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鸟快报 » 机械 » 正文

即将首飞的B21轰炸机,与俄罗斯S500防空导弹,谁更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1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975
导读

而根据美国的说法,B-21也是一架实现了全方向(前后四周)、全频谱隐身能力(X波、米波等雷达、红外、可见光)的轰炸机,具备强大的电子战能力、网络一体化作战能力,并可在未来搭载激光武器。 S-…

隐身飞机准确说法是“低可探测性飞机”,所以,所谓的“不能被发现”,也就指的是在一定距离内不能被发现。

关于B-21的整体性能,有一个简单的判断逻辑,那就是——相对于美国于1989年首飞的B-2轰炸机(1997年服役),如今已经30年过去了。30年,已经足够一代战机的更新换代的时间了——F-15于1976年服役,F-22于2004年服役,前后还不到30年。F-35虽然在不少人心目中是一个这几年才服役的战机,但实际上,F-35A型最早是2011年服役的,并于2016形成初步作战能力,与F-22的间隔时间只有11年左右。但即使是这样,F-35也号称在航电技术水平上,比F-22先进了半代(部分性能对比是另一回事)。

因此,一个简单的判断是,B-21在整体隐身能力、航电技术水平方面,要比B-2先进一代。

而根据美国的说法,B-21也是一架实现了全方向(前后四周)、全频谱隐身能力(X波、米波等雷达、红外、可见光)的轰炸机,具备强大的电子战能力、网络一体化作战能力,并可在未来搭载激光武器。根据美国的要求,B-21可以在面对未来对方强大的立体防空体系时,依然拥有深入对方防御纵深,长时间滞留,并进行随时攻击的能力——这个要求看起来有些“玄幻”,但是,当初B-2在面对苏联的防空体系时,大概就是这么要求的。

B-2在面对苏联的防空体系时,能不能实现,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这种作战要求是一回事。但是,我们倒可以类比出,当目前俄罗斯的防空体系已经进化了一代甚至更多时,美国的隐身轰炸机的技术,也进化了一代,依然还是类似以前的作战目标。只不过,这次B-21的作战对象,又增加了一个中方。

S-500是俄罗斯正在研制的最新的防空、反导导弹系统,根据俄罗斯方面的说法,S-500在导弹射程、雷达探测距离、反应速度、多目标处理能力上,都有了比较大的进步。比如S-500的77N6导弹,最大射程可以达到500公里;其96L6-TSP有源相控阵雷达,对典型战机目标的最大探测距离,增加到了700-800公里。

按说,B-21可以携带LRASM超远程反舰导弹,最大射程可以达到400-800公里;可以携带JASSM-ER远程对地导弹,最大射程可以达到1000公里左右,对S-500射程的增加并不需要多“感冒”。但是,基于地球曲率的影响,以B-21的飞行高度,其实在大于400公里后,即使不考虑双方的隐身能力,基本也就谁也发现不了谁了——S-500难以发现距离在400公里外飞行的中高空目标,而B-21自身雷达的探测能力,基本也会小于300公里。

不过,双方并不是没有其他探测方法,比如被动电子侦察能力,这种能力的探测距离,比主动雷达探测的更远——比如F-22的AN/ALQ-94综合电子战系统,就可以探测到460公里外的敌方战机的电子信号。至于S-500或者B-21这种大型平台,就可以探测到600-800公里外敌方目标的电子信号了。因此,双方的比拼,很大程度上也是电子战能力的比拼,以及配套体系的综合作战能力的比拼了。

考虑到B-21的隐身能力,其可以将常规探测雷达的有效探测距离,压缩到几十公里范围,将常规米波雷达的有效探测距离,压缩到100公里左右;而S-500的96L6-TSP雷达,有效探测距离可能会被压缩到150公里左右——对典型战机目标(RCS雷达反射面积3平方米)最大探测距离700公里的雷达,对RCS为0.003平方米这样的高隐身目标,最大探测距离只有125公里左右。这种隐身能力,对俄罗斯现有以及未来的防空系统的挑战和威胁,无疑是巨大的;但是,还不至于到“不可能被发现”的程度。

只是,B-21在敌方纵深区域的生存,靠的可不止是高隐身能力,还有其强大的常规武器攻击能力和电子战攻击能力。B-21将携带多种类的远程的打击武器,由于俄罗斯现有以及未来常规防空系统,对其最大探测距离在150公里以下,因此B-21将在这些防空系统的探测能力之外,对它们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当然,俄罗斯防空系统也可以采用静默移动,然后伏击的战术;只是,这时候就基本靠运气了。

而在电子战能力上,美国在F-35战机上是第一次尝试——F-35本身具有一架小型电子战飞机的电子攻防能力;而B-21,将具有比F-35强大许多的电子攻防能力,这是B-21保护自己的又一大手段。不要小瞧电子战能力的影响,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两伊战争后期,伊朗海军的主力曾经让美国海军舰队发起了“死亡冲锋”,并成功发射了多枚反舰导弹——可惜,在美国的电子干扰下,一枚也没有命中——这世界上最悲剧的事情莫过于此,给了你希望,在付出了巨大牺牲后达到了彼岸,却发现希望根本不存在。当然,俄罗斯与美军的电子战差距还不至于这么大。

两伊战争后期被美国海军舰载机击沉的伊朗“萨汉德”号护卫舰

其实从上面的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未来战争一个很大的关键是,谁先发现谁;也就是发现即摧毁。因此,制信息权、制电磁权,在未来战场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隐身,就是制信息权、电磁权的关键手段之一。

隐身,可不是以前一些人所说的那样,说破就破的——其实,根本没有什么破不破,隐身的准确说法是“低可探测性”,也就是降低对方的发现距离。无论对方是什么波段的雷达,UHF波段也好,米波也好,都将被降低发现距离,只是降低的程度不同而已。随着雷达技术的提高,隐身技术也是在提高的,双方不过矛与盾的关系。如果你不努力提高自己盾的防御能力,对方的矛就会轻易的刺穿你的防御。而最好的防御手段,就是在打造自己坚固的盾的同时,也打造出自己锋利的矛,刺穿对方的防御——那就是歼20、轰20,以及它们的各种改进型了。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