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录音|阿格里奇8岁时琴技如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1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832
导读

关于「阿姐」可聊的话题实在太多了,她传奇的演奏生涯、她难以捉摸的脾气、她那些没有发行的珍贵录音、她与音乐大师们的奇闻趣事...... 1946年,Vincenzo Scaramuzza破格招收五…

▲ 获取相关音频资料

关注公众号『作妖少年进进』并在后台回复关键词 『阿姐』将自动收到百度网盘链接。

资料仅供学习与欣赏,勿作商业用途。文末可查看往期的下载资源。

2019年, 「钢琴女祭司」阿格里奇两度造访上海,盛况空前。今年春天,她又将来中国演出,许多读者后台留言,希望我能详细盘点一下这位传奇钢琴大师。

关于「阿姐」可聊的话题实在太多了,她传奇的演奏生涯、她难以捉摸的脾气、她那些没有发行的珍贵录音、她与音乐大师们的奇闻趣事......

今天,我将通过她小时候弹奏的 三部钢琴协奏曲录音,讲述阿姐的童年往事。

1941年6月5日,玛塔·阿格里奇出生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那个博尔赫斯笔下充满迷宫与隐喻的魔幻城市。

她的父亲(Juan Manuel Argerich)热爱艺术和哲学,性格洒脱奔放,想象力丰富,整天给年幼的阿格里奇讲述各种浪漫离奇的故事。

阿格里奇从小就显露出了早熟的语言能力,身体健康、敏感好动。父亲 坚信自己女儿是个罕见的天才。

▲ 1944年,在马德普拉塔海滨

阿格里奇不到三岁就被送去了幼儿园,她是所有孩子中年龄最小的。午睡时,会有人为他们弹奏钢琴小曲助眠。

同班有个男孩总爱向阿格里奇发出挑战,有一天他提出「你不会弹钢琴 」,于是倔强的她立刻要证明自己可以,她凭感觉用一根手指在键盘上敲出了听过的旋律。

幼儿园老师惊讶地发现了这个小女孩的超凡天赋,嘱咐她父母一定要认真培养她学音乐。

起初,父母给她买了一台玩具钢琴,小阿格里奇十分愤怒,将它摔在地上。

不久,她拥有了一台真正的钢琴,并被送到当地一位颇具名望的启蒙老师那里学琴。

1946年,Vincenzo Scaramuzza破格招收五岁的阿格里奇为徒,正是这位脾气暴怒、训练严苛的钢琴教父,让她拥有了无懈可击的钢琴技巧。

▲ Vincenzo Scaramuzza

斯卡拉穆扎( Vincenzo Scaramuzza)年轻时是一位技术超凡、在意大利名望很高的钢琴家,后来他移居到了阿根廷。

由于怯场(阿姐也很怯场),他早早结束了演奏事业。1923年,他在钢琴大师布索尼的鼓掌喝彩下成功举办了告别音乐会。

从此,斯卡拉穆扎全心投入到了钢琴教育事业中,培养了多位享誉世界的钢琴家,其中包括丹尼尔·巴伦博伊姆的父亲。

▲ Vincenzo Scaramuzza

尽管阿格里奇之后跟随了古尔达、米开朗杰利、马加洛夫等多位大师学琴,但无疑斯卡拉穆扎是她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位。

斯卡拉穆扎暴躁易怒,严苛得近乎冷酷无情。他重视精准而疾速的奔跑、充满爆发力的触键,以及充满歌唱性的表达。

他将自己的演出经验与对人体肌肉结构的研究结合,创立了一套 令阿劳、鲁宾斯坦等大师都钦佩不已的教学方法。这 为阿格里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阿格里奇不到八岁便举办了首场音乐会,曲目是莫扎特《第20号钢琴协奏曲》、巴赫《英国组曲》第三号和贝多芬《第一钢琴协奏曲》。

她的首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一年,她也结识了同样被视为神童的丹尼尔·巴伦博伊姆。

1949年,阿格里奇在Alberto Castellanos的指挥下,在当地的广播电台留下了贝多芬《第一钢琴协奏曲》的录音。

Beethoven Op.15

▲ 1949年阿格里奇的首次广播录音

Alberto Castellanos

Orquesta Sinfónica de Radio El Mundo

贝多芬《第一钢琴协奏曲》是阿格里奇演出最多的作品之一,2019年10月5日,她在上海大剧院也演奏了这部作品。

七十多年的舞台生涯中,她在舞台留下了这部协奏曲多个实况演奏录像,以及好几个精彩的唱片录音。

Giuseppe Sinopoli

Philharmonia Orchestra

1994.8.22

Heinz Wallberg

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1992.10.1

Alexandre Rabinovitch-Barakovsky

Orchestra Della Svizzera Italiana

2005.6.29

(2015年在卢加诺再次留下实况录音)

Daniel Barenboim

West Eastern Divan Orchestra

2014.8

Seiji Ozawa

Mito Chamber Orchestra

2018.2.23

1983年7月17日

两人还与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录过

1950年,同样是在Alberto Castellanos的指挥下,九岁的阿格里奇留下了莫扎特《第20号钢琴协奏曲》的广播录音,这首协奏曲是莫扎特最具悲剧性的作品之一。

由于年代久远,这个录音在如今听来质量并不是很好,但仍能从中感受到年幼的阿格里奇那如火般的热情,她的指尖迸发着旺盛的生命力,强烈地从乐队的罅隙中喷薄而出。

她那位严厉的老师,斯卡拉穆扎,通过收音机听到她的演奏后也由衷地向她表达了赞美,这可能是她一生听过的无数赞美中最难得的。

Mozart K.466

▲ 1950年阿格里奇的广播录音

Alberto Castellanos

Orquesta Sinfónica de Radio El Mundo

也许在大部分听众看来,阿格里奇并不算是一位权威的莫扎特诠释者,许多人觉得她演奏的莫扎特太轻狂、太奔放、太烈火烹油。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她的演绎从情绪上非常引人入胜,尤其是在现场聆听时,仿佛在听一部描绘跌宕命运的无词歌剧。

2013年在琉森的这个现场录音,是她与阿巴多最后的合作,两位经历过癌症折磨的艺术家展现出了炽热的生命力。

Reinhard Peters

Hamburg Radio Symphony

1966

Alexandre Rabinovitch-Barakovsky

Orchestra di Padova e del Veneto

1998.9

Claudio Abbado

Orchestra Mozart

2013.3

Alexander Vedernikov

Orchestra della Svizzera Italiana

2014

至今,阿格里奇都不得不承认,她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她的母亲Juana Heller,一个非常务实的、执行力极强的,不屈不挠的强悍女人。

她要做好几份工作来养家糊口,此外一门心思都扑在女儿身上。她每次都会跟着阿格里奇去上课,用笔记本详细记下老师讲的每个字。回到家,她会严格地监督女儿练琴。

据阿格里奇的弟弟回忆,姐姐能够手上一边流利地演奏肖邦的练习曲,让客厅里的母亲知道她在练琴,一边悠闲地翻看一本小说。

▲ 阿格里奇与鲁宾斯坦后来成为了好友

阿格里奇的母亲的另一大功绩,就是挤破脑袋也要创造机会,让顶级大师们听自己女儿演奏。她曾强硬地把阿格里奇带到鲁宾斯坦、吉泽金、巴克豪斯面前演奏,大师们对这个小女孩无不青睐有加。

当那些伟大的音乐家来阿根廷演出时,她会想方设法托关系找到大师,或者干脆守在剧院的休息室门口,阿格里奇第一次见到古尔达的机遇就是这么来的。

每周五晚,阿格里奇都会被母亲带去参加一个由阿根廷音乐名流举办的沙龙,巴伦勃依姆也是她在这里最好的玩伴,据说他与切利比达克就是在此结识的。

▲ 巴伦勃依姆与切利比达克

1951年,在跟随斯卡拉穆扎学习了六年后,由于一些私人冲突,阿格里奇不再去他那上课了,她先后又跟他培养出的另外两位高徒学了几年琴。

1952年11月26日,阿格里奇在科隆大剧院举办了一场成功的音乐会,她弹奏了舒曼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返场加演了门德尔松的一首随想曲和巴赫的一首托卡塔。这场音乐会留下了珍贵的实况录音:

Schumann Op.54

▲ 11岁的阿格里奇演奏舒曼《钢琴协奏曲》

Orquestra Sinfonica de la Ciudat de Buenos Aires

1952.11.26

要完整统计阿格里奇至今录制过多少版舒曼《a小调钢琴协奏曲》是一件非常困难的时期,据我了解至少有二十多个录音版本流传于世。毫无疑问,这是她一生最爱的作品。

和她演奏的莫扎特作品一样,许多人会觉得她弹奏的舒曼也是过于热情、速度过快。在此,1974年她与切利比达克合作的这个版本是尤为值得注意的。

切利比达克常因过慢的速度要求,与独奏家产生冲突,阿格里奇也向来我行我素,但这一次她罕见地向这位指挥大师妥协了,效果出奇的好。

Sergiu Celibidache

Orchestre National de France

1974.5.19

Mstislav Rostropovich

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

1978

Kazimierz Kord

Warsaw Philharmonic Orchestra

1979.12

Nikolaus Harnoncourt

Chamber Orchestra of Europe

1994

Riccardo Chailly

Gewandhausorchester Leipzig

2006

Alexander Vedernikov

Orchestra Della Svizzera Italiana

2010.6

与同一乐团2002年6月的实况录音

收录在了下面这张唱片中

当然,天才的童年并只有舞台上的耀眼光芒。据阿格里奇回忆,在她去维也纳跟随古尔达学习之前,她几乎没有休息日,每天都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在练琴上。

她从小没有像正常孩子一样去学校念书,都是在家里跟随父亲和上门授课的老师学习语言的,因此她童年时并没有什么玩伴,常感到异常孤独。

她有个比她小四岁的弟弟,但是父母为了不让他打扰到女儿练琴,把他送到祖父母家去住。这让她一直心怀遗憾与愧疚。

▲ 阿格里奇与弟弟、父亲

下一期,将为大家分享阿姐1957年参加布索尼钢琴大赛和日内瓦音乐比赛,以及1965年参加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的实况录音。

点击链接可查看往期盘点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