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妮可给各位拜年啦~
受疫情影响春节只能在家待着的第5天……大家吃吃睡睡追剧打机的神(fei)仙(zhai)日子过得还舒服吗?
昨天一口气追《想见你》到最新一集,抬头发现家里的零食也快被吃光了。哎~这日子快乐是快乐,但也不能得意忘形,毕竟肚子上多出来的小肉肉也是实打实的。
今天这个主题很早之前就想和大家分享了,正值”每逢佳节胖三斤“的春节就正好拿出来说啦。(真的不是太无聊所以才写的文)
集中于腹部的发胖有一个很高端的名字——“内脏型肥胖”(又叫“中心型肥胖”),常见于亚洲人,平时我们说的“啤酒肚”“游泳圈”也属于这种。腹部发胖绝不是中年叔叔才有的“象征”,我身边就不乏看起来明明不到90斤的姐妹偷偷告诉我,肚子上藏了100斤肉!
千年美少女也会有的小肉肉
没忍住偷捏自己的肚子的同学,想跟我一起了解“啤酒肚”吗?那就快快往下看吧~
过年大鱼大肉零食宵夜不断,这个特殊的春节,相信大家的户外活动也有限。当从食物中所摄取的热量超过了身体代谢和活动所需要的热量,那它就会变成脂肪储存起来。腹部是人体里最容易堆积脂肪的位置,而脂肪主要积聚在腹部皮下和内脏脂肪里。
▲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皮下的肉”和“肚子里的肉”
但是内脏型肥胖带来的坏处,可远远不止胖这么简单。在人体代谢调节反应中,内脏脂肪比皮下脂肪敏感。腹内脂肪的代谢复杂,肥大的脂肪细胞会多方面影响机体物质代谢,患上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糖尿病等的风险比普通人高。
除了超量摄入热量引起内脏型肥胖以外,激素分泌失衡也会引起同样的问题。大家周围的”啤酒肚“叔叔们一般有吸烟和喝酒的习惯,他们属于内脏型肥胖的几率更高,更容易患上疾病,根本不是什么“富贵的象征”。
最近见到有“啤酒肚”的叔叔们的话,不妨提醒他们一下吧~
我们可以根据腰围进一步判断自己是否属于内脏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就有内脏型肥胖的可能性(但最准确的方式还是去医院检查)。内脏型肥胖的特点是腰部脂肪堆积突出,是我们常说的苹果型身材。
根据体脂分布的不同,另外一种肥胖症状是外周型肥胖,脂肪大多囤积在臀部,对应的体型就是梨型身材。女性比男性具有较多的股部及臀部皮下脂肪,所以外周型肥胖又叫”女性型肥胖“。
但是苹果型身材/梨型身材≠胖,要计算体型属于哪种范围,比较科学的方法是根据BMI(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来衡量,在中国只有BMI≥28才是能算是“肥胖”。
如果你的BMI和体脂率都属于正常,四肢纤瘦但腹部还是有小肚子,那问题可能出在腹横肌无力和骨盆前倾上。
腹横肌无力和骨盆前倾都不属于体脂问题,对于那些明明瘦瘦的却还是有小肚子的人来说,减肥并不是最正确的选择。
▲女明星绝对不胖,但这个小肚子还是能看出来的
腹横肌是腹部的一块主要肌肉,它像是腰带一样缠绕在腰间。由于久坐和缺少锻炼,腹横肌长期松弛,腹壁前突在视觉上就形成了小肚腩。
除此之外,不正确的坐姿和站姿导致的骨盆前倾也会让小腹突出。
▲很多性感自拍里的小翘臀,其实都是骨盆前倾造成的错觉
骨盆前倾判断方法:把一本20厘米厚的书放在前脚掌踏上去,脚跟踩地,如果你觉得自己的重心往后了、腰也变直了一些,那你很可能就有骨盆前倾的问题。
而腹横肌松弛和骨盆前倾往往是有联动影响的:骨盆前倾导致腹横肌处于被动拉长的状态,腹部肌肉的控制力量下降。长期以后腹横肌会因失活而松弛,导致小肚子越来越突出。
▲用力吸气都救不回来那种
其实如果不是病理性的肥胖,大家完全可以通过控制饮食和日常锻炼来获得结实平坦的小腹的。方法有下面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