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寺石窟壁画中瑰宝《弥勒上生经变》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26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484
导读

画面上天宫耸立,人物众多,弥勒菩萨居中于殿堂之内在“工”字形的建筑内,除了正殿后殿供养着弥勒菩萨及宝珠天冠外,在三个院落内眷属、内属充满其间,侍立作供养状。《弥勒上生经变》这幅画用笔精细、工整、确切,正是承袭…

来源: 旃檀精舍

文殊山石窟是丝绸之路星罗棋布的石窟群中比较重要的石窟之一,位于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丰藏族乡文殊山中。石窟、寺院依山而建,分布在“前山”和“后山”两个区域。《重修肃州新志》称:“山峡内凿山为洞,盖房为寺,俗称‘三百禅寺’号曰‘小西天’。民间也有“先看文殊,后看敦煌”的说法。那么,许许多多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他们乐此不疲的来到文殊山石窟群要看什么? 在那些残存的石窟壁画当中最有价值的看点在哪里?

据文物专家和有关史料专家介绍,在现存的比较完整的壁画当中, 文殊山前山万佛洞右壁(东壁)西夏所绘的巨幅《弥勒上生经变》画可以说是石窟群中的瑰宝,也是专家和学者来文殊山必看的宝藏之一。

《 弥勒上生经变》画宽3.05米,高2.3米。 壁画总共描绘了殿阁门楼等建筑12座,大小人物239人,整体建筑呈工字形。这幅壁画气势恢宏,构图严谨。画面上天宫耸立,人物众多,弥勒菩萨居中于殿堂之内在“工”字形的建筑内,除了正殿后殿供养着弥勒菩萨及宝珠天冠外,在三个院落内眷属、内属充满其间,侍立作供养状。他们不同于菩萨形象,均着袍服,男的头戴朝天冠,女的梳簪。弥勒菩萨头侧画十方佛,并有5神将守护在侧。这幅画所描绘的是弥勒菩萨主宰世界的种种情景,俨然是一个“极乐”世界。

据文物专家介绍,文殊山万佛洞的《弥勒上生经变》画,在时代上属于西夏晚期,其时密教盛行,藏式佛画开始流行。画中弥勒菩萨是藏式装束,不同于交脚式的弥勒菩萨。两则侍立的各类“眷属”穿袍服,画成天王形象,身着铝甲,面容恐怖威严。古代匠师在描绘这样一幅以宫殿楼阁为对象的建筑群体画时,采用了界画的技法。

全图规模宏大,结构严密,构图上力求比例对称、均衡,上下呼应,前后关联。亭台、楼阁以横向排列为主,其间化光萦绕,宣扬了宗教气氛,同时也增添了构图上的变化,使画面参差有致,以突出主体建筑和中心人物。《弥勒上生经变》这幅画用笔精细、工整、确切,正是承袭了唐宋界画的传统,有选择地表现了以建筑为题材的宗教壁画。

公众平台声明

以上内容并不反映或代表禅林之意见及观点,转发及引用请自行核实或抉择。本平台所有影音图文,都各自注明来源及作者,如有缺漏,敬请联系本平台及时增补。重编录用者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以尊重著作劳动,否则将被视作侵犯著作权及版权。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