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太后一生辉煌,她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后。孝庄太后的一生,辅佐了顺治以及康熙两位帝王,她一生无私,从来没有妄想夺权,甚至为了巩固自己儿子的地位,下嫁给多尔衮。
孝庄太后从科尔沁草原走出,身为一位女子,她却奠定了清朝的根基。身为蒙古最尊贵的女儿,孝庄太后这一生,却没有得到丈夫的爱。她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了政治方面,而她对于康熙的培养,鞠躬尽瘁,令人感动。康熙也十分孝顺自己的祖母,这段祖孙情,在残酷的皇家中,弥足可贵。
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康熙这么孝顺,但是在孝庄太后去世后,为什么康熙迟迟没有将孝庄太后下葬,反而任凭她的尸体存放在宫中37年呢?这其中有什么隐情?
我们总结出了三点原因:
首先,孝庄太后不想惊扰皇太极的神灵。皇太极与孝庄太后的死亡时间相隔四十四年,孝庄太后在生前,便对自己死后与皇太极合葬的事情十分犹豫,因为如果二人死后要合葬,必须得重启昭陵,孝庄太后害怕惊扰到皇太极的神灵,所以迟迟未下决定。
其次,皇太极在生前并不怎么宠爱孝庄太后,相反,他对海兰珠一往情深。除此之外,孝庄太后的姑姑哲哲是皇太极的皇后,海兰珠与哲哲死后的尸体都与皇太极合葬。而孝庄太后早已经以平常心看待自己与皇太极的感情,换句话说,她并不想自己在死后,还得与人争宠。
最后,孝庄太后在生前,为了清王朝以及自己的儿子孙子操碎了心,这也有了日后的康熙盛世,换句话说,清王朝能有日后的那番成就,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孝庄太后奠定了基础。
与其与皇太极合葬,她或许更挂念着自己的子孙。孝庄太后的心思在《清史稿》终也有所体现:太后疾大渐,命上曰:‘太宗奉安久,不可为我轻动。况我心恋汝父子,当於孝陵近地安厝,我心始无憾。
这几句话的大概意思是,皇太极已经安息许久,不能够因为我与他合葬,而惊扰他的神灵。并且我内心牵挂你们父子两人,将我葬在我生前的居所,我的内心就没有遗憾了。因此,从这几句话中,我们便会找到答案。
所以在孝庄太后去世后,康熙皇帝遵照她的遗愿,没有将她的尸体与皇太极合葬。但是康熙皇帝也十分纠结,他是一个十分孝顺的人,这种解决办法虽然遵照了祖母的遗愿,但是却有违祖制。所以直到康熙皇帝去世,孝庄太后都没有下葬,这种现象持续了三十几年。
在雍正皇帝继位后,他在孝庄太后生前的居所,就地建立了一所陵园,并将她下葬,直到那时,孝庄太后才彻底被下葬,她终于可以真正的安息了,而距离孝庄太后去世,已经过去了三十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