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寻麻麻
家庭阅读指导、幼小衔接全域规划,用科学的策略打造孩子终生受益的学习力
这段时间大家都在备战期末考吧,这场关系到过年质量的战役看起来是考娃,实际检验的,是爹妈的心理承受能力,各位陪读爸妈辛苦啦。:)
不瞒你们说,作为备战妈妈中的一员,为助娃一臂之力,我也看了不少模拟卷。研究语文卷时我发现, 识字量对小学娃的做题效率和准确度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基础题里很多要求组词的生字,都是课本生字表里没有的。阅读题就更是了,一篇阅读短文里涵盖了不少课外字词,虽然生字有注音,但我算了算,如果孩子大部分字都需要借助拼音拼读的话,耗费的时间就多了去了,到最后很可能连题都做不完。
我不禁暗自庆幸,还好千寻学龄前已经熟练掌握了大量汉字,否则考起试来,也会挫败感十足。
而回想我们的识字之路,并无诀窍,除了在生活中建立实物、语音和字的联系,就是借助阅读大量识字。
生活中识字和指读识字我之前都分享过,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如何通过掌握高频字,迅速提升识字量。趁周末有时间,我把之前陪千寻读过,效果比较好的高频字绘本也都梳理了一次,整理出了一份 学龄前高频字书单,觉得孩子识字量不足,想趁寒假补补的家长,可以用上了。
01
高频字对孩子识字的帮助
高频字,顾名思义就是出现频率高的汉字。按照咱们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规定, 整个小学阶段,孩子需要掌握3000个汉字,而在第一学段(1~2年级),需要认识常用高频汉字1600个左右。
在教千寻识字的过程中我就体会到了,掌握高频字对孩子识字量的提升帮助非常大。因为高频字出现频率高,它能和很多生字一起组成不同的词语,孩子只要认识了一个高频字,就可以根据这个字猜测其它字,不仅利于学习新字,也巩固了高频字的应用。
比如,孩子学会了“个”,在日常使用中理解了“个”的含义,当书中出现“1个、2个、个数”等组词时,他很快就能Get到。
在儿童阅读规律研究中,这种自主分析能力被视为关联性识字的关键,也是儿童自主阅读的基础。
如何挑出高频字呢?
大家都知道,网上有很多高频字表和高频识字卡。
但只用字表和识字卡,孩子容易觉得枯燥,而且字表和识字卡里的字都是单独出现的,缺乏语境,这让孩子的语言学习显得过于单一,仅仅认识了字,没有延伸语感和应用上的练习。
亲身经历告诉我,带孩子学习高频字的最好方式,还是阅读为主,字卡为辅。
原因有二:
一是绘本阅读提供了丰富有趣的语言环境,孩子接受度高。接受度高,学习效果就好,而且因为有语境,学得更多元。
二是 对低龄孩子来说,高频字不仅仅是书面出现频率高的字,还应该是他们日常生活中能接触、用到的字,这样才会学以致用、举一反三,最终形成长期记忆。绘本主题起到了筛选作用,比如《我爱洗澡》这本书,里面出现了很多和洗澡有关的字词,孩子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洗澡,学后马上能用,能感受到,识字效率就大大提高了!
02
高频字书单
接下来,千妈就把整理过的高频字书单送给大家,因为篇幅有限,这份书单不是最全的,但我想,趁假期这段时间陪孩子读一读,掌握一些常用的高频字,还是很合适滴。
《我和你》
(图片来源于当当网)
作者:吉纳维芙.科特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适读年龄:2-6岁
一句话推荐:
学会自我认知有关的高频字词
“
千妈导读: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自我认知故事。
小白兔和小粉猪是好朋友,两个好朋友把自己打扮成对方的模样。当他们发现“你看起来就像我,我看起来就像你”,但“我还是比较喜欢原来的你”时,终于了解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2-6岁,正是孩子好奇自己与他人的相似和不同处,自我认知萌芽的阶段。借由故事中小白兔和小粉猪的观察,可以引导孩子学习与自我认知相关的高频字词:
我、你
身体部位的名词--耳朵、尾巴、鼻子、脚指头(可延伸出更多身体部位,眼睛、嘴巴、屁股、手、腿等)
形容词--长和短、大和小、松软和结实(可延伸出更多反义词,比如高和矮,胖和瘦等)
读完后,可以跟孩子一起玩“我和你”的游戏,让孩子指自己身体的部位并讲出来(有字卡的此时可辅助使用,没有字卡的,家长可以自己写出来。比如孩子讲到“眼睛”,你可以在纸上写出“眼睛”的汉字,让孩子看到);观察妈妈和自己的不同,练习运用形容词,比如,妈妈个子高,我的个子矮,妈妈的手指长,我的手指短......
”
《凯,能行!》
作者:埃蒂特.施莱本.维克 出版社: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适读年龄:3-6岁
一句话推荐:
学会生活类高频字词
“
千妈导读:
这是一本帮孩子建立自信心的魔法绘本。
名叫凯的小男孩经常做错事,他走路的时候会摔跤,穿衣服也颠三倒四的,因此总是被妈妈批评。在凯感到自卑的时候,出现了一只神秘的大灰猫。它鼓励了凯,在凯每有一次进步时就夸奖他……渐渐地,凯发现自己并不是那么糟糕。
故事里,凯遇到的麻烦事,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的成长过程。“ 穿衣、吃饭、走路”,十分贴近小朋友的日常,千寻通过这个故事,学会了很多生活类的高频字词:
吃、吃早餐、果酱、杯子。(可延伸出更多与吃饭相关的字词,比如盘子、菜、牛奶、面包等)
内衣、长筒袜、牛仔裤、毛衣、夹克、睡衣、围巾、手套、帽子、皮靴、拖鞋。(可延伸出更多与服饰相关的字词,比如裙子、运动鞋等)
......
”
《我爱洗澡》
作者:林明子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适读年龄:3-6岁
一句话推荐:
学会与洗澡有关的高频字词
“
千妈导读:
一部让孩子爱上洗澡的想象力杰作,曾获得日本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美术奖。
小男孩阿真的洗澡经历可不同寻常,大海龟、企鹅甚至鲸鱼都莫名其妙地出现在了浴室里,阿真和大伙儿一起洗了个热热闹闹的澡。
洗澡是孩子几乎每天都会做的事,书中场景就是孩子的真实写照。我观察过千寻洗澡,各种小玩偶在浴缸上摆成一排,口中念念有词,俨然沉浸在另一个幻想世界里。
因为契合所以热爱,是这本书吸引孩子的秘密。反复阅读中,孩子学会了与洗澡相关的高频字词:
洗、洗澡(还可以洗什么呢?引导孩子想一想,组不同的词)
浴室、浴缸、毛巾、肥皂、香皂、淋浴......
还有一些形容词和拟声词---热气腾腾、哗啦、啪嗒......
”
《红色最棒》
作者:凯西.斯蒂森 出版社:21世纪出版社
适读年龄:3-6岁
一句话推荐:
学会颜色相关的高频字词
“
千妈导读:
凯利只喜欢红色,她喜欢她的红袜子、红夹克......一切红色的东西。可凯利的妈妈总是想让凯利用其它颜色的东西。类似的场景是不是也曾出现在你的生活中呢?孩子会执着于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细节,而大人总是执着于改变他们......
颜色认知的绘本有很多,我独独偏爱这一本,因为喜欢它简洁明快的插画风格,底色干净,文字介绍中的颜色就会很突出,孩子很容易辨识。 千寻通过这个故事,学习了很多和颜色有关的高频字词:
红、白、蓝、棕、黄、绿、粉、橙......
同时,绘本中出现了很多与服饰有关的词汇,相当于将前面推荐的《凯,能行!》中的服饰词汇又复习了一次,加深了记忆。
读完后,可以和孩子玩“颜色认知”的小游戏:
准备一些颜色词汇的字卡、白色A4纸、水彩笔或马克笔,大人用不同颜色的笔随便画一样东西,鼓励孩子找出和颜色匹配的字卡。
”
《菲菲生气了》
作者:莫莉·卞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适读年龄:3-6岁
一句话推荐:
学会与动作相关的高频字词
“
千妈导读:
“小时候,每当我气极了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像是座一触即发的火山。那种想要爆发、即将爆发、又怕爆发的状态,是一种很可怕的感觉!”作者莫莉·卞在回忆自己童年经验时这么说。基于这样的回忆,她创作出这本书,希望帮助每个孩子完成成长中最难学习的一课:如何控制及处理情绪。
这本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是在一次国际小学的绘本课上,老师用它教孩子动词,孩子们在演绎生气场景的同时,认识和掌握了不少常用动词。
小朋友都有过发脾气的时候,菲菲生气时做出的踢、打、尖叫等动作,他们感同身受,借助故事的语境,很快就能学会并掌握这些高频动词:
抓、踢、打、尖叫、砸、咆哮、跑、爬……
读后,还可以玩玩“情绪小怪兽”的游戏,由孩子扮演情绪小怪兽,生气时会做出什么动作,高兴时又会做出什么动作……孩子做出动作的同时,我们要给出匹配的字卡或写出匹配的字。
这个过程,不只对孩子认识和运用常用动词很有帮助,还能帮助他们了解情绪,进而学会管理情绪。
”
《幼儿园的一天》
作者:萨米尔.瑟努斯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适读年龄:3-6岁
一句话推荐:
学会动物类和幼儿园日常生活高频字词
“
千妈导读:
想象一下,如果动物宝宝们也上幼儿园,会发生怎样千奇百怪的趣事呢?蜗牛宝宝拖拖拉拉,萤火虫宝宝从不肯睡午觉,鳄鱼宝宝流眼泪因为好想妈妈……
这本书是千寻四岁时的最爱,反反复复读了很多遍。 书里出现了不少动物词汇,故事内容又契合了她熟悉的幼儿园生活,是学习动物类和幼儿园日常生活类高频字词的好助手:
蜗牛、穿山甲、鳄鱼、萤火虫、火烈鸟、树懒、单峰驼、鹈鹕
上学、放学、书包、老师、幼儿园、吃饭、午觉、铃声
坐、学、画画、手工、唱歌、积木、舞蹈
……
”
《大大的熊 小小的椅子》
作者:利兹.博伊德 出版社:接力出版社
适读年龄:2-5岁
一句话推荐:
学会相对概念的高频字词
“
千妈导读:
这是一本教孩子大小概念的认知书,曾荣获《纽约时报》儿童图画书奖,作者采撷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大”和“小”,以新奇有趣的方式呈现在同一幅画面中。
第一次在书店看到,我就被它的插画吸引了,黑白灰+耀眼的红,极具设计感的“剪纸”画法,营造出了清新简洁地视觉美感。
刚开始,买来是为了培养孩子美感,共读几次后我发现,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此。 它还可以用来引导孩子学习“相对概念”,掌握相反高频字词,甚至可以用来鼓励孩子自己创编故事!因为书中每一页,都包含了启发性词语,开放式结尾。
大大的山,小小的野餐布
大大的梯子,小小的乌龟
谁在大大的山留下小小的野餐布?小小的乌龟在看什么迷你的书?
……
读完故事后,我们可以和孩子延伸一些类似的相反字词,比如:
高、矮(模仿绘本中的句式,练习造句:高高的楼房,矮矮的我)
胖、瘦(胖胖的爸爸,瘦瘦的妈妈)
长、短(长长的尺子,短短的铅笔)
多、少(我盘子里的菜很多,爸爸盘子里的菜很少)
轻、重(轻轻的小兔子,重重的大狮子)
……
”
《用什么做的呀?》
作者:大森裕子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适读年龄:2-6岁
一句话推荐:
学会与食物有关的高频字词
“
千妈导读:
与“吃”有关的食育绘本,总是对孩子们吸引力十足!这本书内容丰富又有趣,孩子收获的不仅仅是“吃”,还有对自然的崇敬之心、各种实用的生活经验和满满的幸福感。
作为吃货妈妈,我真的好喜欢-好喜欢这本书,作为吃货女儿,千寻也好喜欢-好喜欢这本书。
书里几乎囊括了孩子平时常吃的所有食物,有鸡蛋、蔬菜、面条、汉堡包、饺子等等,阅读的过程中,结合真实的生活体验,孩子不知不觉就学会了很多与食物相关的高频字词。
而且故事里不只有美食,还有美食制作的详细图解过程,读完后,趁假期和孩子挑选一两样简单易操作的来实践,也是不错的动手操作练习。
”
《餐具总动员》
作者:植垣步子 出版社:连环画出版社
适读年龄:4-6岁
一句话推荐:
学会和餐具有关的高频字词
“
千妈导读:
前面推荐了与食物有关的绘本,接着再推荐一本与餐具有关的绘本。餐具也是小朋友日常能看见、观察到的物体,所以轻松就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这本书里的餐具们都拟人化了,表情各异,内心戏相当丰富,特别适合4岁左右的孩子锻炼观察力和理解力。
借助这个故事,千寻学会了好多与餐具有关的高频词,这个过程中,我还加入了动词、形容词和她玩造句游戏,一番延伸下来,更多常用词汇便熟记于心。
”
《前面还有什么车》
作者:哲也 出版社: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适读年龄:3-6岁
一句话推荐:
学会与交通工具有关的高频字词
“
千妈导读:
这本书可能会成为孩子出门必带的书。
堵车了,在车里的时间好无聊啊,满眼看到的除了车,还是车。爸爸开始给儿子说看到的各种车:公交车、出租车、校车、吉普车、婚车,消防车、救护车、献血车、垃圾车……
开车带小朋友出去,这个经历太日常了,家长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也问问孩子:“前面还有什么车?”让路途变得有趣起来。
书中出现了很多高频词--
有各种车的名字:公交车、出租车、校车、消防车、婚车、吉普车、救护车……
还有和交通标志相关的:路障、单行道、路标……
后面孩子放飞想象力描绘的车里,还涉及到了动物的名称(猩猩、鹿、象、鱼等等)和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高跟鞋、汉堡、冰淇淋、咖啡等等)
以及一些描述车子的形容词:圆圆的、黄黄的、漂亮的、花花绿绿的……
”
《千变万化的手》
作者:喜多村惠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适读年龄:2-6岁
一句话推荐:
学会常用高频动词
“
千妈导读:
这本书是日本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英国鹅妈妈奖、英国国家艺术图书馆图画书奖得主喜多村惠的代表作。
每个人都有一双手,那么可爱的小手能做些什么呢?本书一一为大家展示。它能做各种各样的事,能推、能拉、能挠痒痒,也能摸……手真是无所不能啊。
这本书虽然文字少,但互动性很强,2岁多的孩子就可以尝试阅读。千寻读的时候,会主动去模仿书中的各种动作。
手势动作有助于记忆,孩子在比划中很轻松地记住这些高频动词:
推、拉、挠、摸、指、走……
”
最后,千妈想特别说明的是:
虽然阅读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孩子提升识字能力,但我们必须认识到一个逻辑,识字只是阅读衍生出的副产品,而不是阅读的最终目的。
通过亲子共读产生的识字量,首先应该源自孩子对故事内容的渴望。所以,我挑出的这些高频字词绘本,都是确认孩子读过且很喜欢的。
在陪千寻读的过程中,我也会特别注意保持顺其自然地氛围,和她玩一些辅助的亲子游戏,就是为了让“阅读”与“识字”形成良性的循环,帮助她水到渠成地识字,而不是为识字去读书。
也希望大家在使用这份高频字词书单时,以阅读为主识字为辅,淡化目的,多多享受亲子共读本身的乐趣。
就像“绘本之父”松居直先生说的那样:
“把孩子抱在膝上,念图画书给他听,是非常有意义的事。这时,大人与孩子有肌肤的接触,有语言的交流,有心灵的沟通,幼儿全身,甚至全心,都能感觉到牢牢拥抱自己的‘那个人’。”
一群行走在中美两地的家长
♥分享
地道的美式教育资源
靠谱的育儿经验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