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薪60W,浑身没有超过100块的衣服:存钱,才是最顶级的自律
你的付出变得廉价,从无原则和底线的讨好开始。
作者:花朵之蓝(富书专栏作者),转载请加微信fushujr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富书主播楚翘朗读音频
插曲:David Hicken-《Faylinn》
你是否从来不会拒绝朋友提出的要求,因为害怕自己让朋友失望?
你是否会委屈求全,花尽心思去取悦另一半?
你是否会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谨言慎行,怕得不到别人的认可?
你是否常常把“没关系、都可以,你喜欢就好”挂在嘴边?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为了让自己更加“八面玲珑”,在人际关系中如鱼得水,我们给自己戴上一张叫“讨好”的面具,努力去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
但是正如毕淑敏所说:“我们的生命,不是因为讨别人喜欢而存在的。”
不用讨好、无需逢迎,彼此尊重的关系才相处不累,最为舒服。
讨好别人
是一场高成本的内耗
临下班前,同事张姐递给小琳一个包裹:
“你顺路,帮我送到老地方哈,今天一定要送到,急用呢!”
小琳张张嘴想说什么,但最后还是笑眯眯地点了点头。从张姐得知小琳和她的母亲都住在同一条街的时候,她就隔三岔五让小琳帮忙捎东西。
但其实小琳一个月前就搬了家,每一次为了帮张姐送东西,她都得绕很多路,多花上大半个钟。
有一次,小琳借故婉拒,但碰上张姐失望的眼神,内心立马被愧疚感填满了。从那以后,她对谁都是有求必应了,“不”字从来不敢说出口。
小琳常常安慰自己:“ 没关系的,我乐于助人,大家都喜欢我,牺牲一点点换来人缘好,关系和谐不是更值得吗?”
但个中的疲惫和纠结只有小琳自己知道。
在生活中,有一种人活得特别累,在心理学上被称为 讨好型人格,他们会一味讨好他人而忽视自己的感受。
他们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主动把自己放到低人一等的位置,习惯性隐藏自己的喜好,消耗了大量的心力和精力去满足别人对自己的期待和需求。
取悦是一场高成本的内耗,每次费尽心力去讨好别人其实都是在给自己施暴。
想起蔡康永曾经说过:“所谓的高情商不是迎合别人,而是关注自己。”
高情商的人不会把自己压抑到没脾气,也不会永远对人笑眯眯。
委屈自己迁就别人,不关注内心深处的情感需求,把自己搞到劳心劳力,不是在给自己施暴吗?
靠讨好来维护的关系
注定不能长久
在日剧《凪的新生活》中,女主凪就是一个典型的讨好型人格。
在领导生气发火时,她会主动揽下并不是自己犯的错误;
朋友把自己拍得很难看,她也不好意思提出来而是默默地看着别人发到INS上面,还去点了赞;
男朋友随口说喜欢直发,她就每天早上趁男友睡着偷偷起来把头发烫直……
原以为处处与人为善,大家都会喜欢自己,可结果呢?
她无意中看到朋友的手机,以为关系要好的闺蜜几人,却有着除了她在的小群组。
她们在这个小群组疯狂吐槽凪,说实在和她玩不来,只是她太好用,还说绝对不要成为小凪一样的人。就连她的男朋友也和同事吐槽自己小气又无趣。
凪一直在努力讨好别人,换来的却不是同等的尊重,只是别人更深的厌恶。表面和谐的关系其实不堪一击。
原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是靠附和、讨好来经营维系的,那注定是不能长久的。
无原则和底线的讨好,只会让你的付出变得很廉价,更难以赢得对方的尊重。
作家苏岑曾说:“真正好的感情,就是不费力。不需要刻意讨好、努力经营,两个人已是顺其自然的舒服。如果一段感情、一个人,得让你耗费巨大精力来取悦,这已注定不是能陪你到最后的缘分了。”
所有靠讨好赢来的关系都不会是健康稳定的关系,越是需要费力维持的感情,越是脆弱。
与其这样,我们为什么还要把自己伪装成人人都喜欢的样子呢?
余生不长,不讨好、不谄媚,慢慢去筛掉那些费力的关系吧。
最后能留下来的就一定是,发自内心接纳和欣赏你,愿意一辈子陪你走下去的人。
人与人之间
最好的相处模式是舒服
年轻的时候我们总会绞尽脑汁地维持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等到年纪渐渐大了,才明白人与人之间最好的相处模式其实就是舒服。
特别欣赏《小欢喜》里方圆对待朋友的方式。
他的朋友乔卫东有钱,但是当方圆遭遇金钱危机的时候,他宁愿去卖房子解决,也没有找乔卫东借一分钱。
两个人几十年老朋友了,方圆并没有因为对方有钱而高看他一眼。
而曾经不如自己的发小成为了季区长,方圆也没觉得有什么了不起的,更没必要对对方卑躬屈膝。
相反这三个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常常聚在一起吃火锅,谈心事,畅所欲言。
我不羡慕你的财富,你不妒忌他的地位,彼此之间都能坦诚相待,怎么相处都开心,怎么聊天都舒服。
Papi酱参加综艺节目的时候曾经被问,和老公的收入差距有多少?
“假如说他挣100,你挣多少?”
当时Papi酱的回答是:“怎么着得有1000吧!”
10倍的差距!事后,Papi酱也很担心的回去问老胡介不介意。老胡反而很奇怪:“有什么好介意的?你说我是0都行。”
Papi酱也坦然,这就是老胡好的地方:“他赚钱多他养你,但他不会看轻你;他赚钱少你养他,但他不会看轻自己。”
无论在爱情还有友情中,这种不卑不亢的心态都很重要,不会因为某一方面比对方短板一点点就露出卑微、谄媚的姿态。
毕竟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就是相处舒服。在一起只是因为三观一致、兴趣相投,聊得来,有默契,而不是要刻意压抑自己去迎合对方。
取悦自己
是终生浪漫的开始
英国诗人王尔德曾说:“爱自己,才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在《奇葩说》节目上,蒋方舟坦言自己曾经也是讨好型人格,尽管少年成名,跑在同龄人前,但是她自然自卑敏感,处处讨好他人。
这种人际关系模式给她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后来她尝试遵循内心,不再讨好任何人后,才变得更加自信快乐。
她说:
每个人都有一个他独特的价值,在他实现这个价值的过程中,他有可能是张牙舞爪的,他有可能显得很笨拙。
但是如果你放弃了追求个人的独特价值,去建造一个被人喜欢的人设的话,那其实是冒了非常大的风险:你吸引来的人,也不是你真正欣赏的人。
真正能够欣赏到你的人,永远欣赏的是你骄傲的样子,而不是你故作谦卑和讨喜的样子。
每个人都有一个他独特的价值,在他实现这个价值的过程中,他有可能是张牙舞爪的,他有可能显得很笨拙。
但是如果你放弃了追求个人的独特价值,去建造一个被人喜欢的人设的话,那其实是冒了非常大的风险:你吸引来的人,也不是你真正欣赏的人。
真正能够欣赏到你的人,永远欣赏的是你骄傲的样子,而不是你故作谦卑和讨喜的样子。
与其绞尽脑汁去讨好别人,不如先取悦自己,遵循内心的真正感受,看到自己身上独特的价值,努力去经营一个更好的自己。
当你力量薄弱时,再多的讨好也换不回重视。相反,当你把自己经营得更强大时,自然会赢得一味讨好所换不来的尊重。
取悦自己是为了让内心的精神世界更加富足,不依赖别人的眼光而活,从而活出独一无二的人生。
懂得取悦自己的人,和别人相处起来更加舒服,因为他们真诚待人,尊重对方,但是有原则有底线,善良中自带锋芒。
真正好的关系不在应付,重在舒服。余生不长,别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那些需要费力讨好的关系上。
我们最期待的不过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对待,没有谦卑、没有巴结,不用防备、不用伪装。
开心了就笑,不开心就过会再笑,简简单单,舒服就好。
公号转载需经授权,并不得用于微信外平台
作者简介:花朵之蓝,富书专栏作者,自由撰稿人,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希望字字铿锵有力,句句掷地有声,带给你温暖和力量,和3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新书《好好生活》正在热销,知乎@富书,微博@富书,本文首发公众号: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ID:FranklinReadingClub)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