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雷_恋恋三季民国名伶的隐秘往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17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872
导读

小格格的二姐关毓芬,是姐妹中最具名贵闺秀气质的,擅程派青衣,坊间传得程老板亲自指点过,若能下海从艺,那是当之无愧的角儿,只是宅门的格格,决不会自降身价到戏园子唱戏,也就是家中堂会唱上几出。张老板的扮相和唱腔那…

——有感于张云雷演唱的探清水河和毓贞,扩展出意识流的小故事。

[春之歌]

1927年的春天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京津市民街头巷尾谈的八卦还是两个月前京剧名伶刘汉臣离奇亡命于军阀枪下的那桩桃花案。

大清已亡十六载,京西兰靛厂火器营,也早不是八旗演武造炮之地。落魄的八旗子弟,若再遵满清入关之祖训,则无以为生。

火器营有户人家姓松, 家主排行老三,街坊邻里都称他松老三,松老三公母俩(公母俩~北京话,指夫妻俩,两口子)以开大烟馆为业,上无父母可养,下无男嗣承继,整日周旋于烟馆客人之间,无暇顾及独女松莲。

松莲芳龄一十有六,乳名唤作大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却整日独守空闺无人问津。

烟馆旁邻一茶馆,每日下午说书的喧闹声、还有断断续续的小曲儿,都会飘进大莲的窗内,大莲就伴着这些杂乱无章的声音做着针线打发无聊的时光。

桃花初绽的那天,大莲听到了她以前从未感知过的美妙动听的声音。一个酥柔的男声,带着春风和桃花的气息,如鹅毛挠着人耳,唱着新鲜的调调:

“我有一段情呀,唱畀(给)拉诸公听,诸公各位静呀静静心呀,让我来唱一只无锡景呀,细细那个到到末唱畀拉诸公听。”

……

一耳万年,比一眼万年,更让人心驰神往。

从此,大莲像上了瘾,每日下午等着这个声音的出现。

她听到过这个声音唱俏皮欢快的《俏南风》,也听到过这个声音唱悲戚苍凉的《休洗红》。

她从父母和烟馆客人的聊天中偷听到,那个声音的主人姓佟,人称小六,天津窝子唱大鼓的艺人,跑过南方的码头,会几首江南的小曲儿,她那天听到的叫做《无锡景》。

桃花开败时,大莲已无数次幻想过,那个声音的主人,佟小六,该是怎样的俊俏模样。

这一日,北方贵如油的春雨不期而遇。

去清水河畔帮养蚕的小姐妹采桑叶归来的大莲撑着油纸伞,挎着小竹篮,正要从后院门进家时,看到隔壁茶馆后门走出一个穿青色长衫的男子,用手遮头走进雨中,步履匆匆,身影瘦削,却掩不住青春的气息.

那一刹,本能冲破了礼教,大莲鬼使神差的冲那人开口道:先生请留步。那人循声向大莲望去,隔着密密的雨丝,大莲看到了一张清秀出尘的面容带着疑虑的目光看着她。面对这样的容颜,大莲竟局促而不知如何应对,慌乱中把伞置于地上而转身逃进家中并关了院门。

进得院来,大莲用手捂着心口,喘着慌乱的气息,却又紧紧背靠院门而不愿离去,似乎在等待什么。

只听院外那人的声音在雨中格外清晰:多谢姑娘,明日此时,姑娘可到门外收伞。

大莲鼓起勇气,轻声问道:敢问先生贵姓。

天空中突然响起惊雷,可接下来的五个字,大莲听的字字清晰:学徒,佟小六。

……

1943年的春天,是小格格毓贞被抱进关家宅门的第十五个年头。关于小格格的身世,知道秘密的全都守口如瓶,外人只知道这是关家大爷最小的女儿,就连关宅的下人,也只知道这是十几年前被大爷收做填房的太太抱养的女儿。

关乃满洲姓氏改后的汉姓,祖上世袭功勋,关家大爷是留过洋在大学里当过教授的新派人物,并未坐吃山空,祖产得继,家中按旗人的规矩,还是管小姐们叫格格。

关家子女众多,关家大爷并非在所有子女面前都是慈祥的阿玛,唯独对小格格毓贞没脾气。

宅门里的老爷太太少爷小姐们好听戏,甚至不乏专业水准的票友。小格格的二姐关毓芬,是姐妹中最具名贵闺秀气质的,擅程派青衣,坊间传得程老板亲自指点过,若能下海从艺,那是当之无愧的角儿,只是宅门的格格,决不会自降身价到戏园子唱戏,也就是家中堂会唱上几出。小格格的三姐关毓馨,受西式教育长大,精通西洋乐器,却因家族熏陶懂戏,会品戏,若晚生几十年,定是位戏曲评论家。

二格格和三格格都极为疼爱小妹妹。

二格格本想唱一出《锁麟囊》给小妹十五岁生辰做贺礼,临近小妹生日时却染了风寒而不能登台。姐姐们不想扫小妹的兴,社会关系活络的三格格请了去岁落难的名角儿张筱春来唱堂会。

毓贞生日那天是暮春时节,牡丹正盛。

毓芬和毓馨边聊天边等着小寿星打扮完毕一同去后花园看戏。

“张老板可有日子没出来了,听说去年在天津落难了,差点就成了当年的刘汉臣?”

“哎,要不是他小师妹把自己卖了给他交赎金,就真悬了。我是求爷爷告奶奶才请来这尊佛,怕是请程老板都没这么难。谁叫今天是小妹好日子呢,为了咱家小格格高兴,多难我也得办。张老板的扮相和唱腔那可是一绝,小妹还小,也就听个热闹,倒是二姐您,又有机会进益了。”

二人正聊着,只见小寿星依旧穿着平日的学生装走出房门,上身蓝色布衫,下身皂色布裙,头发也就是两个没做装饰的麻花辫儿。

这可让姐妹俩哭笑不得。

毓芬爱旗袍,特意为小妹准备了秋香色缎子旗袍和白玉簪,自己只低调穿了件米黄色旗袍。毓馨好洋装,精心为小妹挑选了淡粉色丝绸连衣裙和桃红色丝带,自己只穿了件整洁的白衬搭棕色背带裙。姐妹二人默契的不抢小寿星的风头,没想到小祖宗依旧我行我素走艰苦朴素风。也是,继母小门小户出身,把小格格教育的一点没有宅门子弟的奢华之风。

家里人都惯着这小祖宗,毓芬和毓馨相视而笑,无奈摇了摇头,佯怒地一左一右架起毓贞说她不听话,要家法处置。

姐妹三人打闹着向花园走去。

毓贞明着讨饶,却于理上得寸进尺:“好姐姐,饶了我吧,你们知道,我不喜欢打扮。我啊,就是一片小雪花,不是什么富贵花。纳兰性德的词说的好: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对这个想法怪癖的小妹,毓芬耐心”教导“到:"我的小雪花,你看这满园的牡丹可美?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人间富贵花有什么不好,生在钟鸣鼎食之家,你就是富贵花。"

毓馨不知是思想开了小岔,还是故意岔开了话题:”你们别说,我知道一个人,那神采风韵,既是人间富贵花,又冷处偏佳,别有根芽。可我啊,偏偏就爱他那轻模样。”

“三姐,你说的这哪还是凡人,莫不是位神仙?”

毓贞没有想到,就在半小时之后,她就看到了这位神仙。台上唱《春秋亭》一折的角儿并没有穿着薛湘灵的大红嫁衣,只一件单薄的湖蓝色大褂儿,举手投足和眉目之间却尽显人间富贵花的风范。而一折戏罢,那位张老板鞠躬转身下台的一瞬间,通身又是那么冷峻和疏离。

毓贞长到一十五岁,终于知道为什么宅门的太太小姐热衷于捧角儿了。这开窍的一瞬间,生怕被人撞破了心思,忙随手拿起桌子上母亲亲手做的桃花糕,胡乱塞进嘴中,而她没有想到,不知是她手中的桃花糕,还是她塞桃花糕的狼狈姿态,吸引了神仙的目光,如神似仙的张筱春,竟在临下台口前,不经意撇了她一眼,嘴角微微仰起似笑非笑,却又好像有泪光在眼中闪烁。

那一天,毓贞突然就懂戏了。

她甚至明白了她二姐的戏和张老板比差在哪里。

张筱春,真真切切体会过回首繁华如梦渺,戒娇嗔,悟因果。

而二格格关毓芬,还活在旧宅门纸醉金迷的富贵梦中。

2018年的春天,忽冷忽热,不知哪块云彩就有了雨。

终于有机会完成祖母遗愿回北京看看的青青,本因祖母身世如断线的风筝再不可追寻而定好回台湾的机票,却因在酒店无意中看到一档喜剧竞演节目而改变了主意。

喜剧节目里的那一出悲剧,引人入胜。故事原型似乎脱胎于刘汉臣,可故事里的主角儿张筱春,还有最后重新唤起厌世麻木的张筱春儿那一丝活人气息的桃花糕,这一切都那么熟悉。

原以为这一切只存在于祖母讲的故事里,包括那穿湖蓝色大褂儿的清冷疏离的角儿,却不料竟在一出相声剧中高度还原。

在台湾小妹青青改签了机票之际,海外出生长大的法籍华人思莲正从法国飞赴北京。

让思莲不远万里飞赴北京的契机,是她翻墙国内视频网站看到一档喜剧类节目里,一个穿桔色大褂儿的男子,唱着“桃叶儿尖上尖,柳叶儿就遮满了天……”缓缓走出。"333212"这个旋律,思莲再熟悉不过,小时候,父亲会用钢琴弹奏出来做她的摇篮曲,只是她从不知道,原来这旋律还有歌词,更不知道这旋律来自她们家族的故土,而不是法国的民歌。这个旋律叫做《探清水河》,民国时的小曲儿,旋律基本走向与脱胎于时调《无锡景》的江南小调《秦淮景》,以及北方小调《照花台》大体相同,一度沦为窑调儿,后传到关外以二人转的形式流传,2010年经某相声团体班主整理重新问世,该班主儿徒于2015年又改编成民谣版。

2018年的春末,已在北京停留数月的思莲和青青互不相识,各自的家族秘密仍有待追寻,但是,那位穿大褂唱小曲儿、京剧、说相声的“角儿",曾经和正在经历的一切,正牵动着她们的心,她们已经能随口唱起《探清水河》,甚至跟唱几句太平歌词《白蛇传》,她们有幸,在现场听到了《秦淮景》。

2018年的春天,青青似乎能够体会当年祖母在台下盯着张筱春傻乐的心境,青青的祖母,叫做毓贞。

2018年的春天,思莲似乎窥探到当年收养她祖父的那位佟先生身上的秘密,她法律上的曾祖父,姓佟,思莲全名,佟思莲。

[夏之梦]

混乱的大时代,小人物的生死微不足道,更没有人关心小儿女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

1927年初夏的傍晚,佟小六轻快的走在去师兄家的路上,看着清水河畔晚风中拂动的柳枝,随口哼起来”桃叶儿尖上尖,柳叶儿就遮满了天……有一个松老三“哼到此,心中忽地打起鼓来,要是让大莲儿知道自己新编的小曲儿提了松老三,怕是自己再吃不到她亲手做的桃花糕了。

大莲儿,几个月前雨中贸然跟他打招呼的那个小妞儿,已经悄然走进他的生活。

只是隔三差五隔着院墙叫他几句”小六哥“,偶尔塞给他一包茶叶,一手绢兜住的桑椹或樱桃, 还有今天正揣在他怀中的几块桃花糕,已足够让这个从小学艺四处漂泊的唱曲儿艺人,感受生活的温情和美好。

美中不足的是,一到师兄家,看着小侄子眼巴巴望着他的期待的眼神,就不得不缴械交出全部的桃花糕。

佟小六的师兄是远近闻名的三弦琴师,独子小春儿本应拜佟小六为师学习鼓曲,却痴迷于京戏,师兄托了不少人情,终于有戏班愿意收小春了。佟小六深知少小离家学艺之苦,对于这个马上要离家学戏的小侄子,有求必应。

比如,这还冒着热气的桃花糕,自己一口都舍不得吃,全部给了小春。

再比如,明天下午,带小春去看看那位做桃花糕的漂亮姐姐。

第二日,小春被佟小六牵着,陪那位漂亮姐姐去帮小姐妹准备嫁妆 ,那个会养蚕,不漂亮的姐姐乌鸦变凤凰被大户人家的老爷选做填房让兰靛厂各户有女儿的人家都羡慕不已。

看过”漂亮姐姐'后的小春,再次见到差一点就做了他师父的六叔时,是他去戏班的前一天。仲夏的正午,他顶着毒辣的日头去茶馆找六叔,邀六叔晚上来家陪爹爹喝几杯。

快走到茶馆时,小春看到他向来神采奕奕的六叔,如同被晒蔫了一般,木呆呆立在开烟馆的松老三家门外,一动不动,而地上散落着封着红纸的礼包。

多年后小春才知道,那一天,六叔去松老三家提亲了。

只是小春永远不知道,佟小六在松老三家里,遭遇了怎样的羞辱。

这羞辱,看到眼里而疼在心中的,世间只大莲一人。

夏末秋初的一天,大莲做了她人生最无悔的一个决定,三更时分,把爬墙而入的六哥哥拉进了房门。

同一天,日趋消瘦的佟小六,向他的莲儿,做出了他一生没有兑现的承诺:大莲儿,等我赚够了钱,我带你走,我们回天津,我唱曲儿养活你。

1943年的夏天说来就来,关家二格格和三格格共同发现了一个秘密。她们不爱打扮的小妹,会忽的穿上粉色连衣裙 ,提着一篮子桃花糕去北海公园划船,她们对宅门消遣活动不敢兴趣的小妹,会来了兴致穿上秋香色的旗袍陪着阿玛去看戏。

小妹突然像变了一个人,她们那粗心的阿玛并不在意,她们那任劳任怨操持家务的继母忙着做当家主母,也只是觉得小女儿长大了,知道打扮了而已。

只有二格格和三格格敏锐的捕捉到,小妹的这些转变,一定和张筱春张老板有关。

关家小格格加入名媛贵妇捧角儿的行列本不稀奇,但是只捧张晓春一个人,这份心思让二格格和三格格都接收到危险的信号。

二格格唱戏,三格格听戏,都只是消遣,她们见过听过太多梨园行的绯闻秘事。小妹还小,从来不会细想,冷心冷面,一个金戒指都不捡的张筱春,怎么会总是把笑容展露给她这个什么都不懂喊好都怯生生的小丫头?无情无义,连给他做了多年桃花糕换最后把自己卖了换来他自由身的小师妹都没有让他动情的张筱春,自家小妹跟母亲撒娇讨来的私传桃花糕怎么就让他吃着上了瘾?

这样的一个男人接近她们涉世未深的小妹是什么用意?

毓贞丝毫没有察觉,二姐和三姐为她操碎了心,她只知道,外人印象中不善言辞的张老板,会很自然的跟她聊天,告诉她关于桃花糕的小秘密:他学戏之前,最喜欢吃一位漂亮姐姐做的桃花糕,学戏之后,每逢挨打受罚,他都会想念六叔带来的漂亮姐姐做的桃花糕,只是他再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桃花糕,小师妹总是想方设法给他找各家店做的桃花糕,后来还自己学着做,可是他越来越不爱吃桃花糕,直到小师妹把自己卖去南方前在大牢里给他送的最后一次桃花糕,他才重新回忆起最初吃桃花糕的味道,虽然小师妹做的依然不是那个味。

毓贞心里藏着好多张老板的秘密,比如在北海公园的船上,张老板居然用戏腔哼起一个叫《探清水河》的小曲儿,娓娓道来小曲儿背后动人的故事,并且极其认真地跟她说:《探清水河》本不是窑调,佟小六曲艺造诣颇深,融会了南北方小曲儿小调最动听的旋律,谱写了他和大莲的故事。张筱春终究没有对毓贞说出秘密的全部:毓贞母亲做的桃花糕,和他幼时吃到的,味道极为相近;佟小六,正是他的六叔;本来心灰意冷不想再登台的他,听说关府的小格格过生日要请堂会,他毫不犹豫就去了,为当年的漂亮姐姐,也为他的六叔。

2018年的夏天,青青和思莲都被始于七夕前夜的一场票房风波虐得哭干了眼泪。她们看一个男孩子以一己之力撑起一片天,拖着伤病之躯连轴转,哭着唱我爱我家,露出肿胀紫红的小腿,在重生之日用太平歌词攒底儿回馈观众。

青青上一次这样哭的伤心欲绝,还是祖母去世的那个夏天,祖母似乎感受到生命即将走到终点,总是把她揽在怀里,给她唱《绿岛小夜曲》“这绿岛,像一只船,在月夜里摇啊摇……”抚摸着她的额头说:记得长大回北京。久而久之,绿岛小夜曲第一句的旋律,在青青的印象中,和“毓贞对我说记得长大回北京”这句话重合了。

毓贞对青青说,记得长大回北京,青青的二姨奶奶,三姨奶奶都住在北京。

1948年毓贞随未婚夫去了台湾,再未见过当时留在北京的二姐、三姐。

毓贞不知道,二姐毓芬病逝于70年代,爱戏的毓芬临终前还唱着苏三起解,唱着今日痛饮庆功酒……

三姐毓馨于1980年移民海外,但最小的女儿和外孙女留在了北京。

也许,毓馨也会对自己的孙子孙女说:记得长大回北京,你姑姑和小妹妹还在北京。

这一切,都只能由青青在毓贞的坟前一一讲述了。

青青想给祖母和她的姐姐们写首歌,交待毓芬、毓馨、毓贞三人的命运,歌名就叫作《毓贞》,歌中的毓贞,不再单单是她的祖母,还是她二姨奶奶、三姨奶奶,是千千万万思念故土的华人的代称。

青青知道,一首作品,后世的解读终究再难以复原作者的心境。

比如探清水河背后的故事。

流传最广的版本,也就是按字面意思解读,佟小六和大莲私定终身,被大莲父亲松老三发现丑事后羞愧投河双双殉情。

后世演绎的版本,也无非是加上个强抢民女的军阀。

思莲却从她父亲的口中,终于问出了更真实的版本。让她诧异的是,她在网上找尽资源终于看到的那出传说中的小封箱相声剧,竟和曾祖父传下来的故事出奇的一致。

故事远比小曲儿要复杂的多。

军阀李大彪为占有资色出众的大莲,设套逼松老三夫妻在破产和将大莲嫁与军阀傻儿子间进行选择,草菅多条人命,大莲本约小六私奔,却在军阀的淫威下无奈穿嫁衣投河,小六亦追随大莲而去,军阀给苦命的鸳鸯安了个败坏门风羞愧自尽的罪名而结案。

这一版本,和思莲曾祖父传下来的故事,除了结局有细微的差别,几乎一模一样。

差别就在于,思莲的曾祖父,1927年冬天由天津坐船去香港,又于1935年在法国定居,终身未娶,收养了华人孤儿,临终前唯一的遗嘱,就是希望养子的第一位女性后代取名思莲,佟思莲。

[秋之雨]

1927年,秋雨下连绵,霜降清水河。

后世只知道,一对多情人双双跳了河,不再去想他们是不是败坏门风,更不知道所谓的事情败露羞愧跳河,不过是军阀李大彪掩饰自己罪行而将污言秽语用到一对儿苦命鸳鸯身上。

事发后带着细软逃离的松老三两口子只知道,佟小六子把他们家不知羞耻的丫头祸害了,这死丫头宁死也不嫁李大彪的傻儿子,好在李大彪之前做套让他们偿还的债务一笔勾销,却不知道,李大彪不过是用傻儿子做幌子意图自己霸占大莲,更不知道,大莲投河的那夜,本来是她和小六相约私奔的那一天。

李大彪看到被打捞上来的佟小六,“尸体”被他的师兄拉走,被打捞上来的大莲,“尸体”被关家宅门的新太太抱走,他并不关心他们是不是真死了,就算没死,被定性为通奸羞愧而寻短见,也无脸再活在世上。他需要关心的是,他那三天前见过大莲一面就迷了心窍的傻儿子,从此由傻转癫,由人见人嫌的傻子,变成了人见人躲的疯子。

跳河以前,佟小六只知道,五天前大莲说新来的军阀李大彪不是什么好东西,三天前大莲说小六哥哥你要么忘了我,要么抓紧时间带我走,一天前二人约下三更时分,清水河见。不知道李大彪的傻儿子闹着要娶大莲,更不知道李大彪在烟馆发淫威连伤无辜,打死数人。更没料到,他等来的不是活蹦乱跳的大莲,而是水中漂浮的尸体,而投河时的大莲,已怀有身孕。

大莲知道,除了投河,自己已别无选择,只是,她没料到,自己没有命丧于秋天的河水里,而是命丧于次年春天的难产。对她来说,早一天走,晚一天走,又有什么关系,听救了她的好姐姐说,小六哥哥也随她投了河。她只希望自己的好姐姐,能够把她和小六哥哥的女儿,养大成人。

关家宅门的新太太,请自己有文化的丈夫,给莲妹妹的女儿命名毓贞,钟灵毓秀,坚贞不屈,如莲花般出淤泥而不染冰清玉洁,如春苗般孕育希望和美好。佟小六和大莲的那段往事,她是为数不多的知情人,只是连她也不知,毓贞的亲生父亲,尚苟活于世。

小春爹或许什么都知道,但是有什么用?他联系不到不知飘零何方的佟小六。被救回一条命来如行尸走肉般生活的佟小六,自27年冬在塘沽港和小春爹分别后,就蒸发于人间。小春爹只能告诫自己那越来越有成角儿趋势的儿子:千万不要做第二个佟小六。

千万不要做第二个佟小六。这是张筱春年纪轻轻就冷面冷心无情无义的原因所在。

小时候他似懂非懂。

但随着年岁增长,随着从戏文里接触情爱,佟小六和松莲之间的故事,他已懂了十之八九。

如何不做第二个佟小六?

1943年秋天,张筱春心中有了决策。

当初答应去关府唱堂会,是一时冲动,他想去替六叔看看,佟家的小格格出落成什么样子。

因了小格格往嘴里塞的那块桃花糕,他终究没忍住而和小格格开始接触。他本想旁敲侧击让小格格了解当年的佟小六和松莲是怎样的人,可看到关家上下对小格格的宠爱呵护,就打消了让小格格知道秘密的念头。

从春到夏再到秋,他说不清自己对小格格是什么样的情感。是因为对六叔和漂亮姐姐的美好回忆产生了亲切感?还对本应是自己小师妹的小格格有了兄长般的关爱之情?是把对戏班那位小师妹的愧疚之心用小格格代偿?还是对那梳着麻花辫儿的毓贞,有了六叔当年对大莲的悸动之心。

在他还没有看清自己的感情前,他就看清了自己这些情感可能给小格格带来的伤害,更看清了佟家上上下下又决绝又基于关爱而把小格格从始至终保护起来的处事手段。

温婉的二格格,不愿给阿玛和继母添忧,耐心的旁敲侧击让小格格收心,并开始让梨园行的朋友们替张筱春物色妻子。

凌厉的三格格,私下把张筱春查个底掉,无意中知道了继母的秘密和小格格的身世,急忙和自己的阿玛密谈。

难得糊涂的关家大爷,只是云淡风轻的跟自己的小女儿说,打算送她去金陵的女校读书,见识见识南方的风土人情。

不显山不露水的关太太,带着桃花糕找到了张筱春,只说了几句话:我的桃花糕终究做不出莲妹的滋味,可是我答应过她,要给她的女儿做一辈子的桃花糕,我还答应过她,绝不会让毓贞做第二个松莲。张老板,如果你不爱她,我请您及时高抬贵手,如果你爱她,请您为了她好而远离她,我替她的亲生母亲求您,一辈子守住她身世的秘密。

宅门的格格,终究和戏子之间,隔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毓贞不知道,自己带着失落去南京上学前在北海公园和张筱春告别,竟是此生最后一次相见。所以,她会在多年后嘱咐自己的孙女儿青青,记得长大回北京,去北海公园看看,那里有人曾划船唱歌给她听。

她更不知道,自己的阿玛,母亲,姐姐,还有自1943年秋天永久封箱下落不明的张筱春,共同守住了怎样的秘密。

封箱后的张筱春,是在北京隐居了?还是回了天津?还是移居南京秦淮河畔?留给后人猜想。

2018年秋天,"卿卿"和'莲奶奶"终于成功面基,她们聊过天,熬过鹰,打过榜,流过泪,抢过票,和黑子昏天黑地的撕过。

卿卿和莲奶奶都只是网名。

卿卿真名青青,她已经联系音乐圈的朋友,为《毓贞》整理词曲,她知道,将来会有更多的卿卿,让毓贞在世界各地奏响。

莲奶奶真名思莲,她尝试着将《探清水河》翻译成法语,她知道,已经有不少莲奶奶,把清水河的故事翻译成英文、韩文,让“桃叶尖上尖”被各国语言唱出。

毓贞最后知不知道自己的生父姓佟?知不知道有幸吃过她生母做的桃花糕的,正是她日思夜想的张筱春?已经不重要了。

张筱春最后隐居在何方,有没有留下后人,也不重要了。

也许,在看不见的另一个世界,佟小六,松莲,毓贞,张筱春,这一家人终于团圆。大莲儿为丈夫和女儿特意做了桃花糕,结果,佟小六和毓贞都悄悄塞给了张筱春,气得大莲对准姑爷横挑鼻子竖挑眼。

这个在每一户家庭都能可上演的闹剧,对那四位如浮萍般飘零的生命来说,怕是人间最大的喜剧。

青青和思莲,破译了多少家族秘密,已经不重要了。

台上那色艺双绝的天选之子,究竟是张筱春的后人,还是佟小六转世,还是只是天赋奇才的他自己,也不重要了。

青青不必和思莲认亲,除了敖鹰之情,她们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大莲对佟小六的心思,毓贞对张筱春的心思,是不是青青和思莲对如今独领风骚的那位的心思?

是,又不是。

欣赏美喜欢美,是人的本能。

但卿卿和思莲知道,没有关系就是她们和她们的国风美少年之间最好的关系。

他是天上星,她们只是路人甲乙丙丁。

如果大莲不曾走进佟小六的生活,毓贞不曾闯进张筱春的心扉。

也许历史中又多出两位宗师级艺术家。

她们不对眼前人的未来做什么预设,但希望尽其所能伴君前行,不让佟小六的悲剧和张筱春的遗憾重演。

他会有他的娇妻爱子,她们会有她们各自的生活。一想到每天成几何倍数新增的女友粉和亲妈粉,让她们又多了许多的“情敌”和“婆婆”,就不会再存任何非分之想。

那皎皎的明月,就是如此真实又遥不可及,彼此共天地,便能拥有这美丽的世界。

“这才是人生难预料,不想团圆在今朝”

台上台下的大合唱,就是一切故事最好的结局。

后记

故事灵感:传统民间故事《白蛇传》、德云八队小封箱相声剧《探清水河》、北京小曲儿《探清水河》、欢乐喜剧人第四季总决赛相声剧《桃花开,月未圆》、叶广岑小说《采桑子》、李健歌曲〈心升明月〉、张云雷歌曲〈毓贞〉

叙事结构受启发作品:霍达〈穆斯林的葬礼〉、赖生川相声剧〈暗恋桃花源〉、东野圭吾〈新参者〉、张云雷、杨九郎相声〈他〉(说他不见他)

——作者:约雪

图来自网络 侵删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