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咬指甲_怕洗澡_不洗手,这些小绘本有大用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12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691
导读

小时候,我经常会把指甲啃得七零八落,以至于每次跟同学们玩的时候,都不好意思伸出手,因为指甲实在是太丑了。 越来越多的动物加入了“咬指甲”的行列,可是,小动物也因为过短的指甲而遭遇了很多困难和失败。 …

Photo by Robyn Budlender on Unsplash

简简周 / 文

我最近经常会看到犀宝咬指甲,每次制止她的时候,她就说,“这还不是跟你学的。”

实在汗颜,自己一不小心就做了不良示范。但她说的也没错,这的确是我的“臭毛病”了。

小时候,我经常会把指甲啃得七零八落,以至于每次跟同学们玩的时候,都不好意思伸出手,因为指甲实在是太丑了。

我还记得当时小学班上有一个同学,也跟我一样喜欢咬指甲,这个发现还让我觉得自己其实没那么孤单。

我的这个习惯长大后自然就好了吗?并没有。虽然我已经不再像小时候那样,会把指甲啃得惨不忍睹,但当我在专注思考问题的时候,还是会下意识地咬指甲。

后来,直到我学习了心理学,才开始意识到,导致这个“坏习惯”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紧张、焦虑。

确实,我小时候就是个很拘谨的孩子。

小孩真的很容易就会紧张、焦虑。

比如,要离开熟悉的家,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上幼儿园,然后从早到晚跟一群不认识的老师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大部分孩子都会觉得紧张,有些孩子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分离焦虑。

除此之外,生活中很多会让孩子觉得不确定的事情,都会让他感到焦虑。他不知道变化是因为什么,而且他也没有能力去改变周围的环境,因为,他一直都是被安排的那一个。

还有些孩子,特别在意别人的想法,或是害怕被拒绝、被排斥、被嘲笑,所以,很容易在别人面前表现得害羞、拘谨,甚至回避社交。这样的孩子其实也承受着来自人际和环境的压力。

如果父母缺乏足够的耐心,经常催促一个慢热的孩子,对原本就很紧绷的孩子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只会让孩子把自己包裹得更紧,牙关咬得更用力,也更难打开自己。

以前,大人们常说,孩子的生活那么简单,哪会有什么烦恼,但就是因为孩子的生活很简单、他的世界很小,所以,在你看来微不足道的一件事,也可能在他心里掀起海啸。

这不完全是父母的错,再体贴、再有爱的父母,也不可能代替孩子去承担成长所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因为这是孩子需要自己去面对的课题。

只是当孩子被各种纷繁芜杂的情绪所困扰时,我们也可以为他提供一些支持,让他懂得,“坏习惯”不是解决情绪麻烦的最好方式,他其实还可以试试其他更有效的办法。

前几天,我看到一本绘本,名字就叫做《我不再咬指甲》,于是,忍不住打开来看。

故事从在动物园工作的阿罗和妈妈开始。每当做完所有的事情,阿罗就会把手放进嘴里,“津津有味”地咬指甲。这已经成了阿罗的习惯。

于是,当小猴子在演出开始前紧张得坐立不安时,阿罗建议它,试试咬指甲。因为当他紧张时,他就是这么做的。

当小变色龙为自己变不出7种颜色而感到难过的时候,阿罗也建议它,试试咬指甲。因为当他难过时,他就是这么做的。

当小狮子焦虑纠结、不知道该表演哪个节目时,阿罗还是建议它,试试咬指甲。因为当他不知道怎么做时,他就是这么做的。

越来越多的动物加入了“咬指甲”的行列,可是,小动物也因为过短的指甲而遭遇了很多困难和失败。

咬指甲并没有让事情得到解决,反而让一切一团糟。于是,小动物们又重新回过头来反思,还把自己受到情绪困扰时的做法分享给阿罗。

原来,当情绪很多很满的时候,还可以有很多更有效的办法来处理,吃点儿蜂蜜、翻个跟头、挖个地洞、做个鬼脸……以及,抱抱妈妈。

看到这里,我就忍不住想,要是我小时候能看到这本书就好了。一个简单有趣的小故事,让人捧腹之余,很自然地就少了些紧绷,多了些释然,还收获一些很好的小建议。

这其实是一个好习惯绘本系列,对于帮助孩子跟“臭毛病”说再见,是很好的帮手。

除了“不再咬指甲”,还有“爱上洗澡”。

很多孩子不爱洗澡,可能是因为怕水进眼睛、耳朵,也可能是讨厌洗澡时候被安排、被摆布的感受。

不过,在《洗澡大作战》里,一只爱洗澡的鸭子达克,就把洗澡玩出了仪式感,他为了做足洗澡前的准备还经历了很多冒险。

达克从爱用沐浴乳的老鼠那里找回了自己香香的沐浴乳,从在沙漠里运洗澡水的蜘蛛那里找回了他的海绵,又从在“浴盆”里泡澡的甲虫那里找回了水瓢,还找回了被山雀叼去做了洗澡屏风的浴巾。

最后,他还不忘加上自己的洗澡玩伴——一只可以漂浮的玩具鸭子。

幽默夸张的故事,很生动地传递了“洗澡很美妙”。如果父母能够带着爱、用轻松夸张的语气和孩子一起来读这个故事,那些因为洗澡给孩子带来的压力和紧张,就可以得到很好的释放。

还有一个值得推荐的故事,是关于“洗手”。

在《手掌大作战》中,细菌、病菌和灰尘一起攻占手掌,它们要在那里建工厂、盖房子、繁衍新的细菌居民,但它们并不满足于此,甚至还打算入侵到人的肚子里、眼睛里。

最后,巨大的水流冲散了细菌们的家园,也击垮了他们的阴谋。

在帮孩子养成好习惯这件事情上,讲道理是最没用的,因为道理隔绝了孩子的真实感受。

可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一本能带来直观感受的绘本,都可以给孩子带来新的体验和视角,让孩子觉得,一个好习惯也可以很轻松、很自然地养成。

因为,这是在用孩子的语言跟他们沟通。

懂的道理再多,孩子也不能过好这一生,因为真正的成长和收获,都来自体验和经历。

试试看,换个方式,让孩子自己去体验“道理”,或许,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孩子有什么让你感到棘手的“臭毛病”吗?你有哪些帮孩子养成好习惯的好经验和有效方法?欢迎留言分享。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