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鸟快报 » 咨询 » 正文

宝宝吃得越多越好吗?停止“过度喂养”,很多身体伤害不可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25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809
导读

尤其是在孩子还处于婴幼儿时期时,他们不会用语言表达,大人喂孩子往往都是根据自己的感觉判断,很容易出现喂食过多的情况,这也会对宝宝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表姐告诉馨月:“这是‘过度喂养’所导致的,你平时肯定…

微博上流行一句话:“有一种冷,叫做妈妈觉得你冷;有一种饿,叫做妈妈觉得你饿。”的确,母亲对孩子的关爱可谓是无微不至,总怕自己的孩子冷着、饿着。

尤其是在孩子还处于婴幼儿时期时,他们不会用语言表达,大人喂孩子往往都是根据自己的感觉判断,很容易出现喂食过多的情况,这也会对宝宝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宝宝一哭就喂奶,5个月宝宝频频拉泡沫便

馨月五个月前才晋升为新手妈妈,面对软糯可爱的宝宝,馨月怎么也爱不够。由于宝宝出生时比较瘦弱,馨月怕孩子营养跟不上,每天都会给宝宝喂很多母乳。

好在母乳比较充足,宝宝也吃得欢畅,看到儿子一天比一天重,馨月觉得前所未有的满足。虽然宝宝也时常有哭闹的时候,但馨月发现,只要把乳头塞到宝宝嘴里,十有八九都能止住宝宝的啼哭。

发现了这个好办法,只要宝宝哭闹,馨月就给孩子喂奶。看到孩子这么好带,馨月本来还觉得非常有成就感,可等到孩子5个月大的时候,馨月发现了宝宝的异常。

先是宝宝在晚上睡觉的时候经常无端地醒来哭闹,喂奶宝宝也不爱吃;再有,宝宝的大便次数增多了,而且特别稀,经常还带有泡沫和绿色,这让馨月心急不已。

后来,还是前来坐客的表姐发现了问题所在。表姐告诉馨月:“这是‘过度喂养’所导致的,你平时肯定没少给孩子喂奶吧。宝宝明显是吃得太多,消化不了了,赶紧停止吧。”

什么是“过度喂养”,宝妈如何判断?

所谓“过度喂养”,就是父母给孩子喂的次数或者每次喂食的质量过多,使宝宝身体内摄取的能量和其他营养物质过多,远远超过了其身体代谢的能力,从而引起消化不良综合征的情况。

一般体现在:

1. 大便出现异常

较以往相比,宝宝如果大便次数明显变多,而且拉出来的便便呈水样,并常伴有泡沫和绿色,这就说明宝宝被过度喂养了。

2. 肚子胀气或疼痛

如果宝宝吃得过多,会对肠胃造成负担,多余的食物代谢不出去,堆积在肠道内,就会引起腹胀和疼痛。这样的宝宝经常会在半夜时分哭闹不止。

3. 吐奶频繁

刚出生的宝宝胃容量不大,吐奶溢奶的情况是正常的。但如果宝宝出现频繁吐奶的情况,即使拍出奶嗝还是无法缓解,就说明宝宝奶量过大,胃里撑着了。

4. 体重异常

宝宝每个阶段的体重都是有参考标准的,宝爸宝妈可以定时给宝宝测量一下体重。如果发现宝宝平时吃得很多,但体重却出现零增长或者下降的情况,就说明是过度喂养了。

过度喂养对宝宝的伤害不容小觑

1. 损害智力发育

我们都知道,肠胃的消化需要大量血液和氧气的参与。而宝宝摄入过多食物,会对他的消化系统造成负担,从而使得提供给大脑的血液和氧气被迫转移到肠胃处帮助消化。

有科学研究证明,长期喂养过度,大脑会因缺血、缺氧而对智力的发育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从而影响孩子的一生。

2. 易成肥胖体质

过度喂养,会使宝宝体内堆积大量的脂肪,从而造成肥胖。而且在成年后,也容易成为肥胖体质,遭到其他人的排斥与耻笑;还容易患上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为了宝宝的健康,学会适度喂养

  • 0-6个月

半岁以内的婴幼儿,食用纯母乳即可摄取到足够的营养,喂养次数一般在每天6到8次左右。如果宝宝体重比标准体重轻,可以适当增加喂养次数。如果母乳不足,可以添加婴儿专用的配方奶粉。

  • 7-12个月

可以逐渐增加辅食,并由泥状、糊状物逐渐向易咀嚼的软固体食物过度,比如水煮蛋、肉沫、水果等。调味的糖、盐、油都要少加。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