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_说“你走了就别回来”的妈妈,最终还是“输”给了女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29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94
导读

当妈妈的,自然是想女儿一切都好,也固执地认为:只有孩子在自己身边、按自己的想法生活,才是最好的。 后来她要带女儿离开妈妈家,妈妈觉得她独自带不了娃,生存不下去,也觉得她带着娃开出租是件不可思议的…

你关注我、我陪你爱

文丨萱小蕾、又名漠泱

朋友说,她女儿七岁时,单位安排她去外地学习二周。本来是件好事,但她却很犹豫,因为舍不得女儿。

从小到大,女儿基本上没离开过她,第一次要分开,她不知女儿能不能适应。

临行前,她交待了老公N多注意事项,才恋恋不舍地上了火车。

没有女儿在身边的日子,一下子轻松了许多,但对女儿的思念和惦记、却像刀子一样割着她的心。

那时还没有微信,打电话也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空闲时,满脑子都是女儿的样子……

学习完后,急匆匆地奔回家时,女儿还没放学,又跑到学校门口等着。

好不容易挨到她放学,在众多的“小黄帽”中,一眼看到女儿,那种喜悦无以言表。只分开半个月,再见到她,好像又长大一截子。

那一刻,朋友也突然明白:其实母女之间,离不开那个人是自己,放不下的那个人也是自己。

当妈妈的,自然是想女儿一切都好,也固执地认为:只有孩子在自己身边、按自己的想法生活,才是最好的。

但事实是,女儿到了一定年纪,就得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想法,她是总要独自面对自己的人生才行。

这规律,正如周迅主演的短片《女儿》中的故事一样。

影片初时,单身妈妈“周迅”饰演一个女出租车司机,她正在奋力换车胎。

睡醒的女儿多多下车来“帮忙”,她慈爱地看着女儿,要她再到车上休息。

车胎换好,她们接着开始工作,哪里人多去哪里,拉客人挣钱讨生活。

火车站客人多,但是这次来的是四个人,她只好说:“对不起,车上拉不下这么多人。”

女顾客问:“四个人,不是正好么?”她解释:车上还有她的女儿……

“带着孩子开出租啊?”女顾客的语气不悦,也充满不理解和不屑。

她只能默默走开,耳边回想起自己妈妈的声音:“带着孩子开出租,亏你想得出来,哪有当妈的这么干的!”

当初她决意要嫁时,应该也是一门妈妈不满意的婚事,想必是因为爱情吧。

后来她要带女儿离开妈妈家,妈妈觉得她独自带不了娃,生存不下去,也觉得她带着娃开出租是件不可思议的事。

她抱起啼哭的女儿,拎着大包往外走。妈妈在后面喊:“你要走是吗,行,走了就别回来!”

“不回就不回,不是所有女人都要过一样的日子的!”同样倔强的她这样回应了她的妈妈。

真实的生活自然是不容易的,带着孩子开出租,自然有很多难题,坐在车后座上的女儿当时还小,免不了哭闹。

有次女儿哭闹不已时,她卷了个纸筒放到女儿眼前说:“宝宝,你看,你在这个里面可以看到你想看的世界……”

女儿好奇,不再哭闹了。母女俩一个开车,一个坐车,坐车的多多,总在妈妈给的“万花筒”里看外面变换的景色。

多多的后座上,有个小小的百宝箱,这里面都是她看世界的“道具”,拿着“气球”等车的爷爷,张嘴吃“鱼”的小哥哥……

一晃又到过年的时候,母女俩准备收工回家时,又遇到打车的人。妈妈累了不想接单,女儿却觉得站在雨中的人可怜,提醒妈妈说:“可是外面还在下大大的雨啊。”

乘客上车后,妈妈照例问:“您要去哪儿啊?”

一个熟悉的声音说:“找人……我包了饺子,每年去找她们,我找我的家人。”那是妈妈的妈妈的声音……

这个对女儿说气话的母亲,跟天下许多母亲一样,即使跟女儿再怎么争吵斗气,最终都“赢”不了女儿,只能输给她,因为母亲的爱,比女儿更深沉更包容。

她下车挤到后座说:“妈,我饿了。”一句我饿了,她又重新做回了女儿,那是和解、是释然,也是对母亲的理解和想念。

而妈妈,找了这么多年,终于找到家人——女儿和女儿的女儿。

当妈的,总想女儿有个好的归宿,找的好的男人,过安稳的日子。

但女儿好像总是叛逆的,总是要按着自己的想法来。然后就吃了亏,上了当,可能有了孩子,那个孩子的爸爸却不见踪影,没有担当。

于是当妈的操碎了心,也免不了要唠叨,要教导,要指点,要管……

这样的关心,女儿未必能欣然接受,时间长了受不了,就只能想到逃离,哪怕知道自己带孩子自己过会很难,但也好过天天听自己的妈叨叨。

老妈也很委屈,自己明明是担心,是为她好,可她却不领情,这一走了之,只会让自己更担心,于是只能满世界地找。

女儿执意要走,当妈的也拦不住。但无论如何争吵不合,母女之间的情感和爱,自始至终都在。

只是很多妈妈表达爱的方式都不高明,不智慧,常常只能以爱之名伤害,或者无论让女儿理解和接受。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母女都在上演着《女儿》一般的故事。

妈妈总是奔着“为你好”的目的去管女儿,去教导教育,去指责去纠正,女儿不接受,可能因为妈妈的语言听起来不顺耳,也可能妈妈的想法让她不认同。

总之一个要说,一个不想听,于是不欢而散,甚至闹得不来往。但是彼此的爱,又怎么可能因为几句不好听的气话而湮灭抹去呢。

而那些不听话的女儿,离开妈妈后,耳根子清净后,突然很失落,或者说经历过许多伤许多痛后终于明白,最爱自己的还是妈妈……

不管她说什么做什么,出发点应该都是希望自己的女儿幸福,只是她们未必表达的准确和顺畅。

她们也是第一次当妈妈,没有经验,也会着急或笨拙,也会言不由衷或词不达意。

还好彼此都早早醒悟,还好彼此都还有时间,当我们明白当妈的苦心时,妈妈就还在某个地方等着你回家,然后为你端上她亲手包的饺子。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