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懒马效应,意思是说两匹马一起拉车,前面一匹马用力多,后面一匹马用力少,主人就把货物放在了前一匹马身上,就在懒马沾沾自喜的时候,主人将它杀掉了。
同样,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存在着很多这样的情况,尤其是在职场中,这样的情况更多,那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职场中的懒马效应,以及为管理者如何去应对。
第一种情况经常出现在有阅历,有经验,年纪稍大的员工身上。他们对职业已经没有新鲜感,不甘心离开,却也不想多做事,因为觉得没什么回报,所以得过且过,每天混日子。这类人是老板最痛恨的一类人,一旦有机会,是必定会裁掉的。而对这些人来说,年龄就是一道坎,再去求职,肯定困难。
第二种就是那些满腹才华经验丰富,却因个性原因逐渐不受重用,得过且过随遇而安的人。他们大多有偏执的个性,较低的情商,故而与同事难以相处,也得罪了不少客户。导致领导既爱才,又难以管理,只好将他调至较为清闲的部门。他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辜负了领导对他的期望,又辜负了自己的才华,最后落得有志不能伸的地步。
最后一种就是职场“懒马”里最需要帮助的群体了,他们大多被家务和孩子拖累,家庭与事业一时难以两全。
很多职场女性在结婚生子之后会有一段困难时期:一边,是嗷嗷待哺的孩子和日益增多的家务,一边,是不努力就要被辞退的工作。
事实上,这个问题也困扰着不少男性,尤其是娶了一个事业型妻子的男性。
我们很多人都觉得懒马是企业中的“ 寄生虫”,应该受到惩戒,这样很对,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快马,设想一下,如果“快马”干了几份工作,却只得到一份待遇;随着时间的推移,热情逐渐消退,快马很快就发现自己的付出与获得是多么的不对等,时间长了,周围的“抱不平”者也会不断地提醒他。即使“快马”开始是自己心甘情愿的,或者是没有办法的,但位置稳定后,人就开始关注自己的未来生活,要么自己独立当老板,要么被对手挖走。等到人要走时,才想起来“快马”的重要性就晚了。一些企业常年徘徊在一个水平上,死不掉也难发展,常常被称为“ 培训基地”,多数是由于老板用人采用得“鞭打快马”政策。身为一个领导者一定要及时提高待遇或给予荣誉,这样才能一直保持快马的热情度。
所以大家在管理自己的店铺或者公司时一定要懂得区分自己身边的员工是什么类型的,做到知人善用,避免人才的流失,这样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