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游记》第七回中,孙悟空要求“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玉帝得把帝位、把天宫让给他。如来佛祖告诉孙悟空,玉帝“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
如果这段话,不是佛祖信口开河的瞎编,就说明玉帝经历了上亿年的磨难,才修成今天的正果。根据现代科学研究,一亿年前的地球上没有人类,是恐龙主宰的世界。
不过,这是现代科学研究成果。《西游记》的作者,显然没有研究过现代科学,恐怕也不知道恐龙这个物种,所以绝对没有把玉帝的前生构思为恐龙的可能性。
就在如来佛祖对悟空说这句话之前,还有一句:“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尊位?”
好,让我们根据这句话来分析,玉帝得成正果,苦修时间长,只是一方面的原因。另一种因素,就是本来的身份也就高:“猴子成精,焉敢欺心”,玉帝的本来身份要比猴子更高。
现代科学分类,猴子是哺乳动物;不管古代现代,人们都知道外形也比较接近人类。比它更高贵的生物,只有人这一种——当然是《西游记》中的观点。按照现代观念,各种生物应该是平等的。
《西游记》却没有平等观念。在那个世界里,在那个年代里,等级是很分明的。人,比其他生物的身份高。
玉帝,毫无意外,就是由人而修成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