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自称结肠癌,一周开4次药,最多一次28粒!一查,原因让人叹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1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93
导读

连续吃了三四次后,她发现不吃就感到烦躁,而且只有不断增大服用的药量,才能压制住烦躁、失眠甚至想自杀的症状。 医保部门通过对本案件进行同质化分析,进一步运用大数据扩大分析评估范围, 又发现了7名存在相同行为…

万一生病了

大家都习惯拿上医保卡到医院看病

可是,王某竟然另辟蹊径

毒瘾发作了,不求助不治疗

竟然明目张胆拿着医保卡去开药!

那么,王某是如何操作的?

最终又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一周内开了4次药

最多的一次28粒

2019年7月份

厦门医保部门利用智慧医保信息管理平台

对参保人员就医大数据进行分析评估

发现女性参保人王某

经常在我市几家大医院辗转就诊

开药量远大于正常需求量

开的药也比较特殊

是麻醉和精神管制类药品

极为可疑

从她的医保卡就诊记录中可以看到

她在 一周内开了4次盐酸曲马多

最多的一次开了28粒

开药量明显异常

下面强行科普 曲马多

曲马多是国家麻醉和精神管制类药品之一, 此类药品极易产生依赖性和成瘾性,长期受到国家管制,如果流入非法渠道,药品则可能变成毒品,对服用者本人、家庭和社会都将造成极大危害。

医保部门立即着手展开调查

经过后台数据分析及 现场画面

证实王某长期在厦门各公立医疗机构

开取盐酸曲马多

且存在超量开药的事实

出院小结漏洞百出

尿检结果呈阳性

因涉事敏感

医保工作人员将 信息移交公安缉毒部门

联合组成专案组展开进一步调查

当专案组找到王某时

她已经呈现出烦躁易怒、血压升高

甚至有自杀倾向的典型戒断综合征

当专案组询问盐酸曲马多的用处时

王某假装镇定地表示:

“是我吃的,我有结肠癌,要吃这药。”

并出示了所谓的病历:

外地某医院开具的一张出院小结

但上面漏洞百出,有明显的伪造痕迹

随后,缉毒民警

将她传唤到当地派出所进行询问

面对医保提供的铁证和

尿检结果呈阳性的事实

王某交代多年来服用曲马多的经过

她回忆:

十几年前,她在酒吧玩时,有朋友递给她一粒曲马多,诱惑她说是“减肥药”。半年后,朋友再次拿这种药给她吃时,她也没有拒绝。连续吃了三四次后,她发现不吃就感到烦躁,而且只有不断增大服用的药量,才能压制住烦躁、失眠甚至想自杀的症状。她猜想,自己是“上瘾”了。

但她并没有及时就医或求助,而是经常出入外地一些小诊所或黑药店,寻找各种途径买药。

扩大分析评估范围

又发现7名嫌疑人

王某来到厦门居住参保后

觉得到外地买药成本太高

竟开始考虑到大医院买药

于是,她通过非法渠道制作一张出院小结

第一次就诊时

她向医生谎称自己患有结肠癌

医生看到假病历后

没有再为她做检查

询问几句后,便开了曲马多

有了第一次“成功经历”和

医保卡上的就诊记录

之后她再去开药

接诊医生也就放松了警惕

如此,她长期用医保基金为毒瘾“买单”

漫画/传明

但是,如今借助大数据分析

这样的方法,可行性越来越小了!

医保部门通过对本案件进行同质化分析,进一步运用大数据扩大分析评估范围, 又发现了7名存在相同行为的嫌疑人,他们分别将曲马多、美沙酮、咪达唑仑等麻醉和精神类药品用于替代传统毒品服用。

据这些嫌疑人交代,此类药品都是他们频繁到各医院“就诊”,利用医保卡开取的。首诊医生仅凭嫌疑人一面之词和假病历,就开具了处方单,导致之后接诊的医生简单根据开药记录便敞开“方便之门”,甚至有些医生任由这些不法分子“点药”。

嫌疑人利用医保卡

超量开取服用国家管制药品

不仅造成医保基金的滥用和浪费

更违反了有关法律法规

医保基金是“救命钱”

参保人都有义务合理使用医保卡

而医务人员更有务必把好关

最后,给大家科普下

药物成瘾的一些知识

哪些药物会引起“药物成瘾”?

  1. 阿片类药物成瘾:如吗啡、杜冷丁、丁丙诺菲等;
  2. 新型毒品成瘾:如K粉、摇头丸、冰毒、麻古、五仔;
  3. 传统毒品成瘾:如海洛因、黄皮、大麻;
  4. 安眠药成瘾:如安定、舒乐安定、三唑仑、阿普唑仑;
  5. 处方药滥用:如止咳药水、曲马多、复方甘草片、复方地芬诺酯。

如何治疗“药物成瘾”?

根据滥用的种类不同,戒断的方法亦不相同,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社区康复治疗等,目前主流的治疗方式倾向于进行综合干预。

不过,不管是哪一种方法,药物成瘾者应积极地到专业机构接受正规治疗。

专家提醒,一定要远离毒品,充分认识药物成瘾的危害,不要因为好奇或寻求刺激等轻易尝试成瘾药物。

记者:吴笛 综合上海科协(SHKX47)

编辑:林聿晶 值班主编:林燕贞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