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百吃不胖,有人不吃还胖,你是哪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1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892
导读

这部纪录片,却找来一帮自认为吃不胖的人,让他们每天暴饮暴食,每天必须摄入5000卡路里的热量不说,还不许运动。 研究认为,这种“饱了依然会吃”的行为模式,是一种叫“吃货基因”的东西在作祟这类人,体重也可能…

2020/1/10

••••雨

跑起来,让脂肪永不停息!

有人百吃不胖

有人不吃还胖

你是哪种?

有的人总是在拼命的减肥,经年累月却不见体重下降;还有的人一天到晚在朋友圈晒各种吃的,可就是没见他们胖起来!

其实,很早之前BBC就做过一期纪录片《为什么瘦子吃不胖》,把那些“吃不胖”的瘦子集中在一起.......揭露的关于“吃不胖”的秘密,很值得我们了解。

瘦子为什么吃不胖?

以往有关肥胖的研究,都集中在胖人身上,探讨的是胖人为什么胖。而这部纪录片,却找来一帮自认为吃不胖的人,让他们每天暴饮暴食,每天必须摄入5000卡路里的热量不说,还不许运动。研究人员的想法是:与其讨论胖人如何减肥,不如研究瘦人是如何吃不胖的。

5000卡路里什么概念?成人一天正常需要摄入的热量只为2000卡左右。

如果一份肉酱意粉约500卡,那相当于一天要吃10份!

实验结果意外发现,一年的时间里,有些实验者无论再怎么吃,都无法达到目标体重。最后他们得出一个结论:有的人,可能注定无法增肥。

一个参加实验的小哥,在一天结束之时还差1000多卡路里没达标,没办法,只好选择对应卡路里值的蛋糕,一步到位。

他们甚至吃出了经验,为了防止饱腹感,热量却不达标,他们选择了巧克力。

这样的吃法持续了四周,结果你们猜怎么样?

所有人都不负众望地......“胖”了。

研究发现,虽然实验者都无一幸免地胖了,但胖的方式却不尽相同.....比如这个妹子在第一周过后体重没有太大变化,而脂肪率飙升得很厉害。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思维——吃得多→长得胖。

而其实正确的思维是这样的——吃得多→吸收得多→长得胖。

所以只要在吸收这里截断一部分热量就可以直接影响到你的体重了。

从实验中总结得出了

1、部分实验人员增加的热量全部轻松转化为了肌肉,而肌肉维持机体需要的热量更大,所以代谢还因此加快了,暴饮暴食带来的高热量没有积攒在体内,而是被增加的肌肉消耗掉了。

科学家把这种额外的热量能够轻松转化为肌肉的体质,称为拥有“吃不胖基因”体质。与“吃不胖基因”类似的还有一个叫“吃货基因”的,即第二个发现要说的东西。

2、实验中,科学家发现饱餐过后的试验者,在面对新的食物时不再有任何兴趣。而如果是其他体质较胖的人,即使是刚吃饱,面对新的食物还是会默默的吃……

研究认为,这种“饱了依然会吃”的行为模式,是一种叫“吃货基因”的东西在作祟这类人,体重也可能超过别人。而“饱了就不再吃”的,可能存在某种基因防护变体,从而让自己能无意识地“控制”体重。

5招教你回易瘦体质!

1. 一定要吃早餐

不吃早餐的人,每天的摄入热量要高于吃早餐的人。因为早餐是比午餐和晚餐更容易消耗的热量。

晚上睡觉时,人体的基础代谢率是很低的,只有吃饭才可以让它上升。所以早上起来后的第一餐很关键,否则在午饭前你的基础代谢会一直处于很低的状态,无法帮助身体燃烧热量。

2. 多摄入蛋白质

摄取足量的蛋白质能够提高我们的基础代谢率,在消化过程中为人体带来20%-35%的额外热量消耗。

3. 吃点“刺激”,有助于身体代谢

辣椒,胡椒,咖喱、黑咖啡等,属于有很强刺激性的食物,这些刺激性食物会刺激肌体释放肾上腺素,由此加速新陈代谢水平,从而提高肌体燃烧热量的能力。

4. 合理摄入碳水化合物

很多人为了减肥,拒绝摄入碳水化合物,其实这是错误的。如果硬性的舍弃掉碳水化合物,那么这个能量的补充只能通过摄入更多脂肪来弥补,而脂肪被吸收到体内以后,会降低我们体内的基础代谢率,更加速增重。

5. 适量运动,增加自身肌肉含量

适量的有氧运动,有助于燃烧脂肪,减脂。而适量的无氧运动,有助于肌肉增长。而肌肉的增加,也会提高人体的基础代谢率,基础代谢提高了,自然也就消耗更多能量,自然也就吃不胖。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