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物种类愈发丰富的现代社会,使得许多熊孩子都渐渐养成了挑食的坏习惯。一些比较听话的孩子,尽管挑食,最后还是会把饭乖乖地吃完,但对于某些孩子来说,吃饭简直比登天还难,于是他们就会想出各种各样的方式来逃避吃饭,让家长们防不胜防的同时,又觉得有些无可奈何。
近日,一名搞笑博主在微博上分享了一段视频。视频中的小男孩为了逃避吃饭,端着还剩半碗饭的饭碗,然后将其放在凳子上,随手捉住一只大公鸡,接着用勺子小心地给大公鸡喂饭吃,不消一会儿,那半碗剩饭就被大公鸡消灭得干干净净,小男孩也圆满地完成了吃饭任务,可谓是“皆大欢喜”。
当然,网友们在看见小男孩的这番骚操作之后,都不禁感慨:
网友A:我天天剩饭,天天被我爸妈骂,我也好想养一只公鸡。
网友B:感觉小男孩的家长还是过于严厉了一些,小孩子挑食,应该正确引导才是。
网友C:虽然说逃避吃饭不是一个好习惯,但家长做的菜实在不好吃,想吃饭也吃不下呀。
其实,我们能够理解家长的焦虑之情,担心孩子不吃饭造成营养不良,又或者是阻碍身体健康发展。但实际上却是,许多家长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存在着一定的误解。
那么,家长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够避免过度焦虑,并让孩子好好吃饭呢?
1、正确认识孩子的生长发育过程
家长们在喂养孩子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攀比现象,看到别的孩子吃两大碗饭,自己的孩子连一碗饭也吃不下,家长们潜意识里就会觉得,自己的孩子身体健康状况不如他人。既然如此,与其忧心忡忡,家长莫不如带孩子去向专业人士求助,了解自家孩子的生长曲线,再来判断孩子是否存在营养条件跟不上的情况。
2、反省自己的行为
在挑选菜品的时候,家长们总是以自己的饮食喜好为先,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在做菜的时候,也不管卖相是否好看,而是敷衍了事。菜品不好吃+卖相难看,自然就无法激起孩子的食欲。所以,家长在指责孩子不好好吃饭的时候,不妨先反省一下自己,是否有将菜品做到尽善尽美。
3、不要总是唠叨孩子
一看到孩子不吃饭,家长们就忍不住在孩子耳边絮絮叨叨,以此来让孩子妥协,或是服从自己的命令。但家长殊不知的是,如此一来,不但无法让孩子心甘情愿地吃饭,而且还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因此,家长们是时候改变一下自己,不要总是唠叨孩子,而是应该正确引导。
总之,导致孩子不吃饭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果家长排除了因疾病而引起的挑食,那么就应该好好地反省一下自己,只有先将自己的“工作”做好,孩子才能够心甘情愿地吃饭,届时,挑食的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