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觉得年味儿足吃美食穿新衣还有压岁钱拿长大后却觉得过年成了种负担不但要应对三姑六婆突如其来的关心还得为熊孩子们准备不菲的红包
不过各位大龄宝宝可能没有意识到按照祖上传下来的压岁钱习俗各位非但不用自掏腰包反而可以收获满满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且听文字君与你娓娓道来
压岁钱的习俗由来已久最常见的说法与小妖「祟」有关祟是一种身黑手白的妖怪每逢年三十夜里出来害孩子被害的孩子会发烧讲呓语最后失了智,变成傻子
相传嘉兴府有户姓管的人家夫妻俩老来得子,视为掌上明珠年三十晚怕祟来害孩子就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放在孩子的枕头下面老两口在一旁守祟
半夜阴风吹灭了灯火祟进屋想要祸害孩子此时枕头下的八枚铜钱迸发金光吓得祟落荒而逃孩子最终安然无恙街坊四邻得知后有样学样从此家家户户三十晚上都给孩子压祟钱
看到这里各位大龄宝宝明白了没压祟钱不在多少主要是防鬼祟图吉利要想来年安然度过水逆不会触霉头犯小人这往年不好意思拿的压岁钱还真得欣然收下
不要以为压岁钱都是给孩子的实际上在各地均有这样的说法甭管年龄多大只要没结婚就还是孩子都可以讨要压岁钱
另外在广州香港等地还有这样的习俗压岁钱除了长辈派给孩子之外还有已婚人士派给未婚人士的说法以致有这样的情况出现:一届的同学结婚的给没结婚的压岁钱是不是觉得很流弊当年随的份子还能这样挣回来
当地人将这种压岁钱称作利是(亦写作利市)这个词早在《易经》中便有记载带有本少利多的意思元代《俗谚考》亦提及:
为了吉兆,要向主家讨个利市
凭借这样的习俗往年疲于应对三姑六婆嘘寒问暖的宝宝们终于有机会反杀了不仅自己作为晚辈要向长辈讨红包还要以未婚人士的身份向已婚的表哥表姐讨一份利是
不要以为拿到双份压岁钱就是全部楼下发廊的Tony老师可以助攻你年前就打劫舅舅的小金库拿到三份压岁钱这同样也和某个习俗有关
1644年清廷入关后颁布了剃发令称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可是《孝经》有云: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去发虽不在五刑之内但也是一种刑罚三国曹操割发代首就是明证
汉族男儿为此与清朝统治者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无数人因此丢掉了性命最后脖子毕竟硬不过钢刀汉人为了项上人头被迫剃发
但是反抗却没有停止正月不剃头以思旧就是一种反抗形式据民国二十四年版的《掖县志》卷二《风俗》记载:
闻诸乡老谈前清下剃发之诏于顺治四年正月实行明朝体制一变民间以剃发之故思及旧君故曰「思旧」相沿既久,遂误作「死舅」
虽然正月剃头死舅舅是误传但也是从清朝就传下来的老传统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年前给舅舅送节礼的时候暗示自己没钱在Tony老师那里办卡只能等到正月有了压岁钱之后才可以去剃头
想必此时舅舅们会瞬间化为佛系舅舅从小金库里掏出压岁钱硬塞给我们我们假意推脱,舅舅还不乐意:是亲外甥就乖乖接着!
除了上面说到的讨压岁钱由于这两年手机红包的飞速发展总有一些朋友会在过年时送财神讨喜钱可如果送的姿势不对非但不讨喜,还会遭到他人腹诽
旧时新年那一天会有乞丐挨家挨户送上一张财神爷的画像或是扮作财神爷到府上说吉祥话多数时候家中主人会友善地接下并送上米面或喜钱
近世学者胡朴安辑录的《长沙新年纪俗诗》中有与此习俗相关的诗句:
巧把财神红纸裁乞儿持送进门来
其诗旁注更加清楚地描述了这一现象:
新岁初间乞儿以红纸印财神像沿家致送,索喜钱十文名曰送财神
而如果主人家已经收过财神则会委婉谢绝正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送财神讨喜钱的也不能强送
另外中国可有五位财神之多送之前最好打听清楚主人家奉文财神还是武财神如果送错了可就难堪了
除此之外还得注意不是随便搜张财神图就可以送财神的比如骑黑虎的赵公明像坐金蟾的刘海财神像代表着保佑招偏财这要是糊里糊涂给人送了过去别说喜钱了不招骂都是好的
除了要压岁钱外今年文字君爸爸@搜狗输入法还会给你一个疯狂要礼的机会图书盲盒、视频&音乐网站会员......
超多福气好物等你免费来领!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福利中心了解详情考虑到大家在公共场所可能承担的健康风险贺岁档很多电影已经撤档我们的福利中心电影券兑换活动也暂时下线了,感谢大家理解!/
你还有哪些讨红包大法要送给在座的小伙伴们的?随机抽取一位评论办法最有效者,赠送华丽电脑桌垫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