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门,比蛋挞和猪扒包更值得品尝的是这道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28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744
导读

它带着异域的血统,生在澳门,长在澳门,靠着口口相传,成了一道道的传家菜。 大杂烩里食材众多,味道当然也诸味纷呈,但各种菜肴本身的芳香并不会因为杂糅其中而丧失,反而因为食材的搭配,中西烹饪方式的融合使…

文章来源:大湾区之声

“芳醇”澳门:多味杂糅寓团圆

在经历了多年东西方文化的水乳交融之后,如今的澳门成为了一个风貌独特的城市。

澳门城虽小,但魅力有很多,中西方建筑美学,原汁原味的市井文化,还有那些大隐隐于市的地道美味。

而这其中,独树一帜的澳门“土生菜”更是惹眼。它汇集了西方丰富的配料,并结合广东地区的烹饪手法及食材,烹调出糅合中西特色的佳肴。

01

“澳门土生菜”以口味香浓咸辣、食材丰富、取材地域广泛为特点。其中,以大杂烩为代表。

大杂烩又称为“大盘杂煮”,其为何能代表澳门“土生菜”?是因为大杂烩代表着阖家团圆的意思,所以也时常出现在盛大节日的餐桌上。

大杂烩是一道冬天的菜式,十分滋补,也可帮助暖身,多数会亲朋好友一起吃。

说是大杂烩,但并不是随意堆积食材,里面是很讲究功夫的,它需要长时间文火慢炖,一点点将食材最本质的味道烹调出来。

这道菜材料丰富,有猪手、猪皮、腊鸭、腊肠、鸡腿、椰菜等等。在制作工艺及食材的摆放上也是别有讲究。

大杂烩里每一样食材渗透味道的时间需求和程度都不一样,合理搭配才能把众多食材的味道彻底展现在一道菜上。

大杂烩不光有西方的调味,本地华人更是用特色烹饪技法及食材为其注入了新的“灵魂”。比如当中会用芋头及白萝卜代替马铃薯,又以中式腊肠、腊肉、腊鸭等代替西方肉肠等等。

文化的交融让这道菜味道更加醇厚。

02

美食片《风味人间》曾评价大杂烩道:“如果要做个类比,它可能比肩香港的盆菜,味道大概接近上海的腌笃鲜,分量则不亚于东北的乱炖。”

这种类比恰当吗?其实大杂烩有着自己的风格。你可以在市面上找到任何菜系的食谱,但是却很难找到澳门“土生菜”的食谱。

它带着异域的血统,生在澳门,长在澳门,靠着口口相传,成了一道道的传家菜。没有秘籍,却难以复制,因为每一道菜的背后就是一个家族的故事,一个家族的饮食性格。

03

大杂烩里食材众多,味道当然也诸味纷呈,但各种菜肴本身的芳香并不会因为杂糅其中而丧失,反而因为食材的搭配,中西烹饪方式的融合使得其味道更加醇厚。

这种相互交融不仅存在于食物之中,在澳门的生活场景也处处可见。正如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不同的文化体系在其中交错,文化融合得到的味道更是香浓。

澳门作为我国的特别行政区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前进的脚步,澳门站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特有的魅力,也让这份“大杂烩”散发出了独特的芳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由大湾区之声和澳门广播电视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制作推出

下一期,我们将带您寻味广州云吞面

敬请期待

湾区11味丨“和味”香港:一锅盆菜聚人心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