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下午2点多一点,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医生陈春友拨通了在该院隔离病房工作妻子梅琴的电话,“你在那边怎么样?”
妻子和他说,“下午不上班,在宿舍休息,中午饭吃不下,没有吃,口腔溃疡好了一点。你在家把儿子照顾好。”说着说着,哽咽了。陈春友知道妻子心里很难受,但不知道怎么安慰,最后说了句,“晚上我把你要的牙膏,送到老地方。”
这是当天他与妻子第三次通电话。
上午,远在湖北黄冈的岳父电话告知他,梅琴80岁的奶奶早上突然晕倒,没有抢救回来。梅琴是他们家族的第一个孩子,与奶奶的感情较深。陈春友想了想,还是打电话和妻子说了这事。那头,妻子沉默了一下便挂断了。
中午,妻子给他打来电话,忍不住大哭,“我表姐和我说,三天前,奶奶就病重,但怕影响我工作,我爸妈就一直没提。”得知妻子压力大,口腔溃疡严重,他马上买了西瓜霜含片与口腔溃疡贴,送到隔离病区的指定地方。
本来,夫妻俩计划正月初二启程到湖北黄冈给岳父岳母拜年,初五回来。在医院组建第一批到隔离病房工作的医疗团队时,梅琴主动要求加入,他们只好退了动车票。6岁的儿子知道去不成外公外婆家后,嚎啕大哭。
相比爸爸陈春友,儿子更粘妈妈梅琴一些。这些天,他与妈妈只能晚上通过视频见面,无数次,他不停地问爸爸,“妈妈到底哪一天干完工作。”陈春友有点心酸,就如儿子经常问他们的同一个问题“你们为什么去当医生,经常加班,我老是见不到你们”。“快了,等妈妈把病人医好了就马上回来。”这几天晚上他不上班,陪儿子一起睡。
是的,医护人员很辛苦,尤其是在疫情来临时冲在一线,很危险。陈春友和梅琴是大学同学,这次他知道妻子要到隔离病房工作时,第一句话就是,“上几个月,你已经被流感病毒感染过一次,说明有抗体了。去吧,没问题。”这可能就是医护夫妻间特有的默契。
当天下午,记者电话联系上了梅琴,她的一句话让人钦佩,“我是党员,去隔离病房工作,毫不犹豫!”
责任编辑:张琳(EN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