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出走打工发现还是上学好_再爱孩子,也要让他吃这3种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22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323
导读

她不断地呼喊着:「快回家吧,我们全家都在找你,妈妈现在到郑州来了,你在哪里? 聪明的家长都懂得,再爱孩子,也要让他承受这三种苦。 鹬妈妈看到这样的孩子,选择当着小家伙的面,独自吃掉了食物,并鼓励小…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则孩子离家出走的新闻。

临近期末,班级排名第一的小闫却逃了课,妈妈批评了他。

可没成想,小闫一气之下选择了离家出走。

小闫妈妈一次又一次在网上发寻子视频。她不断地呼喊着:「快回家吧,我们全家都在找你,妈妈现在到郑州来了,你在哪里?」

直到小闫离家的第5天,妈妈接到了一个电话,正是儿子打来的。

此时的小闫,正在一家饭店打工,累得支撑不住的他,联系妈妈想回去参加期末考试。

他说:「饭店早上九点到晚上十点半,端盘洗碗,累到回去就睡,过了两三天发现还是上学比较好。」

小闫表示以后会听妈妈的话,争取在下学期拿到全校第一的成绩。

小闫的故事,和我一个初中同学一模一样。他初二的时候有一阵突然不想上学了,执意要出去打工。

于是爸爸给他请了两个星期的假,把他送到外地去学修车,并做出承诺:能坚持两星期,就不要求他去上学。

结果才一星期,他就向爸爸哭着喊着要回学校上学,再也不想出去打工了。

前苏联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必须让孩子知道,生活里有一个困难的字眼,这个字眼是跟劳动、流汗、手上磨出老茧分不开的,这样他们长大后,才会大大缩短社会适应期,提高耐挫折能力。」

不让孩子吃苦,这个世界会让他更苦。

聪明的家长都懂得,再爱孩子,也要让他承受这三种苦。

承受劳动的苦,才能过好生活

前些天,湖北襄阳的一位刘女士,在朋友圈招聘保姆,让人惊掉了下巴。

她招保姆,只为对方能够在学校里照顾上了大一的女儿, 给她洗衣做饭,收拾房间卫生。

有人问刘女士:「请保姆的钱花得心不心疼?」

刘女士表示不心疼,只要孩子好就行,「我忙到走不开啊,姑娘一个人上学不放心!从小就没有干过这样的活。」

有许多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好,自己再苦再累也没关系,总喜欢为孩子打理好一切,不舍得让他们自己动一下手。

到头来,孩子不会叠被子,不会洗衣服,更不会自己做饭。

离开父母,连最基本的生活都不能让人放心。

正如沙拉在《特别狠心特别爱》一书中写下的这句话:

「中国父母给予孩子的爱,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他们不忍心让孩子从小体验生活的艰难,也不懂得在适当时机向他们索要,最终导致子女一辈子艰难,一辈子向他们索要!」

越不舍得用孩子,孩子越不中用,最后只会依赖父母。

只有从小让孩子承受劳动的苦,他们长大后,才能将自己的生活料理地井井有条,获得更加幸福的人生。

承受不被满足的苦,才会懂得感恩

孩子是家长的心头肉,孩子想要什么,家长们经常是有求必应,尽全力满足孩子的需求。可是这样,真的能养出感恩的孩子吗?

一位美国妈妈的教育方式,曾经惊艳了网络。

那段时间,女儿普瑞斯蕾一直想要一个笔袋。

虽然笔袋有点小贵,但妈妈还是将孩子的愿望,默默地记在了心里。

有一天,妈妈抽出时间,特意去给孩子买笔袋,一连跑了三家才将它买回。

回家后,女儿瞥了一眼,直接将笔袋丢进了垃圾桶,随后「哐当」一声摔上房门,向妈妈吼道:

「这个笔袋早就过时了!班里几乎所有同学都有了!它一点都不好!」

看着不懂感恩的孩子,妈妈没有发火,她找来一个塑封袋,在外面写上「普瑞斯蕾的文具袋」,送给女儿。

妈妈让女儿捡起垃圾桶里的笔袋,严肃地告诉她:「这个笔袋将要送给更懂得珍惜它的小朋友,而你已经没有了资格。」

普瑞斯蕾难以接受这样的结果,崩溃地用双手攥着那只塑封袋,嚎啕大哭。

妈妈在一边告诉孩子这样处理的原因:

「你该懂得,你所拥有的这些并不是理所应当,应该珍惜自己的幸运。」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明白了应该感激别人的付出,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东西。

承受独立的苦,才能成长

前些年一部动画短片《鹬》,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影片只有短短6分钟,却耗时3年,一经播出,触动了无数家长的心。

一只小鹬,整天躲在妈妈的身下,总是习惯性张开小嘴要妈妈喂食。

鹬妈妈看到这样的孩子,选择当着小家伙的面,独自吃掉了食物,并鼓励小鹬自己到海滩上觅食。

小鹬跌跌撞撞,来到了海滩,它挑着气泡玩,却被一个浪花打地措手不及。

它吓坏了,炸着毛缩在岸边的窝里,只想妈妈给自己喂吃的。

鹬妈妈,连拖带拽地将小家伙拖出窝,然后独自跑去了海边。

小鹬听着肚子咕咕的叫声,再次打起勇气,跑向沙滩。

这一次,它遇到了寄居蟹,它好奇地看着对方在沙滩上觅食,逗着它们玩。

正在这时,一个大浪向岸边拍过来。

小家伙害怕极了,灵机一动,也学着寄居蟹的样子,一个劲地将自己往沙子里扎,并闭上眼睛抵抗着海浪的冲击。

在水下,寄居蟹敲着它的喙,小家伙睁开了眼,一个神奇又美丽的世界展现在它的眼前。

盈盈的海水,充斥着一道道光。

一个又一个小气泡,咕噜咕噜地在水中响着。

那海水的底下,金黄的沙子之间,是那一个又一个美味的扇贝。

海浪退去,小鹬高兴坏了,它再也不惧怕海浪,欢快地在海滩上跑着。

小家伙在海滩上,找出了一个又一个扇贝,丢给了妈妈。

还将一个比它大两倍的扇贝,拖到了大家面前,一起分享自己的收获。

影片中的鹬妈妈,显然是位优秀的家长,不让孩子躲在自己的身后,懂得放手让小鹬自己觅食,让它独立成长。

多少次曾经的大风大浪,日后看来不过是毛毛细雨。

人生注定要承担独立的苦,孩子没有品味过那一点点苦,怎能领略到成长的喜悦?

卢梭曾经说:

「你知道用什么办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那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优秀的家长,不会一味在物质上富养孩子,满足孩子的各种喜欢。

让孩子学会珍惜,懂得给予,他们才会常怀感恩。

诗人于戈曾经说道:

「你什么都可以给孩子,唯独对生活的经历,喜怒哀乐、成功挫折,你无法给孩子。」

家长如果总是将孩子护在身后,就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权利。

世上没有白吃的苦,孩子今天吃的苦,都铺成了明天的路。

放开双手,引导他们去翱翔,就是我们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作者:TYZC,在DAYONE抱团学习,愿以文字和你一起体味人生。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