家遭了水灾,家里被冲得七零八落了,连块安葬父母的墓地都找不到。
他求刘翁给他找一片墓地埋葬父母,他情愿卖身为仆,报答刘翁的恩情。
刘老翁把他父母葬在刘方父亲坟旁边。
安葬了刘奇的父母,让他和刘方都当了自己的养子,两个人寝则同床,食则同桌,感情很好。
刘奇的父亲中过进士,他也颇通文墨,没事的时候他教刘方读书识字,如同亲兄弟,感情越来越好。
三年后,刘翁夫妇相继去世,刘方刘奇把他们当自己亲爹亲妈,披麻戴孝葬了刘翁夫妇。
刘方年纪大了,他去京城,把母亲的灵柩也移来和父亲合葬,刘翁夫妇和刘方,刘奇的父母,三家的坟鼎足而立。
刘翁死后,刘方和刘奇商量把刘翁的酒肆关了,改成了布店,日子越过越好。
刘方年纪渐大,镇上有媒婆来给他说媳妇了,但是刘方总是推三阻四的不同意,刘奇很为他着急,很为这个哥哥着急。
被逼的急了,刘方和刘奇说了实话,说自己其实是个女儿身,当年为了在路上方便,所以改了男装。
后来父亲死了,他寄居在刘翁家,为了安全,不敢改变装束。
刘奇一想这些年虽然和刘方同床而眠,但是他一直都是和衣服而睡,从来没见他赤身裸体过,他也从来没当着自己的面洗过澡。
刘奇于是问:那么哥哥,哦,不是。姐姐,今后做何打算呢?
刘方说:我父母的坟墓都在这个地方,我也不能远离,如果,你不嫌弃我的话,我愿意为你铺床叠被,两家人合成一家。
刘奇白捡了一个漂亮媳妇,当然愿意。
第二天,找来了镇上长者,说明情况,在老人们的见证下和刘方结为夫妻。
这大约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圆满版吧。
文:薛白袍
故事来自冯梦龙《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