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自己动手做一个限定复刻版长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1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716
导读

在现存的许多长城遗迹中,可以看到砖块已经剥落,但砂浆堆砌的框架却依然保持原来的形状。这种胶状物质加入碎石和砂泥中可以使砂浆更快地凝结,也能增加其粘性。但只有通过 复刻古人的制作工艺,我们才能体会到当时建造者的…

万里长城绵延不绝的城墙和城楼,是人类历史上最 耗时、耗人力、耗建材的建筑奇迹之一。对于中国人来说,从小就能从长辈、家人,师长、课本里耳濡目染万里长城的宏伟壮观与悠久历史。作为中原用来抵御外敌入侵的防御工事,我们都知道秦始皇首次连接和修缮了战国长城。但你是否知晓,千百年以来,勤劳智慧的华夏祖先是采用什么样的技术打造出这一段段的城墙吗?从零开始,集结复古技术、匠心手工、纯粹初心,自己 再造个长城试试?复刻版秘笈,就在这里。

如果你漫步在今日甘肃省境内,便可以在高速路边看到众多断断续续的早期长城遗址,其中许多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 夯土墙结构的长城是当时流行的建造方式,甚至有许多后期长城也覆盖在夯土墙上建立。将 芦苇和粘土相间隔,前者负责墙体的排水功能,后者则取材自当地,并因为其中富含的古代蜗牛化石的碎壳,提高了粘土的 碳酸钙含量,使制成的土墙在遇到雨水后自然固化。

通过不断的夯土操作,反复被压实的黄土使得夯土长城能抵御沙漠千百年来的风沙。建造这样1公里长6米高的城墙,需要80个人在沙漠高温中连续工作七天。

许多人对于长城的最初印象,或许起源于第四套人民币1元纸币背后的 八达岭长城。这种样式的明代长城也是目前最常见、最为人熟知的砖砌长城结构。然而烧制长城砖块的工艺,在当时可算是一种技术活了。

砖块被放入烧窑后,入口处的窑火会将 空气加热灌注进内室。但如果加热太快,砖块将会因水分急速膨胀而炸坏窑内的大部分砖。工人们凭借丰富的经验,通过 砖块的颜色变化随时控制火焰的温度,确保热空气持续加热砖块超过12小时才能停火。试想一下,在当时的长城脚下, 上千个砖窑的烟囱在同时冒出浓烟,这或许可以堪称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 建材生产流水线。

古人为了将长城砖块粘合固定,还需要用到类似当代水泥的材料—— 砂浆。在现存的许多长城遗迹中,可以看到砖块已经剥落,但砂浆堆砌的框架却依然保持原来的形状。这种坚硬的 建筑粘合剂,由于没有文献记载,其 原始配方已经成了一个谜。

但在许多当地居民的口口相传中,砂浆的一大秘方是 糯米水。这种胶状物质加入碎石和砂泥中可以使砂浆更快地凝结,也能增加其粘性。在盛产大米的中原地区,利用淀粉成分来制作砂浆,不失为一种 合理的推断。

无论是西起黄河东至黄海的 齐长城,还是天下闻名的 八达岭长城,再或是至今屹立西域沙漠的 汉长城。曾经的防御工事,在时间和风沙的历练中,依旧屹立不倒。或许以我们现代化的工业水平,再建长城将会比过去更快更坚固。但只有通过 复刻古人的制作工艺,我们才能体会到当时建造者的技术与智慧、汗水和信念,才能真正在砖石之间触摸到历史的沉淀。

长城这一世界性奇迹的背后还蕴含着更多的奥秘,如果你有兴趣,不妨在B站搜索“探索频道 古建筑”,探索更多城墙之下的故事;也可以在留言区评论,说说你游历过哪些地方的长城。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