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鸟快报 » 咨询 » 正文

孩子半夜醒来,应该和他一起玩吗?家有夜醒宝宝,妈妈应该这样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22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237
导读

闺蜜对我说,她8个月的娃,每天半夜都要醒来,自己安静玩一个小时,如果家人不理他,他也不哭不闹。如果孩子本来情绪平稳的在玩耍,可以尽量让娃的睡眠环境比较单一,没有其他能引起兴奋的玩具,也别陪玩,让孩子慢…

闺蜜对我说,她8个月的娃,每天半夜都要醒来,自己安静玩一个小时,如果家人不理他,他也不哭不闹。一旦想要哄他入睡,孩子就大哭着表示拒绝。闺蜜严重睡眠不足,更担心睡的不好影响孩子发育。

其实很多宝宝在小时候都会有这种“半夜醒来哭一哭、玩一玩”的现象。伴随着宝宝夜醒,产后睡眠不足也是困扰很多妈妈的问题。那么到底为什么娃总是半夜醒来,孩子醒来后我们是该哄她还是该陪着一起玩?

宝宝夜醒的“刺激性因素”

宝宝夜醒及时哄睡虽然重要,但是找对原因,并且解决问题,才能让宝宝真正睡个好觉。我们都知道,宝宝的睡眠不同于成人,会有很多个波峰波谷,如果在孩子浅睡眠时期,刚好被一些因素影响,就很容易被弄醒。所以我们要从孩子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考虑。

首先,对于小婴儿,2-3次的夜醒是非常正常的。因为宝宝胃很小,夜醒的原因多半是饿了。喝母乳的娃半夜醒来的次数会更多,这是由于母乳里容易被宝宝吸收,娃也就饿的更快。

其次,环境因素也是让孩子“睡不稳”的主要原因。大宝四个月的时候,正是北方开始烧暖气的时间。我发现他突然开始频繁夜醒,并且伴有哭闹。后来才发现是因为房间里太过干燥,放了两个加湿器,并且坚持每天擦地后,大宝的夜醒明显改善了。

最后,如果随着月龄的增加,3个月后孩子在某个时段频繁夜醒,原因就有可能是身体上的不适,比如出牙、或肠胀气。

如何帮宝宝睡整夜觉?

一般在3个月之后,随着孩子胃的容量变大,肠胀气的消失。大部分宝宝都能一觉睡到大天亮。这个时候如果孩子还是频繁的夜醒,爸爸妈妈可以着手去改善下面这三点:

1、 检查睡眠环境

排除孩子身体不适而产生的夜醒,睡眠环境不适宜也是宝宝半夜醒来的最大原因。

在孩子入睡前,宝妈最好确认一下,保持室内温度在18—22°之间,太热和太冷都会让宝宝不舒服。此外还需注意有的孩子有踢被子的习惯,半夜觉得冷也会醒来哭闹。这种情况可以给孩子穿睡袋保暖。此外南方夏天开空调,北方冬季供暖时,也要注意室内湿度保持在50%—60%,如果过于干燥,宝宝皮肤和黏膜水分流失,皮肤瘙痒口干舌燥,也有可能半夜醒来。

2、 睡前工作要做好

在睡前,别给宝宝吃得太饱。在护理母婴的过程中,我建议妈妈们,有条件尽量避免奶睡。因为宝宝睡前吃得饱,又马上睡觉,会造成肠胃负担过重,导致夜醒。此外,在睡前听节奏过于强烈的儿歌,看让宝宝亢奋的故事、或者都孩子玩,都会导致孩子神经过于亢奋而半夜醒来。

所以要想让娃睡个好觉,睡觉前尽量做好准备工作,让宝宝感觉精神放松,心理安全,平稳的进入睡眠。

3、 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有位妈妈在后台私信说:她的6个月孩子每天半夜都要醒来好几次,大哭不止,喂奶不吃,唱歌飞机抱深蹲抱,最后爸爸抱着满屋子小跑,孩子才能睡着。最后孩子竟然成了“掐点醒”每晚三点,准时相约。

娃经常在同一个时刻醒来,很可能她已经建立“半夜醒来”的睡眠习惯。就像我们习惯每天晚上11点睡早上8点起一样,孩子的习惯可能是9点到3点,然后醒来1个小时,4点再睡到9点。

所以,改善这种情况,还要从孩子的睡眠习惯去入手。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建立孩子“自主睡眠”,直到睡整觉的习惯?

培养自主入睡醒宝宝,掌握三项原则

美国内达华大学的一项跟踪调查调查显示,自我安抚型宝宝往往拥有更长的深度睡眠,并且随着月龄增加,再次入睡的时间会越来越短。

就算排查过所有的环境,做足了睡前的准备工作,也很难保证孩子在睡觉的途中不被其他的因素影响。比如说出牙的疼痛、偶尔感冒带来的鼻腔阻塞、换了新环境的不适应之类。所以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自主入睡能力,让孩子成为“自主入睡型”宝宝,关键是要明白这几项原则。

原则一:情绪平稳原则

我们都知道,情绪稳定对于睡眠的重要性,也知道宝宝不过于兴奋,不焦虑,才能入睡更快。对于半夜清醒的宝宝而言也是一样,所以哭声免疫法是不适宜的。如果宝宝哭泣,可以采用轻拍、哼歌的方式让给娃“续觉”。再慢慢过渡到宝宝能自主入睡。如果孩子本来情绪平稳的在玩耍,可以尽量让娃的睡眠环境比较单一,没有其他能引起兴奋的玩具,也别陪玩,让孩子慢慢缩短入睡时间。

原则二:安全感原则

抱着哄睡的孩子之所以很难学会“接觉”每次都需要宝妈哄着睡。就是因为他将妈妈的抱着摇晃和自身的“安全感”联系到了一起。那些需要抱着安抚物才能睡觉的孩子也是如此。二宝断奶后,如果半夜醒来,就需要我递给他一只手,抓着我的手指才能睡觉。同样锻炼孩子自主入睡,在他半夜醒来时,可以引入一个安安抚物,帮助孩子睡着。

原则三:“先自主-后干预”原则

孩子3个月后,就可以逐渐学习自主入睡。在一开始,如果孩子因为某种原因醒来,可能会哼哼几下,但其实并非真的醒来,如果马上去抱或拍宝宝,还可能会让孩子醒来。

所以,我们可以先观察孩子几分钟,看宝宝是不是能自己睡着,如果不行,在用请轻拍的方式,提供安全感,让宝宝入睡。

枕边育儿寄语:

自主入睡是每一个宝宝都可以具备的能力。在某种意义上说,夜醒也并不奇怪,甚至还是人类进化中产生的一种保护自身安全的能力。所以在保证孩子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的基础上,重点应该放在帮助孩子学会如何自主入睡。

【本文图片均来源网络,侵立删】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