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华夏是不会轻易被任何遥远的西方来客征服的,中国的体量在那里明摆着,给养问题是个解决不了的大问题。
不过实事求是地说,亚历山大真要来到中国,也不是没有可能征服中国。只不过这个概率太小,最多有八十万分之一的可能。
而且即使征服,也不会长久,跟元朝不一样,这帮西方来客跟华夏文明近亲远亲都算不上,不挨着。
不错,亚历山大是很牛气,在欧洲历史上亚历山大是最伟大的军事家,亚历山大大帝跟汉尼拔、恺撒大帝、拿破仑三人被誉为四大军事杰出军事家。
他也曾先后横扫欧洲大陆,踏平中东地区,轻而易举埃及全境,灭掉波斯帝国,挥师直抵印度河流域。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它占领了三个,其版图达到500万平方公里。
亚历山大帝国是创建了当时世界最大的国家,面积超过战国七雄领土总和。
完成这一切,他只用了13年。
可是,越是牛气的人,我们中国越不怕。如果他以为中国是欧洲、是印度,那就大错特错了。
有人说亚历山大大概是因为迷失方向,所以才没有来到中国"做客"。
本人对这个说法不敢苟同,只能亚历山大虽然是个内心强大的军事家,也是个非常理智的政治家。
他在反复掂量后,放弃了远征中国,本身就是个伟大决定,也是个明智举动。
我们只能说,幸亏亚历山大没有来,来了就有去无回,算他识相。
有些人说他害怕秦始皇,真是可爱死了。亚历山大在公元前323年就为国捐躯了,而这时候秦始皇同志还没有从娘肚子里出来。
说亚历山大怕秦始皇,不等于说关羽怕秦琼吗?
我们来捋一捋,看亚历山大如果脑子进水,胆敢来进犯中国,会是什么情形。
一个可能是走山路,翻越葱岭向中国进发,但没走多远,发现辎重没法携带,扔了。
再走一段路,发现行李没法带,扔了。
再走不远,发现粮食没法带,这不可能扔,没有粮食该如何是好。那就把兵器扔了吧。
没有辎重、没有兵器,这仗还怎么大?于是,走山路死路一条。
历尽千难万险跨越高山 ,等待他们的还有无边的沙漠。他们必须要硬着头皮沿着天山行走,或者穿越塔里木盆地,走过河西走廊,最后才能来到关中地区。
可是沙漠风大容易迷路,气温高把人马都烤熟了,没有水把人渴死了。所以沙漠也不能走。而且想来中国,必须要面对羌人和月氏,这两个民族人数不多,战斗力惊人,而且机动能力超强,正面干不过,侧面搞偷袭,一定会把亚历山大打个七零八落,不胜其烦。
如果侥幸过了羌人和月氏,路上会有了硬茬义渠出来拦路。
过了义渠,就是秦国了,这时候的秦国是个什么状态呢?
当时秦国老领导秦孝公去世,秦国在秦惠文王的英明领导下,正在加快统一中国的步伐,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
秦惠文王刚刚接班,就非常有魄力,一举粉碎了商鞅集团的“叛国”阴谋,将“大奸臣”商鞅车裂,为秦国锄奸,为民除害。
在秦惠文王的英明领导下,秦国国富民强,军队强大,正愁着找不到对手闲得手痒痒。这时候亚历山大前来,那不是老虎头上蹭痒痒,找死吗?亚历山大军队厉害不假,但一路鞍马劳顿,已经是强弩之末,不堪一击了。
再说虽然当时中国处于群雄割据、七国称雄的状态。中国人民从来就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光荣传统。他们一定会紧密团结周天子周围,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根本就不需要什么攘外必先安内。
这时候的亚历山大很快发现,他们语言不通,地形不熟,粮草不足,士气不高,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中国全民皆兵,亚历山大马上认怂。最后损兵折将,灰溜溜撤军。
有人说亚历山大可以不走上面说的那条险路,人家可以取道印度,经过缅甸从巴蜀进入中国。
亚历山大东征的时候,从蜀地到印度的贸易路线早已开通,亚历山大可以沿着这条贸易线路,走走茶马古道,前往东方。
当时蜀地有两个大国存在,一个是蜀国一个是巴国。两国总人口加起来不到百万,能动员的兵力也就十来万,跟亚历山大显然无法抗衡。
可是西南地区地势险要,地形复杂,入侵者胆敢来犯,那蜀地到处都是他的坟墓。
而且即使亚历山大付出巨大代价占领了巴蜀,不屈服的巴蜀人民一定跟他打游击,让他疲于奔命。
到了巴蜀地区,亚历山大的骑兵就排不上用场。哦,对了,骑兵早就丧失在缅甸一带了。
这时候楚国无论是从本国利益还是从民族大义考虑,肯定会出兵巴蜀,增援当地人民的抗亚战争。
楚国是七雄中的巨无霸,拥兵百万。楚国出兵,地震天惊,巴蜀人民也会起义声援。这样一来,亚历山大还会有好果子吃吗?
从古到今,中国就不是个好惹的主,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不是充话费给的,想入侵中国,先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再说。
假如亚历山大大帝敢于东征到华夏,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给后来的秦始皇打开了一扇思想的窗口,打开了眼界。巡游四方?先别着急,先去西边看看有什么好处吧,反正有送上门来的西征活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