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对动物的尸体不觉得恐惧,只对人类的尸体或残肢感到恐惧呢?这是为什么?
人类对尸体的恐惧是死亡相关恐惧的一种,被称为尸体恐惧。
至于这种恐惧的对象,是对人尸体恐惧,还是对动物尸体恐惧,主要取决于所接受的相关“教育”。
死亡相关恐惧
我们知道,恐惧和焦虑是两种情绪反应,是我们生存所必须的。
因为,恐惧和焦虑对象是可以对我们造成危险,或者被我们认为可能会对我们造成危险的事或物。
如果我们失去恐惧和焦虑反应,我们将会失去对很多危险的警觉和害怕,我们也就不能远离和避免这些危险。
也就是说,所有会对我们构成现实或者潜在(哪怕仅仅是我们认为可能)危险的事或物都是我们所恐惧和焦虑的对象。
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终结,是一切危险的终极结果。
因此,人类对死亡,以及死亡相关的事或物具有最高等级的恐惧和焦虑。
这种死亡相关恐惧或焦虑主要包括对死亡的恐惧,医学上称为死亡焦虑。
和对尸体(人或者动物尸体的恐惧),
以及对与死亡相关的事或物的恐惧,比如,墓地,坟墓,送葬仪式,殡仪馆,以及死者穿过的衣服和用过的物件等,这种恐惧被统称为尸体恐惧。
恐惧,从何而来?
恐惧,可以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的。
其中,写进基因的先天性恐惧很少见,比如,老鼠怕猫,就被认为是一种先天性恐惧。
更多的恐惧是后天习得性(学习获得的)。
死亡相关恐惧是一种习得性恐惧。
尸体恐惧的习得
人类对尸体的恐惧,本质上还是一种死亡恐惧,因为尸体,或者与死者相关的事或物可能具有潜在的致死危害性。
这种潜在危险性首先来自于古代对恶性传染病的无知和无能为力。
事实上,一些类型的传染病的确可以通过尸体或者死者接触的物体来传播,被传染者可以染病,甚至死亡。
由于古人没有能力认识到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就产生出很多玄虚的说法和禁忌,包括不能沾上人死前的最后一口气,或者死者接触过的物体,否则就会被“过”上病,甚至造成死亡。
世界范围内的人们,经常以超自然力量来解释这些危险性和危害,这就是诸如吸血鬼,各种恶魔,鬼魂等。
在我国,鬼魂常常被赋予索命的“技能”。
但是,对于具体的个体,我们并没有这些相关的直接经验或者体验,这些恐惧是怎么的来的呢?
当然是“学习”获得的,初生牛犊不怕虎就对此作出了很形象地注解。
问题是,这种学习并没有专门的学校,也没有专业师资,没有考试考核,更不会发毕业证、结业证和学位证。
这种学习从我们可以跟人交流的幼年早期就会开始,老师主要是家人、朋友,以及接触到任何人。
特别是在古代,在农村,幼儿开始的早期的“社会教育”主要就是恐吓教育,包括死亡和死亡相关的“恐吓”教育,其中最为普遍和普及的应该是各色鬼故事。
当然,随着年龄的增大,这种学习也会结合自身直接或者间接的经历作为“实习”来加以强化。
比如,幼年失去至亲,或者看到其他人失去至亲,都会产生对死亡相关的恐惧和焦虑。
这其中,当然包括对尸体的恐惧。
至于是对人类尸体,或者动物尸体更加恐惧,主要取决于这种既没有任何教育大纲、也没有规划的随机“死亡教育”的具体内容。
显而易见,绝大多数人所接受的这种“死亡”教育,“理所当然”的对象是人类,因而绝大多数人尸体恐惧的对象自然是人类尸体;
然而,这种死亡相关的“恐吓”教育是泛化的,这种习得性恐惧的对象也就不会局限于人类尸体或人类死亡相关的事或物,有的人也会对动物死亡相关事物产生恐惧。
这也就是本问题最终的答案。
死亡相关的恐惧症,和尸体恐惧症
如上所述,恐惧和焦虑是人类赖以生存正常情绪反应。
但是,如果这种焦虑和恐惧反应超出生理范畴,呈现 非理性恐惧、躯体反应和非理性回避等三大特征要素,就会变成医学上的焦虑症。
死亡相关的恐惧从大的方面来说属于广泛性焦虑症范畴。
其中,死亡恐惧症(Thanatophobia),在医学上称死亡焦虑症(Death Anxiety )。
而尸体恐惧症(Necrophobia)并不是一个医学术语,而是广泛存在的各种恐惧症的一种。
简单来说就是对于尸体(无论人类,还是动物),以及死亡相关的物或事这些原本不会产生实质性危害的因素“怕得要死”(非理性恐惧);产生诸如心跳加速、出汗、颤抖等躯体症状;以及“死活”都要避开的“非理性回避”。
在某些人,哪怕是看到路边的一只麻雀尸体也会导致尸体恐惧症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