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谈疾病_不生病的10条铁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2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445
导读

84岁的钟南山院士, 用了数十年的时间, 种老在家的时候,不坐电梯; “多活动,不贪图享受,保护自己的功能, 有的中老年朋友操心自己的事情不多, 甚至因此产生了很多紧张…

钟南山,

医学世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著名的呼吸病专家。

84岁的钟南山院士,

用了数十年的时间,

深入调查了几百名中老年人

生活习惯,

调查发现,

有十条不生病的铁律!

这些“不生病”的经验总结,

其中不乏名医的养生秘方。

一定要记住这“不生病的10条铁律”!

1.不 生 气

“不生气就不生病”,

这是钟南山几十年从医经验的总结。

生气所导致的疾病,到底发病率有多高呢?

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发现,

90%的疾病都和精神压力有关。

钟南山说:

“你看好多人,到处都抱怨,看啥都不顺眼。

抱怨,就是一种负向情绪。”

“只要我们把控好情绪这个关,

我们就可以不得大病、少得病、晚得病。”

正所谓,病由心起,魔由心生。

不生气就不会生病,少生病就不会早去世。

2 .不能不动

钟南山曾在一场讲座中指出,

能躺着绝不坐着,能坐着绝不站着,

能坐车的绝不步行,宁愿排长队等电梯,

也不畅畅顺顺爬楼梯。这应当是很多人不曾察觉,

但却每天都在遵循的“生活潜规则”。

可长此以往,后果就是身体各项机能全面退步。

“动物、动物,就得多活动。”钟南山说得很直接。

种老在家的时候,不坐电梯;

干家务爬上爬下,动作麻利,

行为敏捷;十多年的体检报告里,

各项指标几乎没有发生过变化……

“多活动,不贪图享受,保护自己的功能,

才能健康长寿。这比你先大口大口不节制地吃,

结果三高了、肥胖了,又挖空心思减肥这样瞎折腾要好得多。

想健康,就得对自己狠点儿。”

钟老的话总是特别实在,却又十分在理。

3. 不要太操心

  • 孩子已经过了三十,连个对象也没有咋办?
  • 儿子两个月没来了,是不是做生意赔了?
  • 天气冷了,不知道女儿穿毛衣了没有?

有的中老年朋友操心自己的事情不多,

但却总是操心儿女,

甚至因此产生了很多紧张焦虑的情绪。

胃肠道能感知我们的压力和情绪变化,

长期不良情绪会造成胃肠功能紊乱。

很多爱操心的人会发现,

总是出现腹痛、腹部不适及排便习惯改变等毛病。

如果你觉得操心的事近来特别多,

总有想控制孩子的感觉,就要反省一下,

可能是最近太空虚了。

此时,最好把操心的对象转移,找个业余爱好,

哪怕是学做个新菜,填补一下空虚的感觉,

就不会觉得很操心了。

4 .不 较 真

钟南山,几十年的临床实践让他注意到一个现象:

相对来说,城市里有一批人特别容易生癌——财务、会计、审计、人事、统计等职业女性以及中小学老师。

这些工作需要非常认真的工作态度,不能出差错。

这就导致她们养成了一种一丝不苟、非常谨慎,

甚至追求完美主义的习惯。

所以,神经系统的弦始终都绷得紧紧的,

内分泌就紊乱了,靶器官也受不了了,癌症也来了。

追求完美是个好事情,但是过度追求,

对于健康来说有的时候又绝对不是好事情,

特别是那些有点洁癖的、对细节都重视到极致的人。

要想健康些,就得糊涂些。要想长寿些,

就得简单些。要想幸福些,就得随便些。

5 .不过度伤心

据报道,

过度悲伤有可能使心脏受到伤害,

出现类似心脏病发作的症状,

包括胸闷、呼吸急促等,

这类症状被称为“心碎综合征”。

此外,还证实,

情绪激动变化或心理压力过大,

如失去亲人等,会使人“心碎”而死。

因此,当出现伤心情绪时,要学会倾诉。

找朋友、家人聊聊天,不能憋在心里。

那些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控制住了情绪的人,

实际上却使情绪的垃圾可能转入体内,

反而给体内器官带来压力。

还可以通过适当的途径发泄,例如健身运动等。

6 .不 熬 夜

钟南山指出,

熬夜,已成为现代生活中的一种经常现象,

认为熬夜后昼补就行了,这些认知是不正确的。

长期熬夜的人,皮肤受损也会非常严重,

皮肤休息最好的时间就是晚上,

晚睡会增加皮肤的负担,引起一系列皮肤问题,

比如肤色暗淡、起痘。

熬夜者喜欢吃夜宵,夜晚进食使人难以入睡,

还会白天食欲不振,造成营养不均衡,诱发肥胖。

由此,疾病丛生。

7 .不 乱 吃

因癌症去世的复旦女博士于娟曾分析过自己的患癌原因,其中有一条就是不好的饮食习惯:瞎吃乱吃,暴饮暴食、嗜荤如命。

于娟曾说,我是个从来不会在餐桌上拒绝尝鲜的人。基于很多客观原因,我吃过很多不该吃的东西。

我们要相信我们聪明的祖先几千年的智慧沉淀,他们筛选了悠长的时光,远远长过我们寿命时间的无数倍,才最终锁定了我们现在的食材,并由此豢养。如果孔雀比鸡好吃,那么现在鸡就是孔雀,孔雀就是鸡。

8.不压抑自己

“在临床肺癌病人中发现,接近一半的病人与长期的心情压抑、性格抑郁有关。”钟南山曾这样介绍。

现代医学发现,癌症好发于一些受到挫折后,长期处于精神压抑、焦虑、沮丧、苦闷、恐惧、悲哀等情绪紧张的人。

精神因素并不能直接致癌,但它却往往以一种慢性的持续性的刺激来影响和降低机体的免疫力,造成自主神经功能和内分泌功能的失调,使癌细胞突破机体免疫系统的防御,进而形成癌症。

对压抑的情绪要学会控制和疏泄,可用体育锻炼、冥想、静默等方法使自己达到心理平衡。

9.不透支自己

工作上拼命三郎类型的人,生命的弦始终紧紧地绷着,很容易透支自己,这就极易导致人体内分泌和植物神经系统经常处在紊乱状态,身体也自然好不了。

人体是有使用寿命的,会保养的人活得久一点,随意浪费自己健康的身体就活得短一点,比如无限制地加班、无限制地玩乐。

10.不能太孤独

孤独无助的老人易患忧郁症、老年痴呆症及心血管病症。人与人之间和谐的互助来往,其良性情绪与信号对维护心血管功能有益处。

心脏病人有人陪伴,可在心脏病猝发时获得他人的救助,使病人心理上有所寄托与慰藉。只要不孤独、寂寞,对心脏即有裨益。

多找志趣相投的邻居、朋友聊聊天,不要总呆在家里。一些老人不愿与人交往和接触,不妨养个宠物,玩花鸟虫鱼,欣赏名人字画、雕塑。这不仅可调节生活情趣,还有稳定血压或使高血压降下来的作用。

正所谓:

人生不过三万天,

成功失败均坦然,

是非恩怨莫在意,

健康快乐最值钱。

别再做那些牺牲健康的事情了

牢记钟南山院士的10条铁律

愿你的老年健康身体与快乐心情常在!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