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在很多三国迷的心中,是正义的化身。他上知天文,又熟悉兵家计谋,有着一世的英名。但是在诸葛亮开始追随刘备的同时,曹操身边也有一位不愿意踏入仕途却被曹操活生生地“逼着”上了朝堂。这个人就是诸葛亮一生中最大的敌人——司马懿。司马懿和诸葛亮一样,同为谋士,亦精通兵家之事。
诸葛亮与司马懿
如果说诸葛亮是智囊,司马懿也可堪称此称呼。 只是司马懿效力的一方是曹魏,在诸葛亮眼中是窃取汉室果实的汉贼,因此诸葛亮难以与司马懿结为好友。司马懿的聪明之处,不会像诸葛亮那样施展于事实之中,而是隐藏于暗处。
化险为夷
司马懿早先就是因为怕保不住自家的性命,才不愿意跟随曹操,所以他一直都收敛着自己的锋芒。刘备死后,诸葛亮开始了对曹魏的多次讨伐。 而曹魏这一方面,派出去应敌的正是司马懿。数次战争中,司马懿虽然屡屡受挫,却没有大伤元气,多次都是化险为夷。而诸葛亮所带领的蜀军,却是消耗巨大,国力也开始日渐衰弱。眼看着迟迟不能将司马懿率领的大军置于死地,诸葛亮决定再次与东吴相联合。于是,具有历史性的合作再次上演。但是当诸葛亮率领联军叫阵之时,司马懿却挂起了免战的牌子。
叫阵无果
无论对面的蜀军如何辱骂,司马懿都悠闲地坐在营帐之中。手下的士兵和将领们看到司马懿如此表现,已然是坐不住了。但司马懿还是回绝了他们迎战的请求。 诸葛亮知道蜀军的粮草供应十分困难,因此不敢过多耽搁时间。几番叫阵无果,诸葛亮派去了使者递去战书。司马懿见有使者前来,面色大喜。便询问了对方几个问题。大概是诸葛亮近来是否公务繁忙,休息如何,吃饭如何等等。使者没有多虑,便如实回答。当司马懿听到使者回答:“丞相每日不过三升米,凡事都要有所过问。”便知道开战的时候到了。
心中大喜
原来,司马懿一直在等诸葛亮身体衰弱。倘若诸葛亮因病不能够再指挥阵前,魏军必定能将其打败。诸葛亮本就日夜操劳,习惯于事事都放在心上。而一日不过三升米,这样的饭量已然能够透露出诸葛亮身体衰弱的状况。通过使者的两句话,司马懿才心中大喜,可以断定出诸葛亮此次会病逝于五丈原。 最后的结局,不出司马懿所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