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父母的勤劳品质绝对超过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家长,孩子的出生对于父母意味着需要承担照顾他一生的职责。可是大家在教育孩子上这么辛苦和用心,收获的效果很可能不太好,而问题就出在家长们插手太多,却不懂得退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出席和退出同样重要,至少有4个时间段需要父母的放手。
第一个时间段就是孩子三岁的时候,这个时候家长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用餐,不用继续给孩子喂饭。这是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第一步,独立用餐的能力让孩子开始做力所能及的事。第二个时间段出现在孩子五岁的时候,家长应该放手让孩子独自睡在自己的房间了,这个时候的孩子需要独立的空间,不仅是因为他们有隐私,也因为他们已经具备照顾自己的能力,父母也不用苦于每天哄睡。
到了孩子八岁的时候,他们的动手能力已经比较成熟了,家长也应该退出家务,让孩子开始学着做简单的家务,比如洗碗、洗衣服、整理房间等等。就算孩子从一开始不会做这些,家长也应该带着孩子学。这能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理能力,孩子十岁的时候甚至可以学着做饭,从最简单的面条开始,等孩子长大之后也会感激父母从小对自己的历练,他也不会变成依赖父母的人。
在孩子十三岁的时候,他们也进入了初中,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青春期的叛逆,家长要学会退出孩子的选择,让他们有更多的自主权。如果继续强制左右孩子的人生,这只会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所以尊重孩子的选择很重要。家长要学会给意见,而不是命令。
当孩子已经长大并拥有了自己的小家庭,父母也要学会退出孩子的新家庭。其实很多家庭矛盾来源于父母的过度干预,比如婆媳关系不好的家庭中,问题最大的不仅是性格强硬的媳妇和不懂得周转关系的儿子,总是干预小家庭的婆婆也需要负责任。
其实家长的退出不仅让孩子变得更加成熟和独立,也让自己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关注于自身的成长。家长虽然需要为孩子的人生负责,但大家也不要完全忽视自身的需求。比如明明觉得喂饭很累的家长,在教会孩子独立用餐之后,也能节约自己的时间。太多的家长为了教育孩子而牺牲自己,建议大家学着放手,给孩子一个独立的空间,也让自己更加轻松。
当然,在放手的过程中孩子也会经历摔跤、失败,此时家长也不能完全不管孩子,而是要在一旁观察孩子是否需要自己的帮助。并且负责任的家长还会教导孩子人生的经验,避免孩子在自己曾经犯错的地方遇到挫折。其实适当的时候伸出援手、给予他人生的经验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帮助,相反事事帮孩子做好,最后只会让他越来越喜欢依赖别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