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鸟快报 » 咨询 » 正文

孩子从小喜欢“吃手手”,宝妈觉得无伤大雅,医生却说_要改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1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1066
导读

心理医生在了解过小宝的家庭情况和孩子的心理状况后告诉宝妈,“孩子之所以啃指甲,很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家庭状况,父母经常吵架、对孩子过于严厉等原因,让孩子处于一种焦虑紧张的状态,需要通过这种行为来缓解自己。…

“文/奶球妈咪(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好像小孩子都有“吃手手”的习惯,指甲长出来一点就咬掉,有时候一不小心还会咬得很深甚至流血,经常咬指甲的孩子,长大以后手指会变得很难看。

有的妈妈觉得这是孩子习惯性的动作,长大以后自然会改正,所以就放任不管;有的妈妈觉得这样做不好,严厉命令孩子不可以再啃指甲,可是在家长看不到的时候,孩子啃指甲的行为又故态复萌。

孩子喜欢“吃手手”,宝妈不当回事,检查结果让人心疼

邻居家的小宝今年五岁了,平时乖巧懂事,上幼儿园也不哭不闹的,俗称“别人家的孩子”。

唯一有一点不好的习惯就是喜欢啃指甲,每个指甲都“光秃秃”的,比正常指甲少上三分之一,小宝的妈妈看到的孩子啃指甲就随口说一句,但是没过多久小宝又控制不住自己继续啃指甲。

既然说了也不管用,再说孩子还小,宝妈觉得啃指甲无伤大雅,长大之后自然就改正过来了,所以就没有太在意,直到前两天孩子生病去医院检查身体,医生的一席话让宝妈瞬间不寒而栗。

原来啃指甲的危害不仅仅是指甲看上去不好看这么简单,医生说:“孩子经常啃指甲一部分原因是缺少微量元素,还有一部分原因可能跟孩子心里有关系,建议带孩子去看看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在了解过小宝的家庭情况和孩子的心理状况后告诉宝妈,“孩子之所以啃指甲,很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家庭状况,父母经常吵架、对孩子过于严厉等原因,让孩子处于一种焦虑紧张的状态,需要通过这种行为来缓解自己。如果长期任由孩子这样发展下去,很有可能会出现社交恐惧或者出现抑郁、自闭的情况,必须及时改正。”

宝妈听后后悔不已,自己只是把孩子啃指甲的行为胡乱定义成“小孩子大多如此”却忽略了孩子啃指甲的真正原因。

孩子出现反常行为,采用“排除法”找准原因,对症下药

原本乖巧的孩子突然出现很多“暴力”行为;原本活泼爱动的孩子突然安静“呆滞”;孩子突然出现“尿床”“做噩梦”“啃指甲”的行为。这时候家长不要置之不理,而是应提高警惕找准孩子反常行为的原因。

1)排除孩子生理上的不适

孩子出现反常行为首先要排除生理上的不适,啃指甲有可能是因为孩子缺少微量元素,需要通过这种不良行为来补充身体所需。

孩子出现反常行为也可能是因为孩子到了某个发育阶段,出现了生理上的变化。

如果家长无法判断可以咨询医生,遵医嘱对症下药,帮助孩子补充营养等。

2)排除孩子心理上的因素

经常会听到一个词叫做“冰山理论”,意思是我们在海平面上看到的很可能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而“冰山”真正的一面往往藏在冰冷的深海里。

孩子也是如此,他们不会表达自己,往往会把自己的内心一层一层包裹起来,让人不易察觉。但是有时家长却要“通过表面看到本质”。

孩子的反常行为有可能是因为心理上的创伤所引起,是否是家里父母的争吵不休,或是家庭氛围的严肃冷峻让孩子没有安全感。

也有可能是因为孩子受到外界的干扰,比如学校老师或同学的欺负,让孩子充满焦虑恐慌。

如果反常行为的出现是由心理原因所引起,就需要家长换位思考,给孩子更多的安全感,让孩子敞开心扉。父母也应该学着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让孩子放下防备。

排除了不良因素,还需要父母审视自己,给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在孩子做错事之后不要一味批评指责,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习惯,处事的准则。让孩子敞开心扉,学会表达。

遇到事情止步不前时,可以鼓励孩子勇敢尝试,尽量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

父母也要审视自己给孩子提供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爱中成长,拥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

宝妈们,你家孩子小时候有没有出现“啃指甲”的行为呢?你是怎么应对的?快来评论区分享一下吧!

PS:文章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