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最新消息得知,AMD于昨日在拉斯维加斯CES上发布7nm锐龙移动处理器R7 4800U,同时AMD官方公布数据可以看到R7 4800U在CinebenchR20上的成绩已经超越竞争对手英特尔10nm酷睿i7超过八成,这样的数据让“农企”粉丝兴奋不已。
AMD通过将多款7nm芯片突袭因特尔PC市场大本营,英特尔希望能采用10nm+制程工艺Tiger Lake处理器反击AMD。可惜总是迟来一步,最受期待的第十代移动标压版酷睿处理器C0met Lake-H最早也要到今年第二季度才能出货。
回顾近两年英特尔和AMD各自的发展
其实AMD和英特尔之间欢喜冤家的故事也颇耐人寻味,在过去很长时间英特尔一直领跑AMD,但作为后来者的AMD总是能在不定周期内让人们惊叹其成长。最初AMD在芯片领域属于高功耗、低性能。这样乏力的表现让AMD有了“农企”的外号。这之后Ryzen系列在最新7nm工艺的加持下,让已经落魄的AMD再次获得市场认可,与此同时一直在磨蹭14nm的英特尔又被新用户调侃。
三年前AMD推土机系列几乎面临破产,然而去年AMD顺风顺水,股价上涨超过158%,平均涨幅接近60%。其掌门人苏姿丰在CES发布会上笑容满面的样子足以证明AMD将引领2020年开门红。
其实AMD的惊人变化主要来源于新一代处理器Ryzen系列成功推出,AMD能在短时间内向7nm制程转变,在设计效率方面紧逼英特尔。尤其是AMD在2019年新推出的锐龙APU处理器,无论是7nm工艺的桌面版锐龙3000,还是服务版EPYC 7002系列的连续亮相,让更多人看衰英特尔。
英特尔与AMD的现况
AMD迅猛的崛起让英特尔倍感压力,但是英特尔真的已经走下坡路了吗?我们来看看英特尔比较艰难的这两年。
首先是2019年苹果联手高通,迫使英特尔放弃5G基带业务。面对AMD 7nm工艺新品,英特尔还在努力打磨14nm芯片,但依然赶不上AMD的脚步,连早在2013年宣布要推出的10nm过去7年了尽然难产。英特尔拥有自建芯片工厂,自建生产能力有限,经常遭遇芯片缺货状况,自身不足的情况下又腹背受敌,确实让英特尔面临进退两难的衰境。而AMD早期就已经剥离了自己的芯片制造厂Global Foundries,所以AMD是一家独立于设计的芯片企业,能更专注于研究和市场。
英特尔真的已经衰到几乎无药可救了吗?抛开芯片制程方面来说,英特尔的10nm相较于AMD的7nm几乎是持平的。按AMD每平方毫米的晶体管数量不到5000万,7nm+工艺单位晶体管数总数超过1亿,但是英特尔每平方毫米的晶体管数量都超过1亿。这样对比来看,英特尔并不弱于AMD。面对AMD7nm锐龙APU开挂的芯片性能,英特尔放缓追逐脚步是否有更大图谋呢?
因特尔缓下脚步意在何为?
对于英特尔而言,多年紧追自己的竞争对手突然间赶超自己一大截,自身条件优势跟不上又腹背受敌,确实让英特尔陷入困境中。如果AMD出个意外状况市场受阻,英特尔依然能霸占市场高地,但如果没有ADM这样的竞争对手,英特尔将面临很多反垄断用户的罚款申请,英特尔并不想花这样的冤枉钱,保留AMD这样威胁不到自己的竞争对手也算明智之举,双方似乎必须持恒于市场,作为芯片老蒋的英特尔是不是“有预谋”的防水呢?这也是外界的猜测。
我们可以看到英特尔市场份额虽然有所下降,但是其推高了CPU价格又维持了营收增长。虽然英特尔不断提高14nm芯片的产能,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14nm芯片依然是市场需求主流,一直存在缺货问题。从2019年英特尔加大了14nm每个月的启动量,并在第三季度花费115亿美元支出购买新的生产设备,这将比预期高出15亿美元。根据英特尔针对第三季度财报来可以看到营收约为192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180.45亿美元,净利润为60亿美元,远远超出预期市场盈利。在迫于市场份儿下滑等情况下,我们看到了放缓脚步的英特尔盈利的部分。
这些数据让我们客观的看待英特尔在承受市场份额下滑的舆论和压力。同时,也对于英特尔在本次CES上拿出的面向未来的产品似乎让芯片市场更有玩味,所以说凡事有利也有弊,期待英特尔与ADS之间的相互追逐与竞争中共同描绘PC市场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